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资讯 > 正文

广东英德“桥头维稳模式”:投入感情维稳 促进社会和谐

www.xibuxinwen.com.cn(2014-08-28)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讯 提起维稳工作,很多基层领导都会感到棘手,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是每个基层组织的愿望。而在广东英德市桥头镇,今年头8个月,实现了“零上访”。这个被上级部门誉为“桥头维稳模式”的地方,几年以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畅通民声渠道,坚持以人为本搞服务,把群众满意作为唯一标准,对本镇出现的不和谐现象,人性化处理,全力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有效维护了本地的和谐稳定。委书记钟朝灶也因此广东省评为“百佳案例调解人”。
 

钟朝灶书记(右)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记者采访

     英德市桥头镇地处山区,社会形势复杂。钟朝灶书记谈到工作心得时,认为要做好信访工作,夯实基层基础是根本。要继续用好“两代表一委员”、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社会知名人士等社会第三方力量,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矛盾化解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同时投入真挚的感情,让群众满意。

为农民工争取合理赔偿

  2013年7月12日,英德市实益长丰纺织有限公司职工李某上班时被叉车撞伤不治身亡。

  接到报告后,英德市桥头镇委书记钟朝灶率镇有关领导干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调处理后事。由于家属心情处于悲痛中,对厂方安抚家属工作极为不满,于是,采取一系列过激行为:一是聚集其家属、族人、亲友团100多人,几次围堵厂门车间;二是在“严禁烟火”的厂区内燃放鞭炮,要挟厂方接受其提出的条件;三是扬言要放火烧毁厂房。经做疏导工作后,事态暂时得到了平息,把他们劝解回家,但此案的调处工作仍处于僵持状态。

随后,钟朝灶再率分管领导、信访办主任、劳动保障所所长一行来到仙蕉坑李屋朱某(死者李某之妻)家中,送上慰问品,对其家庭的不幸表示慰问。见到李某遗像,还作了三鞠躬。

看到李某家徒四壁,钟书记十分感慨,他从身上掏出所有的现金递给李某家属,安慰她们要节哀,好好处理后事。李某家属也被钟书记的诚恳态度感动了。通过钟书记耐心思想疏导,李某家属们的情绪终于平静下来,表示同意接受镇里的调解,对赔偿金的问题也有所松口。

7月22日,桥头镇维稳中心抓住时机组织死者家属与当事公司的代表就李某死亡赔偿金等问题进行协商。由于二次下访疏导家属的情绪,双方均能够心平气和的接受调解,有关善后处理及赔偿金问题达成了共识,同意按照国家有关赔偿标准进行赔付,并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协议签订后,厂方履约付清了赔偿款项,家属也按协议料理死者后事。

回顾起这宗维稳事件,钟书记说,领导干部在做维稳工作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投入真情,从当事者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感受,合理合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样,才不会激化矛盾。

化解百年宗族世仇

2011年6月11日,英德市桥头镇红桥村赵屋东门组村民到维稳中心及林业站反映,要求处理五石村熊屋组村民砍掉其在中心塘已承包给老板种植的20亩林木。

  经调查,熊屋组砍掉赵屋村发包给外地老板种植的林木,是源于两村之间延续了上百年的中心塘土地争议问题。熊、赵两姓的中心塘土地纷争,始上世纪初解放前至今,先后发生过几次较大规模的宗族械斗流血事件,两姓群众拿着火铳、刀、棍棒、锄头在争议地摆开阵势对打,各有伤亡,从此积怨。双方村民曾发誓:誓不让步、誓不来往、誓不通婚。

  此次熊屋村民出动20多人到赵屋村争议地砍掉竹木一批,再度引发矛盾冲突。因熊屋和赵屋恩怨由来已久,抵触情绪极深,一时无法调解。赵屋村民群情激愤,扬言要以牙还牙进行报复,极有可能引发再一次的两姓械斗。

