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西部资讯 > 甘肃资讯 > 正文

中外媒体聚焦甘肃 王三运刘伟平回答提问

www.xibuxinwen.com.cn(2015-03-08)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讯(记者王晓惠)3月7日下午,甘肃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来自86家中外媒体的记者聚焦甘肃、问答甘肃。

  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等7位代表,就扶贫开发、稳增长调结构、文化产业发展、兰州自来水出现异味等问题现场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构建全社会共同推动扶贫开发大格局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甘肃对扶贫工作非常重视,所开展的双联行动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扶贫品牌。请问,甘肃如此重视扶贫原因何在?今后将如何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

  王三运说,甘肃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涉及到甘肃的就有3个,全省有58个片区县、17个插花型贫困县,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问题在全国都是典型的。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和难点都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

  王三运说,这几年,我们就扶贫开发开展了一系列深入调研,根据甘肃的自然条件、发展任务和贫困特征,先后提出在全省组织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这些都是贯彻中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务实举措,都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抓手。这两大行动,一个重在解决扶贫力量问题,一个重在解决精准扶贫问题,相互促进、同向发力、并行不悖,在融合推进中发挥了重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可以说,过去三年是我省历史上减少贫困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贫困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

  王三运说,甘肃发展条件差、扶贫任务重,农民脱贫致富仅靠自身和市场力量是不够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开展,动员了党内党外、省内省外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和支持甘肃扶贫开发,探索形成了定点帮扶、社会帮扶、东西帮扶等多种模式,使这一行动成为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见到了“一石三鸟”的综合多元效应。

  王三运说,甘肃贫困地区发展面临诸多瓶颈制约,推进扶贫开发首先要破解发展瓶颈。我们开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取得突破。这几年,一大批交通、水利、住房、饮水项目的落地实施,草食畜、设施蔬菜、优质林果等主导产业的加快发展,双联惠农贷款、设施蔬菜和草食畜牧业贷款的规模投放,都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存发展条件,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王三运表示,当前甘肃面临的扶贫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省委、省政府将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推进“四个全面”,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为重点,着力抓好扶贫攻坚与双联行动的深度融合、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深度融合、与社会扶贫济困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构建全社会共同推动扶贫开发的大格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打好适应新常态的组合拳

  新华社记者提问:在去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甘肃仍然保持了8.9%的增长速度,那么甘肃在稳增长、调结构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针对性措施?今年将如何保持这种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适应经济新常态?

  刘伟平说,去年,经济下行压力甘肃感受很深,因为甘肃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重化工结构和原材料为主的特征明显。面对严峻形势,我们深刻领会党中央提出的“三期叠加”阶段特征,紧密结合实际,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在稳增长上,一个是千方百计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预期区间内;再一个是突出稳住就业和抓好扶贫;同时将投资增长和调结构结合起来。具体工作中,主要是深化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全年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项目185项,平均审批时限缩短了30%以上,直接面向企业和社会的省级审批事项一律实行一站式集中办理。认真落实商事制度改革,全省私营企业新增4.41万户,新增户数比上年增长90%。启动实施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攻坚战,公开评选出16户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整合政策、资金和科技、人才资源,创新政府投入模式,培育能支撑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去年全省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2%,在GDP中的占比由上年的7.2%提高到10%。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不断满足多样化的生产生活消费需求,去年我省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10年来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积极用好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机遇,下功夫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搞好产业对接合作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相结合,全年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13年的18%提高到23%。

  刘伟平说,今年,甘肃将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这次全国“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打好适应新常态的组合拳。重点是要继续保持投资对经济的强劲拉动势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有序推进城镇化,进一步改善制约我省发展的瓶颈制约。要下力气持续打好扶贫攻坚这场硬仗,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科学扶贫。要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加快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要继续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为依托,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新优势,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要抓好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实施的机遇,深化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

  把敦煌打造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德国DCM记者提问:请介绍一下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情况及最近热播的纪录片《河西走廊》?

  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说,敦煌是世界历史文化遗存。我们按照“保护第一、有限容量、内容为王、田园城市”原则,正在把敦煌打造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目前,已完成了顶层设计,各项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同时,我们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加快敦煌文化建设,取得了显出成绩,去年敦煌市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了8%,已拥有了四个世界文化遗产点,产业投资规模超过了200亿元,打造出了敦煌画派、朝圣敦煌美术展、朝圣敦煌书法展等一批文化艺术品牌,正在积极争取把敦煌作为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永久性会址。

  连辑说,正在央视热播的纪录片《河西走廊》,以“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为主题,讲述了从汉代到至今河西走廊的历史变迁,及其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对于与德国的合作,我们充满期待,德国有个柏林电影节,甘肃有个国际电影短片展,希望加强相关领域的合作。

  建设“6551”文化产业体系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记者提问:甘肃如何充分利用好境内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副省长夏红民说,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我们提出建设“6551”文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复合型、非公有制、外向型、高科技型等类型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出版发行和印刷、广电影视和网络传输、演艺娱乐、文化旅游、民间民俗工艺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创意、节庆会展、数字内容、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等新兴产业,将出版发行和印刷作为首位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编辑:新闻网西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