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讯(记者刘波 通讯员刘迎辉 王东东):一堂看似规模宏大、精彩绝伦的教育课,没能打动广大战士的心,却引的哈欠连天、瞌睡不断。这是近来发生在武警陕西总队榆林支队的一件新鲜事。
今年以来,武警榆林支队为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创新地实施了“月讲一课”制度,每月由两名基层干部任选经常性教育内容,通过电视会议系统向全支队官兵进行授课。方案一出,受到了战士的热捧,普遍认为新颖的授课方式、不同的讲课技巧一定能带来全新的感觉。谁曾想,刚过两月,就状况连连,得不到大家的认可。
大课教育缘何不受欢迎?这也一度成了基层干部的思想“疙瘩”。经过细致调研发现,根本原因在于基层干部能力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普遍存在不想写、不善写、不会写的问题,虽然每次授课的讲稿都是精心准备,课件也算精美,但仍局限于“新瓶装旧酒”、陈词老调的模式,一旦脱离“面对面”的形式,就显得乏善可陈,打动不了人心。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党委“一班人”对提升教育质量的共同认识。武警榆林支队随即组织全体干部进行了“教育吸引力来自哪里”的专题讨论,并邀请高校老师现地讲授授课技巧,引导大家进一步查找差距、明确方向。政治处还专门修订下发了《干部理论学习计划》,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练什么”的原则,增订了5种书籍作为干部的理论学习读本,并要求每名干部每月必须至少写2篇理论学习体会文章。在此基础上,他们还专门成立了“政工研究组”,根据战士反馈的意见建议,对每月的课件进行认真研究把关审定,进而有效提升了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
经过一系列具体举措,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当再次谈到政治教育,武警榆林支队警勤中队战士宋建鹏高兴地给笔者说:“不一样的方式,不一样的精彩,真是百花齐放,收获颇多,我的‘瞌睡虫’早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