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西部资讯 > 甘肃资讯 > 正文

兰州新区招才引智 “引凤归兰”风生水起

www.xibuxinwen.com.cn(2012-11-29)来源:未知
复制链接关键词:
                                                                                    兰州新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 
 
 
引凤归兰风生水起
 
  “无论是科学技术进步,还是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这句话,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乃至国家发展层面,都是一条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真理。
 
  甘肃作为欠发达省份,对人才的渴求更加强烈。作为省会城市的兰州,早在6年前,就深刻地认识到,“区域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兰州新区成为人才特区
 
  11月6日,一个阳光格外明媚的冬日。一大早,在兰州新区工作的27岁的胡明随便洗了把脸,抓起安全帽,急匆匆从宿舍赶往新区最南边的一块荒地。那里,有他的第一个办公场所——新区经五路施工现场。
 
  在此之前,家在陕西商洛的胡明从未来过兰州,更不知道兰州新区在地图上的哪个位置。直到他以应届研究生的身份,被兰州新区以人才引进的方式,从长安大学直接公招到这个正在热火朝天建设的新城。
 
  “还记得4个月前刚来的时候,这里什么都没有,真有些担心。”胡明说,但是这里的岗位和他的专业契合度很高,而且这里有着很多其他毕业生找不到的机会,“比如说,我才工作了几个月,就能够成为经五路的业主代表,直接参与道路的设计和施工,这对于我这样刚走出校门的研究生来说,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成长机会。”
 
  胡明骄傲地历数着经五路的路基厚度、过路管网、路面里程,熟悉又亲切。“经五路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为能参与这条路的建设而感到骄傲。”胡明对未来有着无限憧憬,“等新区建好了,我也在这里安家,带着妻子和孩子,指点着晚霞映照的条条大道,给他们讲讲我的创业故事,那是多么美好的场景。”
 
  刚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的研究生袁娜,也是和胡明同一批招录的新区工作人员。
 
  今年7月,兰州新区在各大高校举行招聘会,袁娜看好这片创业的土地,男朋友也很赞成她的想法,不仅支持袁娜的选择,还爽快地辞去自己新疆电力设计院的工作,一起来到兰州创业。
 
  说到今后的打算,袁娜说,“我是学生态环境的,在新区,我大有作为。”她计划等新区初具规模后,就和男友在新区安家。
 
  今年,兰州新区作为兰州市“人才特区”的试点区,大力进行人才招募和储备,全年共招聘中层管理人员16名、工作人员84名。这些被新区吸引来的“凤凰”不仅在这里筑巢,也给新区建设增添了巨大活力。
 
  今年刚刚40岁的马宁,曾经在东北东软集团工作10年,拥有中央财经大学投资专业博士学位的他,是新区专门挖来的“宝贝”。
 
  在来到新区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马宁带领他的团队,为新区投资开源节流,提供理论支持和基础判断,为新区的建设融了不少资、也节省了不少建设费用,使新区的城投工作少走了弯路,创造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
 
  说起在新区的日日夜夜,马宁深有感触:“很累、很辛苦,但是很充实。”他说,新区的领导很重视引进的人才,不仅关心他的工作环境,也关心他的生活,经常将北京出差的机会让给他,好让他在工作的同时,也能回家看看。
 
  “我总给妻儿说,我是兰州新区的第一批建设者,在其他地方我可能只做一些锦上添花的工作,在这里,我可以创造一片属于新区开拓者的历史。”马宁说这些话时,显得很满足。
 
  从招商引资到招才引智
 
  其实,不只是在新区,在兰州其他的开发区,渴望人才、关爱人才、珍惜人才、帮助人才的氛围正在变得越来越浓郁。
 
  运行多年,已经踏上正轨的兰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对人才的引进方面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办法。刚落户在开发区的甘肃万洲健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很具有说服力的事例。
 
  2011年3月,9名华裔博士及博士后,看中了兰州独有的生物技术资源和科研环境,在政府和开发区的帮助下,在兰州市安宁区科技孵化大厦建立了万洲健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此前,为了引进这批在世界上著名的人才在兰州创业,兰州市政府和开发区的负责人,主动予以罗顺博士为主要负责人的科学家团队积极联系,不仅帮助他们落实帮扶政策、给予资金支持、办理相关的通关手续、辅助进行项目的国家评定,还对这些科学家的个人待遇评定进行积极协调。
 
  待手续完备后,又专门腾出实验用房和生产用地,给予房租补贴,使得这项填补国内空白,拥有九项美国专利及成果科研的项目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期建设,并已开始小批量生产。为此,当地政府和开发区先后提供了395万元的资金支持。
 
  按照这家高科技公司的规划,他们将在我省建设一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生物产业发展基地,该基地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生物技术研发基地和生物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据评估,该项目完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年利税1.6亿元的规模。10年内将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集生物医药原料、生物新药、疫苗研发与生产为一体的、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生物医药基地。不仅能大大凸显我省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特色,也会使我国的生物医药技术具有国际竞争优势。
 
  说起兰州市政府和开发区引入人才的实效,该公司“二把手”赵晓剑博士连说三个“没想到”:“没想到政府的扶持力度这么大,没想到开发区管委会的服务这么到位,更没想到这里的科研环境和投资环境这么好。”
 
  对此,开发区管委会组织人事局的马永福局长坦言,“这是我们从‘招商引资’向‘招才引智’发展必须完成的工作。”
 
  马永福所说的“招才引智”,是指人才引进方式上的根本变化,他解释说:“以前我们只想把好的项目引进来,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的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好的项目必定集中在优秀的人才手中,我们把人才引进来,不愁资金不跟进来。”
 
  事实证明,这种柔性引进人才、引入资金的办法很好,不仅增强了开发区项目的优质高效,也为开发区引进了一大批高尖端的人才。开发区还由此建立了专家智库,设立专家联席会议,将这些带着项目的人才纳入其中,最终达到为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所用的目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开发区管委会专门出台了《兰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全程高效项目人才服务流程图》,并通过ISO9000的认证,使每项流程实现零距离贴心式的“保姆服务”,将引进人才的工作具体到每一个人、每一个时间段。
 
8县区共同推进人才工程
 
  在兰州,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人才的事并不是个例。现在,随着国家、全省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兰州市的8个县区都在极力储备人才。
 
  用兰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自武的话说,“人才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紧紧牵动着各级政府的神经,对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近几年来,‘一把手’把人才当做‘第一资源’来抓;还专门制定出台了2010年至2020年的《兰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十大人才工程’,给予政策、资金上的倾斜和扶持;同时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在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和重点学科,大力培养、引进和开发一批创新创业型、急需紧缺型、应用开发型人才。3年来,仅在依托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人才方面一项,就使创新团队转化科技成果200余项,申请专利3709件,形成专利授权1799件,实现技术产权交易32亿元,受科技经费资助的科研机构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0项、省级科技奖124项、市级科技进步奖80项。”李自武说,这些成果都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
 
  据了解,从2005年开始,兰州市就设立了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各县区列支的专项资金共480万元,用于人才工作的经费达到1200万元;市级层面上半年用于人才工作方面的经费投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
 
  正是有了这样的决心和投入,兰州市的人才引进工作风生水起,按李自武的话来说,“人才归巢”“引凤归兰”的现象已经产生。

编辑:阿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