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易俗社百年记
|
1981年11月习仲勋在北京接见赴日演员,与王小艳、张保卫亲切 握手。 一 秦中历来多豪俊,长安自古帝王都。在辛亥革命这一重要的历史 时期,陕西一批有识之士李桐轩、孙仁玉等发起成立了以“补助社会 教育、移风易俗、启迪民智”为宗旨的西安易俗社。 登高一呼,应者云集。李桐轩和孙仁玉的倡导,立即得到陕西各 界贤达名流的积极响应。 1912年8月13日,在陕西省议会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会上推 举杨西堂、李桐轩为社长,张凤翽为名誉社长,薛卜五、王伯明、孙 仁玉为评议。孙仁玉借银七百两作为开办费,在土地庙什字租房一院, 作为筹建事务所。 接着,聘请秦腔名宿陈雨农、著名须生演员李云亭、刘立杰、著 名青衣赵杰民、京剧名净唐虎臣、第一武生呼延鑫、红极一时的旦角 演员“胎里红”党甘亭等任教练,招收了50多名学生,以“中、华、 民、国、秦、易、俗”排名。此时的易俗社,真可谓风云际会、名家 荟萃、精英云集、气势如虹。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排练,于1913年元旦在西大街城隍庙举 行了易俗社成立以来的首场演出。毕竟是名家荟萃、高手云集、剧本 时新,因而旗开得胜、观者如山、庙之为满。 紧接着,易俗社一鼓作气,相继推出了李桐轩的《一字狱》,高 培支的《鸳鸯剑》《夺锦楼》,孙仁玉的《青梅传》《三回头》《小 姑贤》《柜中缘》《双明珠》,范紫东的《春闺考试》《玉镜台》《 燕子笺》《软玉屏》,李约址的《庚娘传》《仇大娘》,李干臣的《 鱼水缘》,胡文卿的《天香阁》等新作。 到1915年,易俗社第一期学生苏牖民、沈和中、刘毓中、马平民、 刘箴俗、刘迪民、赵振华等54人毕业。严师出高徒。由于这些学生一 开始就受到严格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和文化课学习,对剧情和剧中人物 的心理活动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因而在演出中明显达到一种新的高 度,推动和提高了表演技巧,扩大和丰富了秦腔剧目,逐步形成了追 求进步、贴近生活、弘扬正气、顺应人心、高亢激越、热耳酸心、一 波三折、妙趣横生的独特艺术风格,成为那个时期全国戏剧界一面旗 帜。 二 五四运动的光芒,照亮了中国新文化运动前进的方向,更加坚定 了易俗社宣传进步思想、振奋民族精神的信心和勇气。 这一年,孙仁玉的《复汉图》、李约址的《韩宝英》、高培支的 《新诗媒》、范紫东的《飞虹桥》《三滴血》、李干臣的《桃花泪》 等新作相继搬上舞台。 第二年初冬,中国当代报界宗师、大公报主编张季鸾回陕探亲时 看了易俗社的演出非常高兴。他提议易俗社到上海演出。 192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一年3月25日,易俗社甲乙两班从西安出 发,4月初到达汉口。就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际,他们也是凭着一腔 赤诚,追寻光明,在这个九省通衢的水陆码头,上演着“改良社会、 启迪民智”的秦腔戏曲。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来自古都长安的秦腔剧社,一到汉口就受到 陕晋甘同乡和当地文化界同仁的热烈欢迎。由于剧本新颖、实力雄厚、 行当齐全、演艺精湛,高亢激越的秦腔梆子戏足然和这里的楚风汉调 发生了共鸣,演出高潮迭起,大受武汉三镇观众的热烈赞誉。