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西部经济 > 经济动态 > 正文

2008年西安市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 改革30年翻6番

www.xibuxinwen.com(2008-12-25)来源: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消息:

推进改革开放 走向科学发展

——西安市改革开放30年综述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至今已走过了30年历史征程。在这30年里,西安市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方针政策,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锐意创新,经历了由农村到城市、由局部到整体、由单项推进到综合配套、由全面实施到重点突破等渐进式的改革进程,实现了西安市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型经济到开放型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的重大转变,西安市在塑造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政府调控经济的方法和手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作为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功能、地位和作用显著地增强了,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西安市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5.3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763.73亿元,翻了6番多,2008年突破了2000亿大关。西安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95平方公里扩展到2007年的268平方公里,增加2.8倍。1980年西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14元和190元,到2007年分别达到了12662元和4399元,分别增长了30倍和23倍。

纵观西安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78年到1991年底是以打破计划经济旧体制为主的改革开放阶段。

1992年到2002年是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的改革开放阶段。

从2003年开始,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标志,改革开放进入了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体制保障的新阶段。

一、突破计划经济壁垒,改革开放摸索前行

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中国城乡改革的序幕,到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夕,这14年是改革由农村开始并逐步转入城市主战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重要历史阶段。其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和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党的十三大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都是改革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对西安市影响最大、意义最深刻、成效最明显的就是国家对中心城市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企业下放城市管理“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通过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西安市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聚集、辐射和综合服务的功能显著提高,其自身原经济实力也大大增强。取得的经验与成效主要有:

——农村改革在体制上取得突破,促进了经济大发展,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稳固的基础和有利条件。西安市农村改革,从1979年到1984年为第一步,在郊县农村全面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将单一集体统一的经营体制改为集体统一经营与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85年西安市开始实施第二步农村改革,重点是推进以农产品购销为主的流通体制改革,以发展城郊型农村经济为目标,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使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1987年与1978年相比,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翻了四番,农民人均收入翻了三番。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72:24.5:3.5调整为37:57.29:5.49。全市粮食总产量增加了28.9%,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市场建设和服务体系得到发展和完善。农村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为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提供了稳固的思想基础和有利条件。

——抓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的机遇,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增强城市综合能力。以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全国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入城市。国务院批准西安市恢复计划单列体制,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进行综合改革试点,给西安市带来了难得的改革和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首先作出了《关于市、区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城市街道改革的决定》,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分级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向城区下放了财权、部分城市管理权、第三产业开发管理权、综合治理权,初步理顺了市、区、街道三级管理关系,收到明显效果,使西安的城区改革步入全国城市城区改革的前列。从1983年10月实行市带县新体制后,市上先后三次给县扩大计划、投资、物资分配、外引内联、劳动人事、物价、财政等10个方面的经济管理权限,增强了各县组织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市上认真组织实施了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行方案,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和经济协调能力,推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改革和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效。计划单列后,西安市向省上上缴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也不断增强。

——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新的转变。西安市企业改革由开始的放权让利,实行利改税,向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方向转变。1984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若干决定》;1987年,西安市全民所有制企业全面推行了厂长负责制,实行了工资总额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1988年,96%的预算内全民所有制企业和448户集体所有制企业,与主管部门签订了为期三年的承包经营合同。经市政府批准的10户大中型企业进行超前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有36户优势企业兼并了41户劣势企业。“军转民”步伐加快,1986年军工企业民品产值已超过军品产值,民品自动化生产线达69条,民品种类达606种。

——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得到培育发展,新的经济运行机制逐步形成。西安市积极推进流通体制的改革,打破封闭式的旧格局,城乡开通,对外开放,排除障碍,物畅其流,第三产业有了较快发展。1984年,西安市劳务市场从对技术工人进行调剂开始起步,形成了劳动力市场;西安建筑业推行了设计、施工、安装工程招标投标,建设项目承包,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等改革,建筑市场应运而生。1985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了西安技术市场。1987年,全市开放了金属材料市场,对钢、铅、铜、铝、钢材、铝材实行了市场经营。1987年,西安市被列为全国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金融体系由单一的国有银行向多种金融机构并存转化,一批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邮政储蓄所和城市信用社相继建立,实行股份制的交通银行西安分行挂牌营业,金融市场开始形成。以消费品为主的商品市场发展迅速,全市商业服务网点达6.67万个,批发机构555个,城市集贸市场达244个,活跃了经济,也给人民群众带来生活的便利。

