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讯(记者郭颖)6年,28名志愿者,25万个小时服务时间,为当地争取价值近100万元物资……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麻江服务队的学子们,竭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着麻江乡村教育的现状。
他们推迟研究生入学一年,克服各种困难,坚守在远离繁华都市的乡村,犹如接力竞赛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和关爱山区里的贫困学子。正如第六届服务队队长汪睦节所说:“我们只希望用点滴关爱帮助山区优秀的贫困学子,让他们能安心学习,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一种信念,不被贫困打倒,用知识改变命运。”
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麻江服务队在走访途中
2010年,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们来到麻江县开始支教。教育教学工作是支教服务工作中的首要任务,一届又一届,志愿者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上课,细心辅导学生,认真批改作业,发掘学生们的闪光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当地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支教团志愿者们还根据自己的专业所长,在学校开设了普通话培训、心理辅导、英语角等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为了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们还在杏山中学开设了“七彩小屋”,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亲情聊天、开办七彩课堂、下棋、课外书籍阅读、音乐器材练习等服务。自开设以来,“七彩小屋”共接待学生万余人次,现已成为共青团麻江县委下设的留守儿童自立自强中心兴趣爱好室。
“一开始我把支教这件事看得很简单很轻松,也觉得自己能够帮助许许多多的人,但经过这些点滴,我发现要做好一件事,非常不容易。”汪睦节告诉记者,通过这些志愿工作,也让她明白只有自己更加优秀,才有更大的能力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
在服务教学的同时,支教团志愿者还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动社会力量,开展“一对一”微爱助学活动,搭建公益组织平台,为农民工子女募集爱心物资,目前“微爱助学”项目已覆盖5所个学校,有百余名学生得到长期资助。
杏山中学初三学生小王家境贫困,父亲在一次事故中丧失劳动力,母亲改嫁,家里除了爷爷奶奶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弟弟。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她曾产生了辍学的念头。了解到小王的情况后,志愿者在“一对一”微爱助学平台发布了她的信息,很快就有好心人表示愿意长期资助小王。如今,小王每月可收到300元生活资助,学习也变得认真投入。
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力量,为生活在偏远山区的贫困儿童打开了生活的大门,让他们看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为他们的未来点亮了曙光。
通过暑期家访,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发现一些边远山区的老年人,一辈子都没拍过一张照片,而很多孩子更是从来都没有拍过照片。为了让老人和孩子不留遗憾,从2011年开始,志愿者们联合贵州师范大学《师大青年》杂志社,开展了一项名为“快门三秒”的公益活动:为大山深处的老人、儿童、返乡农民工免费拍照,为他们留下精彩人生瞬间。
几年来,来自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几乎走遍了学校周边的村寨,先后为2500余名老人和孩子免费拍摄照片,“快门三秒”公益活动也获得了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