连大戏 剧家欧阳予倩都称赞不已,他还亲自动手将易俗社的《软玉屏》《韩 宝英》改编为京剧。 谁也没有想到,易俗社从1921年4月来汉口,竟然一口气在这里 演出了一年半时间,创造了秦腔剧社出省演出时间最长的纪录。被认 为是自魏长生乾隆三十九年(1774)入京、南下扬州之后秦腔剧社再 度东越关山、涉足江夏、献艺汉上的又一壮举。而且历时之久、收获 之丰、享誉之高,实为秦腔史上的壮举。 初到汉口,最为叫绝的便是《蝴蝶杯》全本。该剧又名《游龟山》 ,剧情恰好发生于武汉,加上演员的精彩表演,观众倍感亲切。刘箴 俗之卢凤英,娇娜静婉,真似一位千金小姐。沈和中之田玉川,儒雅 英武,恰如一位侠义公子。刘迪民、王安民双演胡凤莲,各尽其妙。 其余角色齐整,分配得当,真不失为一曲杰作。 由于易俗社有一批思想进步、知识渊博的剧作家,其作品大多来 自生活,反映时代,讴歌正气,凝聚人心。在汉口演出期间,应广大 观众的强烈要求,还印制发售了《一字狱》《儿女英雄传》《鸦片战 争》《春闺考试》《韩宝英》《柜中缘》《三回头》《软玉屏》《美 人画马》《战袍缘》等25种剧本。一时间,趋之若鹜,销售一空。 一天,正演《一字狱》,忽然,有位老者从观众席上站起来,操 着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大声说道:“戏中的万人杰就是我!”四座哗 然。老人将这出戏的背景、剧情及自己的姓名说了几句,全场掌声雷 动,台上台下打成一片,演出气氛热烈到极致。 闻听易俗社要离开汉口了,和汉口一江之隔的武昌方面极力邀请 易俗社前往那里的文华和中华两大校园演出,演出盛况空前,观众热 情备至。连湖北省督肖耀南也前来捧场,并当场奖励大洋三百元。文 化界泰斗黄炎培欣然挥毫,题赠“真善美”三字,梁启超题赠“化民 成俗”四字。当地各界一再挽留易俗社长期留驻武昌。 三 1932年,日本侵占东北,染指华北,吞并中华的野心日益凸显, 全国抗日声浪高涨。为了稳定人心、鼓舞士气,应马鸿逵、高桂滋、 宋哲元、关麟征将军的邀请,易俗社奔赴河南、河北、山西、山东、 北平,为抗日前线军民演出。由于这几个省市的部分驻军多来自西北, 前线将士都非常酷爱秦腔,易俗社组织了90多名演职人员,从5月初 赴河南信阳,为马鸿逵的十五军演出两个半月,于8月中旬到达郑州 演出40天,在九一八事变一周年纪念日,全团演出人员在郑州参加纪 念大会,当场演出《打倒日本化》《卖嫁衣》等剧目,宣传奋起抗日、 捍卫民族尊严,演出气氛异常热烈。 接着,应八十四师师长高桂滋的邀请,去邯郸演出20天,又去武 安、磁县、顺德、井陉等地演出月余,再赴阳泉、平定、昔阳、和顺 演出半个多月。此时已经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易俗社一行离开西安 已经七个多月,正准备返回时,高桂滋师长专函邀请赴北平演出。 盛情难却。易俗社于12月7日到达北平。这是易俗社继汉口演出 之后来到的全国最大的城市,戏剧界许多大腕明星都云集在这里,可 和十年前汉口演出时的阵容相比,已经大不相同。当年易俗社“技艺 最精、品格最高、工作最勤勉、而声誉又最广最大”的刘箴俗早在19 24年就不幸病故,沈和中、刘毓中、王安民、苏牖民因故相继离开。 好在又涌现出一个非常优秀的旦角演员王天民,他声音清脆、姿容妙 曼,初次登台演《柜中缘》便一鸣惊人。此后每当出台,座位为之拥 挤。王天民工于揣摩,善颦善笑,能将女儿身份心事细细传出。有人 评论他“扮相得一腻字,身姿得一娇字,唱工得一柔字,做工得一细 字”,演出非常叫座。 除王天民之外,这次来京的主要演员还有刘迪民、耿善民、马平 民、康顿易、王秉中、汤滌俗、李可易等。主要剧目有《山河破碎》 《还我河山》《淝水之战》等。