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推介活动回顾
十年携手共进,十载耕耘收获。
从2004年到201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经走过了十个春夏秋冬。今年更是由“黄金十年”迈向“钻石十年”的开局之年。回首十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与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直接交流对接的平台。
十年,投资促进活动已经从摸索阶段走向成熟,已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范围内最权威、最专业、最全面、最及时的投资信息发布平台。十届博览会,投资促进活动已经举办了近四百场投资推介活动,30余位国家领导人出席,200位部级领导,50000余位国内外嘉宾,60000多位参展参会客商。
搭平台 强服务 提升核心竞争力
十年来,投资促进活动一直以服务为宗旨,积极搭建多边交流合作大平台,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之间的双向投资,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
从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上看,随着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签署。博览会投资促进活动通过商品展示和交流、商业配对和贸易配对服务,为中国和东盟各国商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搭建桥梁,促进了双边贸易合作。中国已经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双向投资上,广西对东盟投资呈现跨越式增长,东盟则是广西利用外资第二大来源地。
从服务东盟国家上看,每一届博览会上,东盟国家都会借助投资促进活动,宣传各国的投资环境和项目,吸引广大投资商落户东盟国家,以推动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据统计,十届博览会以来,东盟国家举办的投资推介会达到114场,占全部推介会的近三分之一。其中,多届博览会上,各国分别举办了多场国家推介会,来满足源源不断的客商。正如马来西亚槟城进出口商公会的负责人在第六届博览会参加投资推介会上所说的:“参加本次推介会反应强烈,槟城采购团的采购订单达2亿多元人民币,明年我们还将来博览会举办采购团对接会。”
此外,投资促进活动还为国内各省市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新平台。十届博览会,已有20余个国内省市地区举办相关推介会,向东盟国家介绍了当地的经济环境,还为企业提供走出去的机遇,收获颇丰。如第八届博览会期间举办的“安徽企业与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对接会”上,11家安徽企业与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进行了面对面的对接和交流。作为北京参会商之一,同方威视股份有限公司企划主管乔改霞表示:“我们正在寻求在港口上面的企业,了解他们的需求,所以说博览会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聚合力 促发展 区域合作添动力
从2004年以来,投资促进活动围绕自贸区建设和发展进程,对中国与东盟扩大双边贸易和相互投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地推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同时,次区域合作经过十年的务实推动,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佳绩,成为中国-东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提升的一个鲜明特色。
据了解,第三届博览会期间举办的“连接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构建中国与东盟陆路快速通道”专题介绍会等投资促进活动,通过积极探讨构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作用和意义,增进了交流、加深了了解,吸引了中国和东盟各界的广泛关注。
第五届博览会,中国和泛北合作各方召开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联合专家组第二次工作会议,重点讨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主题、合作领域和合作机制等,确定泛北合作联合专家组工作方案,正式建立泛北部湾合作机制。
第八届博览会期间,“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情况交流会”上,双方在“加快合作区域建设进度”、“加快跨境通道建设”、“推动一站式通关”、“加强人力资源交流合作”、“建立定期会晤机制”等九个方面达成广泛共识。
“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合作圆桌会”上,来自中国和东盟十国的投促机构官员以深化产业合作,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为主题开展了一场风云对话,会上,各方共同制订了“促进产业合作5年发展路线图”。
自2004年以来,在中国与东盟各方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动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南宁-新加坡走廊经济带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合作从概念走向共识,又从共识走向实践,再从实践走向突破,日渐成为中国-东盟次区域的成功典范。
保特色 重创新 投资推介增活力
创新,是保持特色和活力的源泉。纵观历届博览会,投资促进活动始终保持创新的态度,从新的合作概念的提出,到新领域的拓展,真正将“新”运用到实际之中。
第四届博览会提出“中国-东盟‘一轴两翼’、泛北部湾合作规划与思路”,第九届提出中马“两国两园”,第十届提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小试验、大战略”、“小边城、大优势”、“小平台、大前景”等等,一系列新概念的不断提出,吸引了历届参会嘉宾。