改革给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发展动力。改革的14年来,西安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5.35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164.85亿元,增长65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15.9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100.8亿元,增长630%;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6.2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16.04亿元,增长258%。一、二、三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19.05:57.55:23.4调整为1992年的11.29:41.61:46.19,西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二、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建市场经济新体制

中国整个经济经过三年宏观调控与治理整顿之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再次掀起改革大潮。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经济体制改革总目标,把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务院于1992年7月30日发出通知,正式批准西安为中国内陆对外开放城市,对西安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是年9月,市人民政府颁布了《西安市实施开放城市政策的若干办法》,制订了一个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开放带动战略。1993年6月15日,***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为西安市题词:“以科技旅游商贸为先导,把西安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外向型城市”,为西安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1994年1月,西安被批准为国家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西安市制定了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和20个专项改革方案。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安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以来的十年,西安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从冲破旧体制为主向建立新体制转变的历史阶段。西安市抓住列为全国新一轮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个机遇,实行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经济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西安作为我国北方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日益突现,功能和作用显著增强,西安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明显加快。主要表现在: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企业运行机制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1994年开始,市上先后推出了两批17户国有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已全部完成改制,进入实施阶段。实施“抓大放小”的战略方针,对50户重点骨干企业实行扶优扶强的政策倾斜;围绕支柱产业和优势行业,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大公司、大集团,全市已累计组建大中型企业集团45户,资产总规模达80多亿元;对国有中小企业实行放开搞活政策已全面铺开。依据《公司法》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1996年对全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规范化和重新登记,促进了股份制改革健康发展。到1997年底,全市的股份制公司已达6252家,注册资金69.95亿元,其中股份有限公司达19家(上市公司6家,股本总额79660万股)。从1996年开始实施“优化资本结构”和“国有经济债务重组”试点,推动了国有企业资产流动重组,实现企业兼并17户,破产35户,成功的进行了“西安汉斯”与“青岛啤酒”合资组建青岛啤酒西安有限公司、“西安日化”与“运城盐化”重组南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安南风日化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市工、农、中、建、交五家商业银行共核销呆坏帐准备金5.8亿元,使国有资产的结构得到调整与优化,运行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从2000年开始,西安市国企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大了工作力度,加快了改制步伐。市上颁发了《关于下达2000年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扭亏脱困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和《西安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出台了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两个《实施意见》和23个配套文件,到2002年底,有28户大中型国企完成了公司制改制,实现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脱困,完成了1100户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占全市总数的90.9%。

