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 张晨璐
延安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也是红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精神是陕西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依托。一、传承延安精神的重大时代价值
延安精神是由“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构成的。
其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所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为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矢志奋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思想基石。百年来奋斗历史中的伟大成就,都是坚持这一思想路线指导的实践结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基本属性。中国共产党能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在逻辑在于党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在任何时期,人民都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我们党无论何时都不能脱离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核心要义和根本内容。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富强以,不断开拓社会主义新境界的立足之本。
其二,延安精神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延安精神,作为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不但在战争年代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而且以其历久不衰、与时俱进的实践品格,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发挥思想文化领域发挥着坚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团结凝聚人民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精神支撑作用。延安精神的这种作用,决不会因为延安时代的的逝去去而过时,它是百年党史的精神精华;未来,我国要在2035年实现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必须上下同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出全体人民群众磅礴的精神力量,这就离不开意识形态对文化引领与主导的关键作用。延安精神作为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精髓内容,在今天以至未来,都必将继续发挥带领中国人民奔赴伟大梦想的奋发开拓、精神引领作用。延安精神,不仅是百年党史所凝成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价值历久弥新。
其三,延安精神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延安精神的践行,在革命时代培养了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献身理想的英雄壮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年代,延安精神指引着一穷二白的国家和人民一路披荆斩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在新时代,正是源源不断地从包括延安精神在的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力量,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了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壮举。但事物发展是不平衡的,近年来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给我国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了很大困扰:别有用心的西方大国的中伤和“甩锅”、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冲击、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的数量缺乏和感染风险、政府管理协调的治理压力、个人出行自由的必要限制等,都使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种种暂时的困难。为了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疫狙击战,我们要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根据中国国情走自己独特的抗疫防疫之路;在疫情面前,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不计经济成本,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疫情局势下,不论党员领导干部或是普通群众,总有无数个身影勇敢地站出来,以舍我其谁的革命气概成为“最美逆行者”;即使生产暂时受到影响,但那是成功战胜疫情的必要代价。只要我们始终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暂时的牺牲终将换得未来更快更强的发展。能说这些不是延安精神在当代最鲜活的实践么?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二、陕西具有弘扬延安精神的雄厚资源与独特优势
首先,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巨大优势与独特价值。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革命纪念地,新闻、机关旧址,战争遗址,革命会议旧址,博物馆,领导人居住地旧址等。其中博物馆、中共中央驻地旧址、领导人旧居、故居、会议旧址、战争遗址共80处。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例如延安宝塔山,凤凰山革命旧址,瓦窑堡革命旧址等9处;领导人旧居、故居石畔毛泽东旧居,延川彭德怀旧居等共35处;会议旧址如洛川会议旧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旧址14处;战争遗址如瓦窑堡战斗遗址,营盘山战斗遗址共21处。[1]精神文化资源包括延安精神与延安精神的相关研究、作品等。正是因为这些物质与精神方面的资源,使得延安精神具有巨大的优势与独特的价值。延安这块革命圣地见证了陕西人民在革命战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陕西作为历史的见证,成为了陕西乃至中国重要的文化软实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年轻的灵魂。
其次,陕西有强大的文化与科技优势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传播红色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陕西孕育了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与瑰丽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应发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吸引附近学校与延安博物馆等红色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开展合作项目,让学生沉浸于红色革命精神中,学习和切实感受延安精神。并且应与科技手段相结合,例如利用互联网在展厅播放相关的回忆录等影视作品,让来馆的青年可以加深对延安的理解与喜爱。西安的众多高校,使陕西在西北地区具有突出的人才优势。西安高校数量位列全国第三,是西北地区的教育重镇。陕西省共有57所本科院校,40所专科院校。其中不乏有位列中国院校排名前茅的985与211院校。同时,人才是高校的血液,5G人才引进计划也为陕西培育了高科技人才与创新型人才。文化与科技结合为弘扬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打下了良好与坚实的基础。
再次,陕西始终保持着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时期,党都十分重视与人民的密切联系与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延安时期,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围绕抗日救亡开展。在党正确的领导下,宣传思想工作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例如通过文艺团、举办文艺汇演的形式进行宣传。当时演出的《十二把镰刀》等剧目,观看人数众多,效果极好。同时,我们党通过报纸杂志的形式,也进行了宣传。例如当时发行的《共产党人》一刊。我们党也创办高校,不仅培养了各式人才,也顺利推进了宣传思想工作。例如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大学等高校的创立,培养出了优秀的人才与一大批党员领导干部。宣传思想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同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新时代党的工作。新时代陕西继续继承和弘扬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凝神聚力。
最后,陕西可利用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弘扬延安精神。陕西属于西北龙头地带,连接了周围的八个省区,也是通往国内各个省市的交通枢纽。陕西近水楼台的区位优势,可以使周围大中小学的学子更加充分且便利的利用延安精神相关遗址遗存教育基地,并且更好的融入到延安精神的活动与学习中。这样的独特优势比黑龙江、西藏这样距离陕西较远的地方学延安精神,条件更优越与便利。同时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带动延安精神的传播至西北地区,并辐射至全国。
三、弘扬延安精神,建设陕西文化强省
在建设文化强国之路上,陕西不仅不能掉队,而且应该成为开路先锋。延安精神作为陕西红色文化遗产,和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弘扬延安精神,为推进陕西文化强省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是要通过制度化建设,让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我国,党是领导一切的力量,正是因为党的领导,我国才能在各项挑战中脱颖而出。为弘扬延安精神,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应坚定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各级各类大中小学应积极展开关于延安精神的学习活动,例如延安精神的相关讲座、演讲等;各大中小企事业单位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职能,让单位职员更加深入的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及相关内容;利用重大国家节日或社会活动组织广大社会成员参观延安革命遗址,深刻体会延安精神。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建设与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保障;也正是在党的领导下,陕西省才能更好的推动延安红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为建设陕西文化强省,需继续深挖延安精神的开发与践行。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延安红色资源取得了有效的保护与利用,并且关于延安精神的理论研究也层出不穷。为深挖延安精神的开发与保护,我们应该对待已建已开发的延安精神文化场馆,加强保护和利用,例如凤凰山中共中央旧址、杨家岭中共中央旧址等;对于待建待开发的遗址加快进度和力度。并努力搜集整理未发现的相关遗迹遗存,与革命文物、革命文艺作品、革命故事、先烈事迹等。同时,也可利用数字科技帮助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例如“3D”成像技术可以辅助考古学家修复历史遗迹;在博物馆内通过设置扫描二维码,来实现对文物的讲解可以更好的让人们了解历史背后的故事等。
三是为弘扬延安精神,首先需要加快科技运用,助力陕西红色精神的传播。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在信息时代,我们要积极运用网络的多元性、开放性,将陕西红色精神作为核心,努力渗透到人们生活当中。并且要将信息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多元化传播,让人们可以更好的参与进来,提高文化的参与度与认同度。其次可以充分发挥延安的红色圣地优势,将当地的红色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打造独特的当地品牌文化,可以更好的吸引人们对延安及延安精神的深入了解,同时讲好延安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四是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配合延安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各部人各领域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都应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主动寻找延安相关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中问题与不足,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和思路,各方面注意加强沟通和协调配合,努力形成和实施最优方案。为发扬人们的主人翁精神,可以在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各样的讲座,并且引导青年学子通过游学的形式,参过博物馆与革命遗址,以此来激发对延安精神的践行与保护。
注释:
[1]《快速发展的延安旅游(1991-2008)》,延安市旅游局编.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