钟书记带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经过深入调研后,觉得只有解决土地纠纷的根源问题,熊、赵两姓的宗族世仇延续下去通过处理砍掉树木一事了结两姓的土地纠纷,化解长期的宗族世仇。钟书记亲自召集调处小组人员开会,提出要深入细致做通当事双方代表思想工作

 

在钟书记的带领下,桥头镇领导班子分别带领调处小组人员一连五天奔走于熊、赵“冤家”两村。找两姓有话语权的村干部和代表谈话,找两姓外出工作人员沟通。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两姓代表同意对话协商解决纷争,最终握手言和,签订了《调解协议书》,并在争议地设立永久性标志。延续了上百年的因土地纷争引发的宗族积怨终于得以化解。该案当年被省评为百佳案例,镇委书记钟朝灶也被广东省评为“百佳案例调解人”。

  八年纠纷迎而刃解

  该英德市桥头镇竹子坑村水背岭的铅锌矿,发包开采后,从2005年起,矿山几易其主,探矿过程中由于大量抽排地下水,引发部分村民房屋开裂倾斜、农田下陷等地质灾害,对此,村民怨声载道,矛盾日益加深,村民与矿主曾发生几次冲突。竹子坑村的村民从2005年至2008年曾多次到市、省、进京上访,但由于矿方持有省有关部门发的探矿证,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该矿山不是镇招商引资项目,当地政府监管不了矿山探矿作业,该村村民连续8年上访的问题,成了几任镇领导的“烫手山芋”。

  2012年11月19日,冲突再次发生,竹子坑村一群村民冲到矿山对矿山板房进行大面积的砸烧,并损毁设备一批。事发后,公安机关对砸烧矿山的首要分子依法刑事拘留。竹子坑村民对矿山赔偿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村民还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极为不满,便到交通要道省道S347线设路障抗议,公安机关又刑拘了7人,更加引起竹子坑村民的不满。于是,被拘留人员的家属15人,便到省政府上访,要求矿方赔偿村民受损的经济责任及释放被刑拘的亲人。此信访案列为省重大信访积案,市检察院评定为风险重大等级案件,引起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由清远市委和英德市委主要领导包案,指定市国土局及桥头镇政府为责任单位进行调处工作。

  作为镇党委书记,钟朝灶深知责任重大,他一方面要协调解决村民合理诉求,另一方面要维护矿山利益,首当其冲要先稳控村民情绪,他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不分昼夜深入到竹子坑村被刑拘村民的家中,对上访人及重点人物进行探访,做好思想安抚工作,稳定村民情绪。

  为切实做好案件化解工作,既要使矿方对村民的诉求得到合理解决,又要维护矿山企业的利益,镇里引导竹子坑村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纷争,通过法制宣传,使村民逐步认识到对矿山采取砸烧的过激维权行为是违法的。镇委书记钟朝灶引导村民联系上广东省正大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代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协调解决了首期律师费。

  在引导竹子坑村民循法律途径维权的同时,镇里仍不放弃努力通过协商调解来化解矿方与村民矛盾。经镇反复与矿方代表交涉,又多次与竹子坑村民代表协调征求意见,就有关矿山探矿造成地质灾害及村民过激行为给矿方造成的财产损失,提出了解决方案,寻找一个能使当事双方易而接受的平衡点,经过8个月艰苦协调,2013年7月23日签订了《调解协议书》。为此,这一宗被省列为重大信访积案难案,历经8个月的艰苦调解终于得以圆满化解。

  桥头镇党委书记钟朝灶表示:民事纠纷事关一方稳定和谐和发展,在调处民事纠纷中,当地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亲力亲为,要把人民调解看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同时,在调处民事纠纷中,要向群众进行政策、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只有使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才能解开心结。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要有迎难而上的工作作风,以负责的公正态度为群众排解纠纷,并问题的突发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注重工作方式方法,对症下药,这是成功化解纠纷的关键

编辑:西部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