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讯(刘卫国)蜀道,古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穿越秦巴山脉,道路崎岖难行,诗仙李白在诗作中发出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1958年,铁路工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修建宝(鸡)成(都)铁路时,著名作家杜鹏程到当时施工的陕西省凤县灵官峡工地采访,写下了《夜走灵关峡》这篇反映铁路工人顶风冒雪施工的散文,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使人们除对铁路建设工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充满了深切的敬意之外,也对“蜀道之难”充满了神秘感。2017年12月6日,西安至成都高铁开通运营。这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铁。
为了“高速蜀道”的绝对安全,众多铁警整日忙碌。 2024年春运即将拉开帷幕,笔者随西安铁路公安处鄠邑车站派出所所长王硕到秦岭北麓的西成高铁涝峪口警务区进行了采访。
巍巍大秦岭,中华父亲山。有山就有谷,山谷相聚称为峪,秦岭北麓号称72峪,这个数字并非具体峪道规模,而是代表峪道众多,涝峪口警务区就在72峪之一的涝峪口。
涝峪口警务区距离西安市区不足百公里,开车却需要2个多小时,下了高速路口,向涝峪口方向就没了路,且到处结满了冰,处处都是险情,汽车越发难行。
冬季雪后的秦岭,虽然太阳劲挺高悬,也阻挡不住寒风的侵袭。终于我们到达了涝峪口,涝峪口的冬天,万木萧瑟,空气凝重,仿佛告知我们整座秦岭山处在冬眠之中。进了警务区,我们一行依然冻得打哆嗦,警务区民警朱军忙着为我们倒杯热水捧在手中取暖。
涝峪口警务区墙上悬挂着辖区示意图:辖区地形环境复杂,有大、中桥5座,大小隧道4个,周边几乎都是原始山林。朱军说,这里一年四季雨水量较大,人烟稀少。
涝峪警务区是鄠邑车站派出所护卫秦岭西成高铁的第一条防线,坡度25‰是“中国高铁第一坡”。加之警区距最近村庄15公里左右,都是山区,交通及不发达。采访半天,记者直觉警务区除了缺水、缺菜、缺路、多险之外,记者还发现手机铃声一直没响,倒也觉得清净。朱军说,你出门看看有没有未接电话,这里信号没有全覆盖,警区门口有时还有信号,手机经常无网络,电视也无信号,平常业余生活只能看书写字。朱军憨厚地笑了笑。
我们走出警务区大门,拿起手机朝山口“晃晃”,还真的滴滴响了好几声,细细看,除了未接电话还有两条短信。
电信网没有覆盖且不说,朱军吃水也困难,警务区无自来水,靠的的是山泉,冬季山泉冰冻,朱军便弄些冰块回来,放在室内的缸里化开。
涝峪警务区地处秦岭深处,冬季野猪,猪獾,野羊等时常出没,夜晚鸣叫不停。野生动物时常出没,威胁居高不下,并且菜地无法开垦导致蔬菜自给困难。朱军还说,夏季蚊虫扑面,不敢开灯。
朱军说他感谢公安处、派出所和上级党委对他的关心,自从警务区设立至今,为解决缺水、缺菜、缺路、多险的问题,公安处、派出所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一方面探查山区水源,通过管道引流的方式将山泉水引入警务区,虽然水压不足但基本解决了用水问题,另一方面积极与附近纸坊村、永联村等6个村委会联系,每月采购,解决了吃菜难的问题。记者在警务区的厨房看到,厨房菜架上整整齐齐码了好多蔬菜。朱军说,冬季,这里用不着冰箱,山里冷。
采访中,派出所教导员兰盾正好从西安驱车给警务区送来米面油,他介绍说,朱军从西成高铁建设至今一直在这里工作生活。特别是在西成高铁建设初期,初来咋到的他在排查施工治安隐患时,由于山区道路崎岖不平,摩托车根本不能进山骑行,许多地方都是靠徒步行走,在零星分布的村庄里有时根本听不懂当地老乡的方言,朱军便联系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签订了爱路护路责任状,几个月下来,磨破了好几双旅游鞋。就在这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朱军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秦岭山区线路安全宣传独特模式,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16.5公里的施工区段没有发生一起案事件事件,警务区的工作也因此受到当地综治部门的肯定。
采访结束,朱军将我们送出警务区,脸上一直挂着微笑:今年春节又回不了家了,这些年,春节我都是在这里度过,这里不能没有值守,等春运过了,天气暖和了,派出所会有领导来顶我的班,我休假,带着妻儿出去转转,弥补对她们一年一度的亏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