而实践证明,这些概念的提出不仅仅停留于构想之中,以中马“两国双园”为例,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之中,相关的基础建设已经完毕。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目前共有明确入园意向项目16个,总投资额192亿元,希望签署入园意向企业30多家,预计投资超过600亿元。
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开拓新领域内的合作,是投资促进活动保持活力的方法之一。能源环保、物联网、航天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频频亮相,让许多高科技企业备受瞩目。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国际投资与合作论坛”是第一次引进的航天技术产业推介会,有望促进航天经济在广西及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群的发展。此外,第十届博览会中,“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发布了一大批涉及可再生能源、农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项目,加快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新技术的对接和转移。
除了内容上丰富多彩外,推介形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第六届博览会,除了双向投资环境整体推介外,还包括了园区建设、商贸采购、旅游等专项推介;第十届博览会,除传统投资推介会,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鉴赏会、研讨会、洽谈会等。部分活动还穿插了才艺展示、模特走秀、观众体验互动等环节,为企业与商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了轻松和愉悦的氛围。“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咖啡品鉴会”上,现场咖啡表演、咖啡知识有奖问答、观众体验等饶有趣味互动,使得观众参与踊跃,现场气氛热烈,活动效果倍增。
十年来,投资促进活动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备受东盟各国以及多方参会参展商们的关注。保持活力,积极创新,是十年来投资促进活动用实践收获的成果之一。
强基础 建支点 彰显广西硬实力
广西作为中国对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连接多区域的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加强自身的硬实力十分重要。十年来,投资促进活动举办了近百场广西专场推介会,积极助力广西自身基础的发展。
第八届博览会上,崇左市在推介会上与中信资源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大新中信布东锰生态工业园建设项目,为提高崇左的经济实力做出贡献。
第十届博览会,广西更是举办了21场推介会,中央直属企业以及世界五百强企业纷纷与广西本土企业合作,在八桂大地上进行投资合作。
2013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将广西打造成中南、西南地区开放发展新战略支点。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促进活动作为汇聚多方资源合作平台,为中南、西南地区“走出去”提供直接交流对接的机会。
2004至2013年,广西对东盟投资数由370万美元增加到24762万美元,年均增长59.5%。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由911万美元增加到29536万美元,年均增长47%。东盟已连续多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成为广西第二大利用外资来源地和广西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地区。
此外,港澳台地区的积极参与也推动广西战略支点建设。回顾历届博览会,共有50家以上香港企业参展参会。香港以及澳门等地区的投资局官员均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参与博览会,并组织更多的港澳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而台湾地区也在第十届博览会上首设“台湾精品馆”,积极组织台商参与投资促进活动之中。
数据表明,香港以388个项目、总投资210亿美元成为连续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最大的投资来源地区。广西已经成为香港地区面向东盟国家的重要支点。
八方客 聚邕城 投资促进展魅力
投资促进活动以其强大的影响力,还吸引了法国、德国、加拿大、土耳其、荷兰、韩国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6万名境外采购商和30多万名参展参会商。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促进活动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愈发强大。
据了解,法国从第五届博览会开始,连续3年举办推介活动,仅第九届博览会期间就举办3场。第八届博览会期间,加拿大首次举办国家推介会,这也是发达国家第一次利用博览会平台举办国家推介会。此外,韩国、香港、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也竞相亮相。
此外,“2013世界500强企业八桂行投资合作圆桌会议”还吸引了汇丰银行、亚马逊公司、西门子公司等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参会,广西本土企业与世界500强进行了一场风云对话。“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10+6’企业家交流会”上,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印度以及东盟10国的企业家与中国企业家开展了深入交流。
投资促进活动的魅力愈发明显,正如在第八届博览会期间举办的“投资促进国际经验和最佳实践研讨会”上,德国技术合作公司驻华副总代表施泰格所说:“从2004年以来,我几乎每年都来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我们德国跟中国合作、跟广西合作,是因为看中了东盟市场,看中了中国-东盟博览会和泛北部湾经济圈的投资环境,我们对合作非常有信心,尤其是对广西非常有信心。”(石孟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