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12月20日电(记者文峰 中新网 记者 李金磊) 新一届政府在开局之年着力简政放权,先后取消和下放了数百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把“该放的权坚决放开放到位”。专家指出,一系列简政放权的措施释放了改革红利,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甩开膀子”简政放权 该放的权坚决放开放到位
|
新一届政府成立之初,国务院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1700余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履新之际庄重向社会承诺“本届政府至少要取消和下放其中的1/3以上”。
“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新一届政府“甩开膀子”加速兑现简政放权承诺,把“该放的权坚决放开放到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日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目前已取消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
中央层面在简政放权上疾步快跑,地方政府也动作频频,其中,北京今年共取消和下放359项审批事项;内蒙古取消和调整了103项;重庆市共取消95项,下放310项,仅取消的5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每年可为当地企业和社会减负超过1亿元;今年成立的上海自贸区探索推出仅限定企业“不能做什么”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新一届政府在转变政府职能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啃下了不少‘硬骨头’,可以说这一年的工作非常漂亮,简政放权的魄力、决心、力度和实际成效都非常大。”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孙晓莉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保证“含金量” 防止边减边增、明减暗增等现象
“中央和地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数量很可观,从质量上来看,‘含金量’也相当高。”孙晓莉强调。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指出,凡是停止政府的微观经济干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释放了企业活力与创造力,激发了社会组织活力,提高了政府治理能力,使行政审批权配置更加科学的都属于“含金量高”的项目。
具体来看,在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中,企业投资开发新油田、新气田项目核准、企业投资扩建民用机场项目核准、企业投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煤炭经营企业审批等均被认为“含金量”较高。
而在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中,被指“含金量”较高的包括企业投资在非主要河流上建设的水电站项目核准、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审批、城镇土地税困难减免审批、会计事务所设立审批、执业兽医资格认定等。
专家指出,虽然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但一些地方和部门仍存在着边减边增、明减暗增的现象。对此,孙晓莉建议,要摸清行政审批事项的底数,然后通过网站公开。这样不仅确保公众知情权,也强化了其监督权,对促进行政审批的透明化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简政放权激发经济活力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孙晓莉表示,政府简政放权,还权于市场和社会,不仅有利于减轻企业生产经营的负担,激发经济和社会主体的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等传统要素正在减弱。因此,必须通过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促进经济增长,而简政放权则成为释放改革红利的关键。
“今年以来,政府放宽了民间资本进入诸多领域的限制。随着市场进入门槛的降低,民间资本的创造力得以驱动和释放,从而有助于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孙晓莉指出。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各类企业登记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民营个体企业增长37%,带动了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长,社会投资和创业热情迸发,经济出现稳中向好,简政放权的成效不断显现。
“实践呼唤改革。要梳理公共权力的清单,既要保证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的数量,又要进一步提高其含金量。”孙晓莉表示,相信随着新一届政府任期的推进,简政放权会抓得越来越实,改革红利也将不断释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