从12月7日到31日,共演出21场,轰 动九城,每场满座。京剧界名流齐如山、尚小云、杜丽娘、尚富霞、 李万春、高百岁等都临场助兴,尚小云还在后台为王天民化妆。连一 代名妓赛金花都从天津赶来观看了《赛金花》。 次年元月初,应山东驻军邀请,易俗社一行离开北平,在济南演 出七场,在徐州演出三场,经开封、郑州回陕。此次赴抗战前线巡回 演出五省一市,历时九个多月,行程万余里,备受各地欢迎,为秦腔 史写下了壮阔的一页。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1937年春,日寇的屠刀伸向平津和华北。为了鼓舞士气,由西北 调驻北平的二十九军诚邀易俗社再赴北平演出,易俗社欣然应允。认 为“抗日救亡为国人意愿,宣传抗战,鼓舞人心是本社应尽义务”。 为了保证演出成功,将甲乙两班合并,组成强大的演出阵容,于6月6 日到达北平,当即在中山公园、长安大戏院、新新戏院、怀仁堂等剧 场相继演出了《山河破碎》《还我河山》《韩世忠》《淝水之战》《 水淹下邳》《双奇会》《一捧血》《人月圆》等剧目。就在卢沟桥事 变的当晚,还在华乐剧院演出。继而奔赴南苑、西苑、北苑、黄寺等 处慰问当地驻军。 在此情势告急的情况下,易俗社的演员带着与民族共存亡的激情 进行演出,台上台下互动,情绪激昂,反应异常热烈。京剧名家马连 良、荀慧生、齐如山、富连成、尚小云、尚富霞都亲临剧场助阵,尚 小云还到后台指挥化妆。北平中华戏校特意邀请演职人员到本校参观, 并组织戏校全体师生在新新戏院观看《山河破碎》。北平各大报刊都 在显著位置刊登了演出盛况和评论。 北平《全民报》报道易俗社在怀仁堂演出《韩世忠》的盛况时说: “当日观众极多,足无隙地,无票遭拒于门外者大有人在。观众欢迎 之情绪,诚为仅见。”并指出:“此剧写历史的伤痛,促民族之觉悟, 振聋发聩,立懦警顽。”文章结尾时说:“方今举国民众,抗敌殷切, 故亦极欢迎此抗敌救国之民族佳剧也。” 北平戏剧界的同仁认为:“当强敌压境,战乱将兴,易俗社不避 危险,来平演出爱国救国戏剧,具有深刻影响。” 毋庸置疑,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易俗社第二次北平之行, 不仅是一次抗日爱国壮举,而且成为易俗社成立25周年的最好纪念。 四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易俗社获得重生。西北局、陕西省 委、西安市委的有关领导习仲勋、汪锋、赵伯平、方仲如等对易俗社 高度重视,多次亲临剧社解决问题,并委派延安时期的文艺工作者杨 公愚担任社长。这一时期,刘毓中、王秉中、路习易等一批老演员相 继回社,孟遏云、肖若兰、宁秀云、赵桂兰等有声望的女演员也加入 了易俗社,尹良俗、茹甲华等学生毕业,又招收了陈妙华、张咏华、 全巧民、刘棣华、伍敏中等一批新生。这一时期,有几件在全国提得 起、叫得响、传得开的大事。 一是拍摄了轰动全国的秦腔戏曲电影《火焰驹》《三滴血》。 这是秦腔第一次被搬上银幕,省委极为重视。由易俗社陈妙华扮 演李彦贵,三意社肖玉玲扮演黄桂英,省戏曲研究院李应贞扮演芸香, 易俗社的刘毓中、孟遏云、樊新民、杨公愚、薛增录等分别担任剧中 的角色和编导、作曲,其他演员和乐队都由易俗社负责。拍摄期间, 毛泽东主席在长春视察工作时,亲切地会见了全体演职人员。人民日 报、陕西日报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一令人激动的消息。这部电影于 1957年底拍摄,第二年春完成,一炮走红。 另一部秦腔戏曲艺术片《三滴血》于1960年下半年由西安电影制 片厂拍摄。主要演员由易俗社的陈妙华、肖若兰、刘毓中、孟遏云、 樊新民、雷震中等担任。 