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互联网+医学人文教育”思政研讨会召开
会上,《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明旭致辞。王教授指出本次研讨会的直接目的是项目结题,但是更深一步的目的是:为下一场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研讨会做铺垫与筹备;邀请各行专家集思广益,推动全国医学伦理学教程改革与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使医学伦理学和思政课紧密联系,形成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联盟,最终促进合作,推动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博士范亚慧从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完成情况、应用以及推广、研究进展、计划和展望、组织分工、存在问题等方面对课题《互联网+”医学人文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探索》进行汇报。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东院区执行院长邹余粮肯定了医学思政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指出医学伦理与人际理论同等重要。同时,他提出“医德”“医风”与“疗效”应该同步,医方应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体系,将医学伦理与医学教养贯穿其中,始终坚持让患者的利益最大化。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尹梅立足项目本身,肯定项目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建议结项报告的完成需要划清阶段、突出重点、明晰层次等,以期在凝练项目精华的同时提高项目总结报告的表现力。山东大学曹永福教授在肯定项目现实意义的同时,建议可以由小入大,于细微之处创造深层价值。遵义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龙艺对于项目中医学案例库的建立表示肯定,同时建议进一步挖掘实践部分的特色。陕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隽建议在课程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响应国家的政策;同时需要在大量工作中找出主要矛盾,在大而全中力求精炼。
西安市康复协会副秘书长、志愿者总队队长、全国抗癌明星马复荣从患者角度指出医学有尽头,医生也有无奈,表达对医生的尊重与理解。她坚信,爱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理解和爱是人类相处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落脚点。肿瘤康复志愿者袁淑华以自身就医经历引入,提出身为患者如何感受到被尊重;也指出,自己同为医务工作者,有着医患的双重身份,更能感受到医患之间的沟通,医患关系的和谐对于医疗事务的重要性。
陕西省法学会卫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乳腺外科医师尚进认为对于医学生的教育要本着患者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未来医生更浓厚的医学情怀。陕西省法学会卫生法事常务理事、永嘉信律师事务所律师宋丽指出将思政圆桌论坛融入医学教育的形式新颖且成果丰硕,值得肯定与认可,作为社会工作者,更应该去思考医学伦理学的现实意义与自身行业价值。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杂志总编原宝华建议将圆桌论坛取得的视频成果以内容为依据进行分类并推广,收集更多的数据,形成应用链。《健康时报》王繁荣提出将医学人文与伦理落到实处的重要性,建议通过沉浸式体验使医患双方换位思考,从而实现医患相互理解,改善医患关系。
南方医科大学叙事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杨晓霖以自身工作为例,指出对肿瘤患者的人文关怀是十分有价值的,提出医学伦理与叙事医学结合是非常好的学科发展方向。陕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欧阳静作为中医药行业的从业者,希望实现中医与医学伦理学的结合,为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拓宽思路。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宋彬老师就项目本身作了系统介绍,并对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补充。她指出思政课程授课对象的层次性,以及授课老师的行业开阔性,尤其是学生视频反馈内容的多样性,都值得继续学习总结。
据悉,此次研讨会系“《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走基层”系列专题活动的第四场,旨在以项目为基,汇聚专家集体智慧,使思政课程与医学伦理学紧密联系,形成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联盟,从而为推动医学伦理学教程改革与医学伦理学发展贡献力量,从而深化课程改革,再创学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