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艰苦,他在磨砺中学会适应
2013年9月,怀揣着儿时的梦想和拳拳赤子之心,高中毕业的王玉坤为了军旅梦想来到部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王玉坤成为同年兵里的“名人”——在从地方青年向革命军人转变的道路上,他学动作最快,加体能最勤,是新兵连公认的“小老虎”,大家都说他一定是每个中队争着抢着都要的兵。
下队前,班长告诉他,那里群山环绕,环境艰苦,是很多战士不愿意去的中队。听到这话,王玉坤不乐意了:“当兵不吃苦,不算合格兵!”于是,在新训结束前的那个晚上,他写下申请书,请求分配到这个单位,在那里生活、战斗、磨练和锤打自己。
出门就登山,抬头一线天,低头两条线,四周无人烟。这就是他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面对这荒芜的大山和稀疏的人烟,他一时难以接受,也会给班长发牢骚:“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和平年代还有这样的单位,连打个电话都要跑到附近的村子,我怎么会到这么苦的地方来!”面对单调乏味的生活,他变得困惑,变得迷茫,甚至一度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振作精神对他来说甚至变成了一种奢侈。面对日渐消沉的他,班长带他来到了中队最高的山顶,面对着巍巍群山,他惊呼:“原来这里的景色这么美!”班长告诉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山下,人看到的只有大山,它就像一座铜墙铁壁一样困住了人的梦想和激情。可翻过这大山才会发现,美景其实就在眼前,困住人的不是这绵延群山,是人自己在心里筑起的高墙。人生何不如此,方向正确,路再远又何妨?
一番话语如醍醐灌顶,恍惚间王玉坤又想起了自己的初心,又想起了自己当初的坚决和勇气。他突然明白,茫茫苍山就如试金石一样,自己是金子还是石头,翻过这座山才能知道。
岗位光荣,他在感恩中学会奉献
四班位于中队后侧山顶,是中队最艰苦的班点,不管是海拔高度还是生活条件,对战士的生活都是一种考验,因而战士们也把四班称为“珠峰山寺庙”。要从中队到四班,要经历三重磨砺。这第一重磨砺,就是有着437级的盘山阶梯,每天上山最少需要十分钟跋涉,即便在冬天最冷的时候,一趟下来往往也是大汗淋漓,战士们亲切地把这437级阶梯称为“励志路”。第二重磨砺,就是班点的温度。由于中队本身地处深山,加之四班海拔高度最高,冬天往往要比中队冷一大截,晚上睡觉被冻醒更是家常便饭。第三重磨砺,就是班点的居住条件。由于条件实在有限,整个班点只有一条自来水管,班点饮水必须从中队一桶一桶扛上去,甚至连上厕所都要提前在中队队部解决。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王玉坤一呆就是三年。
由于班点环境简陋,一下雨就到处是泥水,为了改善战士居住环境,他带领全班战士顶烈日,战酷暑,硬是肩挑手扛地把30袋水泥、60袋沙子和近500块砖头扛上班点,和战士们一起改造营房。为了让战士们多休息,他连续半个月每天凌晨四点半点起床劳动,用最简单的工具解决了班点漏水、积水的问题。为了解决励志路栏杆年久失修和战士们如厕问题,他利用休息时间同副班长一起进行维修改造,整整200米长的钢管和300斤的建材都是他一根一根、一块一块从这437级阶梯扛上山,在凛冬时节奋战了整整二十八天。从这以后,战士们上山的安全终于有了保证,如厕问题也得到圆满解决。然而高强度的劳动和极低的气温也严重摧残了他年轻的身体,双手冻成了青紫色,还落下了腰肌劳损的伤病。从那以后,他的双手一到冬天就会起冻疮,高强度训练后腰部总是疼痛难忍。中队干部心疼他,高强度的训练不让他参加,他却一次次摆着满是冻疮的手说道:“忍得住痛,吃得了苦,这才是军人本色哩!”
由于中队地处深山,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加之通信不便,战士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成了摆在他眼前的重要问题。为了让战士们能够在温馨的环境下读书,他在国庆节假期期间整整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在班点改造出一个学习室,并利用节假日外出时间用自己的津贴为战士们购买了《解放战争》、《长征》、《红色家书的故事》等书籍,让战士们在学习我党我军光辉历程中感受作为一名军人的荣耀,他常说:“作为一名党员,组织把这几名战士交到我手里是对我的信任,教育好他们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人生漫长,他在抉择中学会坚守
转眼间,五年军旅时光匆匆而过,走与留的抉择再一次摆在他的面前。这一次,人生的抉择比上次更显得坚定和沉重,他面临的不只是自己的军旅梦,还有来自家庭的巨大压力:父亲工作时摔成重伤,失去了劳动能力;母亲长期操劳,身体大不如前;相恋五年的女朋友等待他回去成家。在这样沉重的压力下,自己的梦想显得那么苍白。是的,他喜欢军装,喜欢部队,喜欢和战友在一起摸爬滚打的日子。可残酷的现实压得他喘不过气,他叹着气安慰自己:“实在不行就退伍吧,梦想跟现实比太微不足道了。”中队干部得知这一情况后,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是带着他重新走了一遍那437级阶梯的励志路。
在王玉坤先进事迹的感染下,437级阶梯已然成为执勤十中队队魂的象征,每一批来到中队的新战士都要集体走一遍这条励志路,他们总是眨着眼睛问他:“班长,这437级阶梯上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