二是1958年赴京演出。 这年6月,根据文化部的安排,易俗社将赴北京、太原等地演出。 省文化厅建议扩大演出阵容,由省戏曲研究院秦腔二团和眉碗团参加。 当年11月10日起在中国文联礼堂、国务院小礼堂、公安部礼堂、怀仁 堂等剧场先后演出了《三滴血》《火焰驹》《游龟山》《夺锦楼》等 共计22场。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薄一波、习仲 勋、罗瑞卿等中央领导以及文化艺术界周扬、田汉、欧阳予倩、梅兰 芳、曹禺、尚小云、荀慧生等人的亲切会见和高度评价。周恩来总理 百忙中在国务院小礼堂与演出团全体同志会餐。演出团还观看了梅兰 芳、马连良、杜近芳、李少春、袁世海等名家的精彩演出。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文艺报、戏剧报都在显著位置给予 报道,还刊登了田汉、梅兰芳、欧阳予倩、马少波等人的评价文章。 梅兰芳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三滴血》是一出反映主观 主义的好戏。樊新民所创造的晋信书,把一个封建社会食古不化、死 啃书本的老学究,主观武断的顽固思想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第三是1959年至1960年间的三大秦班进京城下江南巡演。 1959年5月,文化部通知陕西省以《游西湖》《三滴血》两剧为 参加建国10周年献礼节目。省委决定组建陕西省戏曲演出团,下分两 个团。秦腔团由易俗社和省戏曲研究院二团组成,还有眉碗团。秦腔 团赴京参加国庆演出后南下,眉碗团直接到南京与秦腔团会合后在南 方各省市巡演。为了充实力量,还从全省其他剧团抽调一些名家参加 秦腔团演出。 秦腔团从9月23日至10月21日在京公演,场场满座。10月1日全团 同志登上了天安门广场观礼台,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和庆祝活动,不 少同志激动得泪流满面,深感党中央对文艺工作者的关心。 《三滴血》首场演出后,邓子恢、习仲勋、谢觉哉,张奚若、汪 锋等上台接见演员,合影留念。中国妇女报还专访了秦腔第一位女演 员孟遏云,图文并茂,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 10月22日,陕西戏曲演出团抵达南京,开始了遍历江南十三省市 的巡回演出,人民日报发表了“三大秦班下江南”的文章,介绍了演 出团的强大阵容和演出节目。 在南京首演四场,引起轰动。因安排时间太短,只得加演午场。 新华日报以“一出成功的喜剧”为题,对《三滴血》进行了评论。 10月31日,演出团来到黄浦江畔演出半月。著名表演艺术家周信 芳、袁雪芬、言慧珠、丁是娥等前往车站欢迎并观看了《三滴血》《 游西湖》《赵氏孤儿》《梁秋燕》《白玉瑱》《金碗钗》等剧目。文 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都进行了宣传报道。有评论说:“我们觉 得用黄河奔腾澎湃的急流来比拟激昂慷慨的秦腔是非常适合的”。“ 像一束鲜艳瑰丽的花朵,显露了繁音激越之声和丰富多彩的秦腔表演 艺术,博得戏剧界的热烈赞扬”。 接着,演出团来到西子湖畔演出4场后,在福建前线慰问演出一 个月,从厦门到达南昌,于12月30日到达羊城,演出12场。广东日报、 羊城晚报、大公报连篇累牍进行报道,有的以“古老秦腔别开生面, 羊城观众为之倾倒”为题,足见演出盛况。粤剧名家红线女还邀请《 三滴血》《游西湖》剧组主要演员到她家中做客。 元月中旬,演出团抵达武汉。