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讯 (记者张龙 刘国盛)“我們家去年一年收入才2萬多元,光送禮就送了近3萬元。”重慶市城口縣廟壩鎮興旺村村民李習瓊談到“送禮”很無奈地說。
在這個國家級貧困縣,被“人情債”困擾的不止李習瓊一人。2013年,城口縣廟壩鎮共操辦各類酒席1063次,收送禮金6300余萬元,而全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總和才9300萬元。
“酒宴”名目繁多,人情鏈越拉越長。除了傳統的婚喪嫁娶、孩子滿月、老人慶生外,出獄要辦“沖喜”酒,買輛摩托車要辦酒,家裡牛羊下崽也要擺一桌。送禮對象從原來的親朋、同事同學延伸到同事的親朋、同學的兄弟姐妹。“在全縣治理大操大辦風之前,各種辦酒通知貼滿鎮上的公告欄,一天到晚鞭炮響個不停。”城口縣廟壩鎮紀委書記馮喬明說。
排場越來越大。“你辦50桌,我就辦80桌。”廟壩鎮排山村村民趙安德告訴記者,現在辦100桌也不少見,常常是十幾桌菜沒人吃,造成極大浪費。
“行情”越來越高。一兩百元是普通關系,三五百元正常水平,上千元也是常有。城口縣明通鎮退休干部楊應祿留著厚厚兩本“送禮清單”:2001年送出827元禮金,2008年達到2.1萬元﹔2012年更是高達8.45萬元,送禮206次。
城口縣燈良村村民沈茂培告訴記者,8月是“升學酒”高峰期,去年8月他就借了3800元送禮。有些村民甚至貸款送禮。
“一年送出去這麼多,不收回來就虧了。”馮喬明說,有喜事就大辦,沒喜事就創造喜事辦,辦酒送禮風陷入惡性循環。有些村民實在找不到理由就“造假”,甚至有人“借”老人當親人辦壽酒。“原本是正常人情往來,現在卻變成了斂財。”
目前,重慶城口縣、巫溪縣等不少地方都已開始著手治理基層“人情債”。城口縣專門出台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婚喪簡辦,其他事宜一律不准操辦,不准收受親戚以外的其他單位和個人禮金或貴重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