——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西安市坚持商贸兴市、流通先行、重点扶持、整体推进的发展方针,构建了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四级商业网络,全市商业网点达10.01万个,各类交易市场505个,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59.26亿元,由市场决定的商品价格达到95%以上。各类要素市场日臻完善,西安的资金拆借市场1997年资金拆借金额达240亿元;2003年证券年交易额达1749亿元,开户数达75.5万户;建立各类劳动力市场、职业介绍机构198家和覆盖全市各区县的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发育良好,建成常设技术市场20个,各类技贸机构和技术咨询机构达436家,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8亿元;房地产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信息市场等也有了长足发展。形成了有多种机构类别、多种组织形式和多种服务方式的中介组织体系,现有房地产中介、广告中介、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商标代理机构、货物配载中介和商业策划营销、信息咨询、投资服务等经济鉴证类中介组织5993家,从业人员达48430人。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明显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健康发展。西安市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以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重点,统一了全市各类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比例和职工退休待遇,对参加社会统筹企业的离休人员实行了“专项筹集、单列帐户、专项管理、社会化发放”的统管办法;在全市企业职工中全面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制度;制定了流动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管理办法;制定了覆盖各类所有制企业职工、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西安市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已于1997年12月1日正式实行。西安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有新的进展,参保人数已达17万人。1993年12月出台了《西安市企业劳保医疗制度改革试行意见实施细则》,目前全市参加这项改革的企业达5000多家,职工90多万人。1995年4月,在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了“个人医疗帐户与社会统筹医疗基金相结合”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把健全失业保险制度与实施“再就业工程”结合起来,2002年,6万多名国企下岗职工已纳入生活保障范围,全市31.76万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和2.57万失业人员的生活费,全部实现按期足额社会化发放,14.24万人实现就业,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1.24万人。1992年10月出台实施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和7个配套办法,1995年又颁布了《西安市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15个配套办法,加大了房改力度,增强了政策配套性,整体推动了房改进程。1997年底,西安地区住房公积金累计归集金额达7.3亿元,公积金归集覆盖面达80%;出售公有住房达339万平方米;推进租金改革,租金标准占到双职工家庭收入的9%;“安居工程”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已兴建安居工程住宅累计达到122万平方米,1万多户住房困难家庭搬入安居住宅。1997年西安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房改先进城市称号。我市城镇人均住房居住面积已由“七五”末的6.19平方米提高到2002年的12平方米。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西安市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了城郊型农村经济的发展。到1996年,粮食与经济作物之比达到54:46,农村经济总量中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82.3%,全市已建成了肉奶禽蛋鱼菜果等十大主导产业基地,形成了一批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农副产品大流通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市已有各类农产品市场458个,大型批发市场15个。实行“多轮驱动、多轨运行”方针,各区县建立了35个示范小区和重点园区,集中连片搞开发,使乡镇企业连年高速度、超常规的发展,1997年西安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505.4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39.71亿元占市工业总产值比重已由1992年的33.7%上升到1997年65.2%。从1996年开始,西安市有5个小城镇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对试点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户籍制度等进行了改革,下放了县级部分经济管理权限和执法权限,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了宏观经济调控能力。从1994年开始,西安市先在县级和乡镇进行机构改革,接着展开了市级和区级、街道机构改革。到1997年底,完成了市、区、县、乡和街道的行政管理机构改革,重新理顺和确定了职能,对一些专业经济部门实行成建制地转为经济实体,全市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和人员都有了较大幅度的精简,各级行政机关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入轨工作基本完成。西安市从1994年采取分两步实施的办法,在国家和省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框架下,按照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财权与事权相适应以及坚持存量不动增量适当调整的原则,初步规范和理顺了中央、省、市及区县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建立了西安市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加强经济立法,加大依法治市的力度,到2002年底,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要求,西安市共清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235件,各种规范性文件6395件,废止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政府规章45件,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30多件,在规范市场、加快市场发育、维护市场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外开放向深层次、宽领域、高水平发展。西安市按照建立外向型城市的战略目标,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作为改革的重大举措,以此来带动观念更新,加快经济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进程。到2002年底,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在西安地区设立外商投资项目2057个,总投资61.19亿美元,合同外资额40亿美元。西安市与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与15个国家的17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2002年西安市进出口总值达18.69亿美元。西安市坚持对旅游业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建立旅游管理新体制,使旅游业连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八五”期间,全市共接待海外旅游者2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08亿美元,分别比“七五”期间增长了47%和185%。2002年,接待海外旅游人数74.13万人次,外汇收入2.6亿美元。

——开发区建设迅速发展,成为改革的试验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创办于1988年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3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开发区。西安市向高新区赋予了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一整套配套政策,按市场经济机制来运作,促进了开发区建设的迅猛发展。到2002年底,高新区引进外商实际投资5.7亿美元,企业达4991家,出口创汇达2亿美元,形成了电子信息、高效节能、生物工程、机电仪一体化、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支柱产业。高新区创业中心被授予国际孵化器称号,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对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国际科技工业园,综合指标位于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前列。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93年创办以来,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到1997年累计入区项目达到138项,总投资额68.63亿元。2002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迅速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并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转变。西安曲江新区加快了建设国际会展中心、文化产业基地的步伐。

——推进了科技、文物管理体制改革。1994年以来,西安市率先在全国开展“技术转让价格模型”研究,组建了“西安市科信无形资产评估所”,其研究成果“价格模型及咨询系统”,被国家科委推荐为“西安模式”。随着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发展,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全市已有民营科技企业3600余家,从业人员近6万人,技工贸总收入60亿元。为了探索新时期文物保护与开发工作,西安市从1994年开始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重新组建了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了文物基金会,建立了文物市场与一批文物商店,实行了文物保护工作负责制,组建了四大遗址群众保护网络。1996年,市政府做出了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的决定,全面实施了《西安市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改革方案》,颁发了《西安市周秦汉唐遗址保护条例》、《西安市文物市场管理办法》,对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名城,服务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使全市文物保护工作进入了依法管理的轨道。