与40多年前易俗社在此演出时相比, 武汉三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元月底,演出团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回到西安。春节过后,再次 踏上南巡演出之路。赴成都、奔重庆,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越娄山 关、抵遵义、过安顺场、渡乌江,然后赴春城、上贵州、访南宁,一 路马不停蹄,激情似火,精心演出,前后历时八个多月,圆满结束了 对十三省市的巡演回到西安。 五 1962年8月,易俗社成立50周年纪念演出活动,精品荟萃,高手 云集,连演八日,盛况空前。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新 闻电影制片厂都给予报道。人民日报发表了孙伏园的文章“鲁迅与易 俗社”,详细介绍了鲁迅先生1924年来西安讲学时五次观看易俗社演 出、为易俗社题写“古调独弹”匾额的情景。 值得一提的是,易俗社在创作优秀传统戏剧的同时,也非常重视 现代戏的创作演出。从最初的《一字狱》《三回头》《金手表》到解 放初期的《刘胡兰》《两家亲》《保卫和平》,1963年又移植创作了 《红梅岭》,受到广大观众的赞扬。 十年浩劫,易俗社受尽磨难。在清理阶级队伍的浪潮中,有人蓄 意制造了“易俗社国民党区分部”大冤案,株连四省十二市的230余 人,易俗社数十名老艺人被诬陷为国民党骨干分子,遭到极为残忍的 批斗,有的精神失常,有的被摧残致死。九十高龄的易俗社前社长李 约祉遭到抄家后被遣送回蒲城老家,含冤而死。刘毓中被多次批斗, 后又让去看大门。 1976年,十月的惊雷驱散了笼罩祖国上空长达十年之久的阴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催绽和解放了艺术生产力。这一时期, 易俗社古本逢春,人心思上,创作上演了革命现代戏《西安事变》《 白龙口》,引起轰动。 1979年2月,《西安事变》剧组赴京,相继在全国政协礼堂、民 族文化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警卫局礼堂演出,杨静仁、姬鹏飞、 阿沛·阿旺晋美、赵苍璧、江华、赵伯平、张策、童小鹏等领导观看 了演出,文化部召开了座谈会,曹禺、张庚、郭汉城、吴雪、赵寻等 撰文,对《西安事变》给予高度评价。被文化部评为国庆30周年献礼 演出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 时隔一年,易俗社又根据刘少奇在革命岁月,由地下组织掩护, 途经渭北到达延安的故事创作了大型秦腔现代戏《白龙口》。 由尹良俗、张忠义、伍敏中、刘棣华、孙莉群等担任主演。 1981年10月,这出戏应文化部邀请赴京参加全国现代戏曲汇报演 出。王震、习仲勋、黄华、刘澜涛、汪锋、王炳南、赵守一、贺敬之、 屈武等领导出席观看。 这一时期,易俗社青春焕发,活力四射,还相继创作上演了《冼 夫人》《卓文君》《女魂》等剧目。《卓文君》剧组参加了陕西省振 兴秦腔晋京汇报演出,获得好评,扮演卓文君的青年演员戴春荣获得 戏曲梅花奖。 近年来,易俗社锐意改革、不断探索,相继创作上演了《空海在 长安》《郭秀明》《柳河湾的新娘》等新作,受到多方好评。《柳河 湾的新娘》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现任易俗社社 长惠敏莉因在《柳河湾的新娘》中扮演柳叶获得了戏曲梅花奖。 (特约撰稿人 李敬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