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西部资讯 > 重庆资讯 > 正文

重庆崛起的薄熙来因素

www.xibuxinwen.com.cn(2009-12-02)来源: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消息:2007年,正值重庆升格为直辖市的第10年,有位意想不到的人物从北京到重庆任职,当时路透给的评价是:“大人物来到了小重庆。”其后的600多个日子,他带领重庆成为中国大陆对抗金融海啸的教材、打击黑道的范本,并且大大提高了重庆的国际能见度。这就是被称为“大陆马英九”的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到重庆之后的施政魄力。 <-- adv_tag -->

  重庆位在长江上游与嘉陵江交会口,自古就有山城、雾都的称号,李白诗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更是一般民众对于重庆的第一印象。1942年美国汉学家费正清从飞机上俯瞰重庆时说:“这是一个极为不幸的人类居住地,连一块平地也没有,在城里往来要像山羊一样忽上忽下。”

  而尽管人口达到3000万人,是西部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但发展状况始终不如四川的省会成都来得被重视,重庆人甚至会发牢骚:“都是重庆在养成都。”一直到1997年,在配合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之下,重庆才正式被升格为中国大陆第4个直辖市,赋予其较高的政治地位与发展权限。

  但是,直辖市的地位并没有让重庆获得投资者的青睐,经济发展状况不如预期。1997年至2007年间,重庆对外开放的力度不足,每年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都只有个位数字的成长,2003年之前,外商投资金额还不足5亿美元,2003年到2007年也只有10亿美元。

  这个情况直到薄熙来上任之后才有剧烈的转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以其在大连市、辽宁省、商务部的工作经验,在当地大力推动“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思维。

  过去,重庆市政府只依据老工业区的特性,发展基础重工业,但薄熙来转向以2、3级产业同时发展的模式,吸引外商进驻。

  重庆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过去只吸收外资来搞工业,房地产投资少,2008年开始采用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吸引外资,进行全方位的开放。”

  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今年在重庆的投资模式,就是最好的例子。富士康一面投资10亿美元建造惠普笔电的生产线,一面以1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取得重庆解放碑闹区的最后一块商业用地。

  2008年当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就成长了170%,达到27亿美元,从西部12省市的第6名跃升至第2名,今年更可望吸引39亿美元的外资,成为第1名。

  而去年连中国大陆都难以幸免的全球金融海啸,薄熙来不仅带领重庆通过考验,更让“重庆模式”被中央电视台拍成教材,成为其它城市的学习教材。

  去年3月份,正当中国大陆各界分析师还在对雪灾灾情进行评估时,薄熙来就带团到广东、上海、浙江等沿海城市进行考察,了解金融海啸对产业的冲击。并且在4月份就决定提出6条促进经济成长的措施,包括贴息贷款、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补助出口创汇等等,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对金融海啸做出反应的城市。

  同时,重庆过去被诟病的外销量不足问题,却成为不被金融海啸冲倒的重要因素。重庆的工业销售值中,90%是内销,10%是外销,当国际市场萎缩之际,重庆反而可以逆势成长。去年经济成长率为14.3%,高于全国的9%,今年中国大陆积极保八,但重庆却要冲12%。

  近期各界只关注在薄熙来大力扫荡黑道的政绩,以及提倡红色教育的措施,但实际上薄熙来以其开放弹性的作风,对重庆潜移默化的改变,才是真正需要被重视的地方。(责任编辑:海浪)

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