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讯 2月24日,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城乡资源互融互通。重庆加速推动农村各类产权制度改革,打牢城乡资本、技术、人才融通基础,使城乡之间产生“化学反应”,助推了乡村发展。
重庆主城近郊农村,受城镇化、工业化影响,村社集体经济相对发达。重庆九龙坡、沙坪坝等地,积极推动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使集体资产在保值增值、规范发展的同时,也让“农民股东”共享发展收益,有的村社“农民股东”每年分红能达万元以上。
沙坪坝区童家桥村厂房、门面等租赁收入稳定,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估值数千万元,还投资建设了一个工业园区。近年来,随着集体资产规模不断壮大,其“价值认定、成员界定、量化确股、完善法人治理、规范收益分配”等改革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童家桥村不少村民说,股份化改革实施后,大伙儿不再是集体资产概念上的主人,而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股东。现在人人都关心集体资产运行情况,希望企业做大做强,获得稳定资产收益。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近年来,重庆还结合自身农业资源禀赋,积极推动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通过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助推城市资本、技术有序进入农业。
在重庆涪陵区,最近两年就有不少农户量化了土地股权,入股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变现”了土地经营权价值。在涪陵区治坪村,重庆三峡笋业有限公司与当地农户合股成立了种植股份合作社,生产竹笋类休闲食品,并配套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注册资本500万元,全村120多户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折价入股,占总股本的15%。“土地经营权入股后,农户与企业结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发挥各自优势,推动竹笋产业健康发展,带动效益明显。”三峡笋业公司董事长李承洪说。
在梁平区青垭村,养殖大户祝家财一次性支付近190万元,“买断”村里300多亩承包地经营权,期限直至二轮土地承包期结束。“通过土地确权,农户转出土地心里有底了,而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让规模经营者流转土地,也能吃下‘定心丸’。”祝家财说,他将投入近2000万元建设养殖大棚和配套用房,准备将规模养殖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