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西部资讯 > 甘肃资讯 > 正文

【丝路行看甘肃】张掖制种喜与忧

www.xibuxinwen.com.cn(2014-07-22)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张掖市临泽县下营村村民葛春正在玉米地里“抽天花”。经济日报记者 徐 涵摄
张掖市临泽县下营村村民葛春正在玉米地里“抽天花”。经济日报记者 徐 涵摄

  西部新闻网讯 (记者 吕虹萱)汽车穿过荒凉的戈壁滩,一片绿色映入眼帘,张掖到了。如今,张掖的制种业全国闻名,大田玉米年用种量的40%来自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市级玉米制种基地。可以说,中国有玉米的地方就有张掖的种子。

  车行至张掖,公路两边的玉米地与记者在别处看到的不同:每片田面积不大,植株比普通玉米略矮,种得也比普通玉米地紧密,这就是玉米制种田。在张掖,制种玉米面积最多的时候有100万亩,品种组合400多个,年产优质杂交玉米种子4.5亿公斤,可以满足全国2亿多亩大田玉米的生产用种。

  张掖曾经是全国的商品粮种植基地,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玉米制种在这里兴起。制种的难点在于隔离,要让不同种田之间至少有20米的隔离区域,这在其他地区很难做到,但在张掖,并不难。戈壁地域辽阔,村子间相隔几公里,一村一种,种子的质量因此可以保证。

  张掖的另一景象是,随处可见一座座现代化的玉米种子加工厂。每到收获季节,玉米穗子进入加工厂流水线,出来的便是一袋袋烘干的种子。在三北种子公司,经理刘晓冬带领《经济日报》记者参观了设备技术先进的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每年可以完成6500吨玉米种生产,而这只是这家公司规划四期项目的第一期。

  仓库里,一袋袋已经制好的种子静静地放着,刘晓冬说,今年销量不太好。有这种感受的不仅仅是三北公司,奥瑞金(002701,股吧)公司今年已经把制种面积从7万亩调减为4万亩。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造成这个曾经快速发展的产业开始出现瓶颈,这在张掖表现得更为突出。正因为如此,今年张掖的制种玉米面积已经减少了30多万亩。

  临泽县有国家级种子产业园,1998年开始,这里吸引了一些国际知名的大种子公司,现在已经有近70家种子公司与农民签订合同,靠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模式,张掖种子走向全国。然而,该县下营村农民葛春现在最担心的事是收获后拿不到钱。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种子地里“抽天花”。玉米雌雄同株,把玉米母本的雄花穗抽掉,让雄本为母本授粉,这样才能长成种子。这是个累活儿,因为授粉时间集中,必须3天内干完。葛春已经种玉米20多年,收入稳定,和他签约的公司每年都先期支付20%的款项,但今年没有付。往年一亩地收入可以达到2550元左右,而今年只有2300元。葛春知道,这是因为市场不好。

  当地政府考虑的则不仅仅是市场问题。种子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制种基地建设是保障良种供应的基础,临泽县委副书记张国军希望有关部门能高度重视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建设,给产粮基地的倾斜政策也能照顾到制种基地,以提升基地综合生产能力。单一的生产结构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面前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转型,是张掖种业面临的挑战,而这需要政府、企业、农民多方探索和努力。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正是张掖转变“一业独大”的新契机。今天的张掖正在积极发展养殖业、蔬菜花卉等制种产业。通过丝绸之路,西域传到中国十几个物种: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芝麻、黄瓜、石榴……种子的传播是丝路贸易的重要部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引领下,或许张掖种子及制种技术的西行也不再遥远。

编辑:新闻网西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