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官导师指导青年法官进行案情分析。
西部新闻网讯(记者李华)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35岁以下的青年干警119人,占到全院干警总数的近37.5%。大批青年干警的加入,为该院审判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但与此同时,青年法官缺乏社会阅历、缺乏群众工作能力、缺乏审判工作经验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该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对青年干警量身定制的“三步走”培养模式,着力提升青年干警的综合素养和履职能力,将司法为民落到实处。
下基层:接地气方能传递司法的温度
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法院门,刚进入法院的年轻法官既缺乏必要的社会经历,更缺乏了解社情民意的群众工作能力。针对新进年轻法官生活阅历浅等问题,重庆一中院及时出台《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一方面开展“审务六进”活动,让干警深入村社、园区、学校等,上门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另一方面建立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机制,通过“志愿者服务平台”加强干警与基层群众的联系,使干警进一步树立服务基层的意识。同时,该院还从源头着手,在人员招录时,要求新进人员需2年以上的基层经历,确保青年干警具备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
据介绍,为了让青年法官更加接地气,提升青年法官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2014年以来,重庆一中院先后选派12名青年骨干到基层法院挂职锻炼,其中不乏一些偏远、贫困的山区。
“通过挂职锻炼,可以切实体会基层社情民意,更加深入了解老百姓司法需求。”谈到基层锻炼的收获时,挂职期间分管人民法庭工作的法官潘晨如是说。
进高校:借外力方能全方位提升素能
“你最喜欢的培训形式是什么?”“合理的培训期间是多长?”“最希望提升的能力是哪个方面?”
今年年初,一张重庆一中院《培训事项征求意见表》发到了每位干警手中。这张表上,从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到师资力量搭配,干警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自主进行选择。这一举措受到大家的一致欢迎,干警们纷纷称之为“我的培训我做主”。
在充分了解干警的培训需求后,重庆一中院制定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模式。
所谓“请进来”,就是充分利用周边高等法学院校资源,广泛邀请院校专家学者到院举办讲座、研讨会等,力求通过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提升法院队伍的整体理论和实务水平。去年以来,该院共举办此类讲座、研讨会51次,充分发挥了业界法学资源对法院队伍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
而“走出去”则是倡导干警跳出法院这一方小天地,在对外的沟通交流中提高、锻炼自己。
据该院宣教处负责人介绍,自2013年开始,该院充分利用全国知名院校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每年选派干警到多所知名院校参加素能培训,内容不仅有专业知识,还涉及心理学、经济学、文化艺术等,培训受众面达100%。三年以来持续的素能培训,不仅有效提升了干警理论素养,同时还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干警的办案压力,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开创了做干警思想工作的新局面。
去年4月,重庆一中院选派8名干警担任西南政法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为该校学生教授法律实务课程,两名中层干部还被高校法学院聘为兼职副院长,该院被教育部授予“校外标准化教学实践基地”。
走庭室:“教学相长”方能长远发展
“以前看别的审判员办案,觉得特神圣,今天第一次审案,虽然还有点紧张,但对于调解结案的结果还是挺满意。”一起合同纠纷,被告又提出反诉,这样的案件对于第一次办案的初任法官小彭来说不算简单。小彭坦言,案子能够顺利办结与导师平时的“传、帮、带”是分不开的。
小彭提到的“导师”源于重庆一中院2013年出台的《青年法官导师制度》。为弥补青年法官经验不足的局限,重庆一中院特别为像小彭这样的青年法官设立了院青年法官培养办公室,并选出31名业务精湛、道德优良的审判业务骨干作为法官导师。按照审判业务类别,将法官导师划分为6个小组,规定导师每月至少参加或旁听一次青年法官承办案件的庭审并指导该案文书的撰写,并安排培养对象旁听学习自己承审的案件,着力提升青年法官的业务水平。
这些导师大多是经验丰富的一线老法官。在导师的带领下,从庭审驾驭、调解技巧到裁判文书写作,从诉讼程序规范到法律法规适用,初任青年法官能够更透彻地了解整个办案过程。
对于已经成长起来的青年法官,重庆一中院则积极推行“一线磨砺计划”,要求青年干警走庭室。一方面,要求青年干警到任务重的审判、执行、立案信访等“一线部门”“一线岗位”磨练,培养严谨细致、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让更多青年干警有机会成为审判业务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要求非一线部门具有审判资格的青年干警每年到审判业务庭承办一定数量的案件,以促进其审判经验积累和业务素养提升。
据悉,2012年以来,该院通过公招、选调等方式补充在编人员74人,招聘派遣制书记员35人,92.7%的人员岗位安排在一线庭室,使更多的青年干警在审判一线得到磨砺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