三、改革攻坚制度创新,完善体制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是一场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革命和制度创新。2002年党的十六大根据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由转轨阶段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转变。2007年党的十七大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统一,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近几年来,西安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理念,实施了规划立市、科教兴市、产业强市、文化名市、环境优市、依法治市的发展方略,加快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以“四区二基地”(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航空产业基地、航天产业基地)为代表的新区建设蓬勃发展,成为西安改革开放的示范区、技术创新的带动区,各类要素和产业的聚集区,现代化都市的展示区。我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高陵县实现了由农业县向工业强县的突变,2007年跨入陕西省县域经济十强县之列;我市雁塔区、莲湖区、新城区、未央区、碑林区、长安区进入2007年陕西省24区经济十强区之列。西安经济总量连续在增长13%以上高速运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向着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目标迈进。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成效。为适应国企改革和国资监督的新需要,2003年组建了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原有的一些国有企业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经营)公司,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类同”和“规模、优化”的原则进行整合。积极推进市属国有工业资产管理公司的改制重组,撤销市机械电子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市冶金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市化工医药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在原三个公司及所属企业的基础上,整合组建了西安市机电化工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撤销市轻工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市纺织工业总公司、市建材工业总公司,在原三个公司及所属企业的基础上,整合组建了西安市轻纺建材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新组建了西安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授权经营国有资产和通过资本运营对国有工业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制。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2003年市委、市政府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突出四个重点(股份制、产权改革、国有资本流动、法人治理结构)、实施五个一批(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分块搞活、放开搞活、关闭破产)、把握六项原则的思路,加强了政策指导,到2005年底完成了240户以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制,一批象群众面粉厂、西安电机厂等改制企业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按照盘活存量、激活增量的原则,对国有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对西安民生、陕解放、西京饭店等国有产权实施转让,吸引了一批战略投资者,海航集团受让了5180.52股国有股,成为西安民生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出资1.15亿元受让“陕解放”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收购了国有企业西京饭店、托管了唐城集团3000万国有股,实现了国有资本在一般竞争领域的合理流动、有序退出。积极推进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2005年6月18日成立了由西安、青岛、深圳、广州等四城市企业出资认股的“西安公交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在市政一、二公司企业改制的基础上成立了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天然气总公司通过吸引战略投资者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出资7.4亿元,整体改制为秦华天然气有限公司,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机制转换的步伐。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年国企改革目标,2004年,全市完成了西安电机厂等158户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2005年完成了65户国企改革,2006找茬上完成了西安化工机械厂等30户国企改制,2007年完成了西安焦化厂等36户国企改革,2008年完成了西安起重机械厂等86户国企改制,全市国企改制任务基本完成。2007年底,西安地区拥有上市公司17家,总股本43.75亿股,累计从证券市场筹措资金74.63亿元。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了行政审批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从2000年开始,西安市进行了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对原来1387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清理,现保留175项行政许可项目,总精简率达到87.38%。为了改善投资环境,2004年建立了西安市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了一厅式办公和收费“一票清”制度,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按照科学定编、理顺职能、精简高效的原则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2003年5月开展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通过撤销、合并、整合、转企等改革形式,完成了市属49家事业单位的改革,其中撤销22家,合并6家,整合12家,共收回事业编制2884名。

——加强政策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03年市委、市政府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3.3%提高到2007年的46.6%以上,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达148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农民人均纯收入39%、市财政收入的1/4,均来自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了农产品加工、机械电子、医疗化工、建筑建材、食品加工、工艺铸造等支柱产业,培育壮大了银桥乳业、邦淇制油、国维淀粉、汉兴纸业、汉港化工、宏远建筑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推进商贸流通体制改革,新型业态得到迅猛发展。加大商贸流通企业产权改革力度,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资产重组形式、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组建了陕解放、西安民生、西安旅游、西安饮食等10个商贸企业集团,实现了优势互补,这些企业已经成为有关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利税大户。西安商贸流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商业年营业额已占全市销售总额的82%以上,形成了大明宫建材、海星、世纪金花、家世界、爱家、国美、苏宁、人人乐等业态创新年销售过亿元的企业,吸引了麦德龙、麦当劳、雅芳、百盛、屈臣氏、必胜客、易初莲花等53家国际知名度企业入驻古城西安,外资企业累计投资超过1.68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12亿元到2008年突破1000亿元。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西安市列为全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重点城市,通过完善经办机构,动用养老保险积累金、申请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等工作,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实行了失业保险统筹个人“记名制”,调整了失业保险金标准,完善了失业保险管理服务功能,保证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截至2005年9月底,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12970户,参保人数达128.19万人,正在享受失业保险的人数达3.41万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2000年在市级机关及财政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225个单位,2.22万人实施了新的基本医疗保险。截止2007年底,全市参加医疗保险的单位达11062户,参保职工167.4万人。全市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6304户,参保人数达90.3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达10.38万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促进了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截止2004年底,累计有2284.8万平方米,34.53万套住房由标准价过渡到成本价,西安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9平方米,2006年出台实施了《西安市住房分配货币实施办法》。

