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西部资讯 > 贵州资讯 > 正文

贵州探索山地生态经济 趟出“两条底线”双赢路

www.xibuxinwen.com(2014-10-28)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讯 “茶山村通过成立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奶山羊、生猪养殖基地,以‘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致富。近3年来,全村284户村民仅领到的工资加起来就已超过500万元人民币。”贵阳市修文县久长镇茶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宁维华向记者介绍。

“荒坡改造成果林,村里安装上太阳能照明路灯,房前屋后绿树成荫。人富裕了,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宁维华说,茶山村通过走生态循环经济之路,调整村产业结构,搞活了村经济,富裕了村民,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2010年以前,茶山村荒坡化比较严重,山坡上长满荒草,冬春两季,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遇到雨季,水土流失也较大。当时,村民大多以传统的水稻、玉米种植为主,经济来源单一。近年,随着贵州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深入与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几年来,茶山村已调整为以现代化生态奶山羊、肉猪养殖为主导产业,以200亩观赏花、300亩猕猴桃种植为配套的山地生态畜牧养殖种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茶山村只是贵州农村践行生态经济发展理念走上生态致富道路的众多代表之一。近年来,贵州各地依托得天独厚的山地特色资源优势,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纷纷探索出适合地区发展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生态经济循环发展路子”。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贵州用20多年的时间,成功建立了毕节试验区,又创立了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遏制石漠化的实践中出现的“顶坛模式”,解决了石漠化的治理问题,农民在石头缝里种了金银花、花椒等高收益经济植物—不但保护了生态,还实现了生态文明最有效的价值转换。过去,山地是制约贵州发展的现实环境,如今,山地正在成为贵州发展的生态优势。

2014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贵州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也就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贵州的省情显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依然是怎样逐步有效解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问题。业内专家介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容易造成自然资源的粗放开发,造成对环境、对人、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损害。粗放式的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发展战略,实现了GDP的短时快速增长,而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大约相当于GDP的5%—13%,即每创造1万元GDP,有500—1300元的生态环境损失。

“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可以避免走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贵州省政府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王礼全认为,生态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把资源、环境和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考虑,使资源要素、环境要素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先进技术的作用下实现优化配置,产生高附加值,获得高回报率,保持并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3年5月,贵州结合全省各地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筛选出113个创建点建设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力争到2017年,使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实现规划设计科学、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含量较高、经营机制完善、产品商品率高、综合效益显著,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发动机”。

10月20日至21日,在贵州省推进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工作现场会上,贵州省政府省长陈敏尔批示指出: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要求,促进生态建设,实现农业转型、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贵州产业发展既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走‘守着青山绿水饿肚子’的穷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好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新路,突出抓好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构建。”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认为。

编辑:西部新闻网实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