——积极开展小城镇改革试点,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把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措施,各试点镇在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户籍管理制度、财政体制、农业产业化、土地流转制度等方面改革取得成效。2001年郭杜镇被列为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可持续发展项目试点镇,到2004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92元增加到3510元,增长了5倍;镇年财政收入由240万元增加到9314万元,比试点前翻了5番多。从2005年开始,我市在原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开展了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现有全国试点镇4个,市级试点镇28个,形成了以泾渭镇、新丰镇、秦渡镇等为代表的工业主导型小城镇,以郭杜镇、狄寨镇为代表的大学园区型小城镇,以新筑、草堂镇为代表的综合发展型小城镇,以汤峪、滦镇、东大为代表的旅游休闲型小城镇。

——积极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市场得到规范发展。按照2002年7月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西安市积极推进了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方式的改革,将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这四类经营性用地全部纳入了招标、拍卖、挂牌范围。“十五”期间,全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面积达到41000亩,交易地价164亿元,实现了所有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性用地依法有偿使用的全覆盖。土地二级市场得到规范发展,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面积达到12000余亩,成交额每年达到20多亿元,每年以土地使用权抵押面积达到400余宗,抵押面积15000亩,抵押土地价值55亿元。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2002年6月在市、区(县)两级成立了土地储备中心,截至2005年10月底全市通过征用和国有土地收购已储备土地113500亩,形成了“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新型土地利用管理体制。

——实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贯彻落实中央文改办制定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西安市对市新华书店、电影公司、广电系统、西安日报社等经营性业务实行了分离与改制;理顺了过去对文化市场由新闻出版、文化、广电等部门多家检查监管的体制,成立了文化市场执法总队,统一检查监管;对西安秦腔艺术表演团体,按照既保护文化品牌又推动其创新发展,出人、出戏、出效益,走出一条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传统文化保护、生存、发展规律新路子的思路,将原来4个秦腔剧团进行整体合并重组,成立了秦腔剧团,下设易俗社、三意社两个非法人性质的演出团,实行了年财政拨付500万元包干制,推行干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精简了1/3的人员,将其整体移交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管理,统筹发展文化产业。

四、迎接挑战抢抓机遇,改革开放任重道远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西安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由初步建立向全面完善转变,迈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30年光辉历程,取得的经验主要有:坚持解放思想为先导,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挥开发区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进程;加强党的领导,为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改革开放了30年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的看到,我国还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突出的民生问题、深层次权力与利益调整问题、环境与资源问题、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问题等依然存在,这些问题是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不是改革开放所导致的,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经济社会和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会凸现出来,改革的攻坚任务不会是减轻,更不会是改革开放的“尾声”,而是改革的任务更加复杂艰巨。实践证明,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只能依靠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才能解决。经济体制改革是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既涉及深层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又必须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保证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是实现改革推进有序化、科学化的重要体制保障。西安市集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由地方立法出台实施了《西安市改革创新促进条例》,今后要以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建立和健全西安市推进改革开放的统筹协调机制,协调推进各项改革。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有: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的目标,要加快政府管理体制、财税体制、资源要素价格体制、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改革,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推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针对我市经济总量太小、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实施统筹科技资源综合配套改革,着重通过优化产业布局等方式做大增量,通过中省军工企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与地方经济融合等方式来激活存量。

——按照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着力推进国企改革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继续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改制为多元投资的股份公司。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实行出资人依法监管、授权经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在更大范围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大集团、大公司。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完善金融、税收、信用担保、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改善行政执法和司法环境,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针对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已成为影响我市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突出矛盾,以体制创新为突破,真正实现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城乡均等配置,这涉及户籍、就业、土地、财政、金融、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改革。继续实施高陵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促进分散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构建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健全既体现城乡一体,又反映农村特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合理配置城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资源,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重点转向农村。创新缩小地区差别、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

——按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求,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规范发展土地市场,规范经营性用地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制度,建立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制,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消除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解决现有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和分层性的问题,建立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新型就业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及各类要素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帐户,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提高统筹层次。完善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方便、有效合理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继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市场环境和激励机制。继续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激励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政策,继续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健全城镇住房建设体制和供应结构,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任科 撰稿)

<--/enpcontent-->

<--/enpcontent-->
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