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这第一碗酒,朕要敬给太皇太后孝庄,敬给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朕八岁丧父,九岁丧母,是孝庄太后带着朕,冲破千难险阻,才有今天的大清盛世!孝庄太后,朕想你啊。
还有这第二碗酒,朕要敬给列位臣工,敬给天下子民,敬给今天赴宴的老同年们!六十年来,是你们辅佐朕,保国平安,你们俯首农桑,致使大清的百业兴旺。君、臣、民,三者同德呀,啊!没有你们,记着便没有今日的大清。朕在这儿谢谢你们了。
这第三碗酒啊,朕要敬给朕的死敌们。鳌拜,吴三桂,嘿!郑经,噶尔丹,噢,还有那个朱三太子,啊?嘿,他们都是英雄豪杰呀,啊,他们造就了朕那!他们逼着朕立下了这丰功伟业。朕恨他们,也敬他们。哎,可惜呀,他们都死了,朕寂莫啊!……朕不祝他们死的安宁,祝他们,来生再世再与朕为敌吧!”
朕年近七十了,临朝听政有六十年了,养育子孙最多的,皇子皇孙,还有曾孙,一共是一百多位吧!从炎黄甲子年到今天有三百多位皇帝了吧,朕是年事最高,在位时间最长,养育子孙最多的,朕要感天动地呀!朕要敬颂苍穹啊!当然这和在座的列位臣工也是分不开的,大清是朕的,也是你们的呀!来啊,皇子皇孙们,替朕向各位老人们敬上一杯,记者每桌每一个都要敬到了!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行于乾隆时期,是清朝规模最大的宴会,目的是为了笼络群臣以及百姓。因参加宴会的都是天下长寿老人,因此得名。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逢60大寿,为了普天同庆,康熙不仅大赦天下,还在京城畅春园设宴招待百官以及来自天下各地为自己祝寿的长寿老人。清《啸亭续录·千叟宴》记载:“康熙癸巳,仁皇帝六旬,开千叟宴于乾清宫,预宴者凡一千九百余人,场面盛况。
康熙剧照
在宴会上,康熙敬下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第二杯,敬天下百姓;第三杯酒,敬敌人,敬那些想要他命的人,吴三桂、噶尔丹、鳌拜、郑经、朱三太子....。
康熙剧照
康熙8岁登基,清朝大厦根基不稳,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正是在太皇太后孝庄的扶持下,他的皇帝路才一路稳当。所以他也常说道:“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第一杯酒,自然敬她。
为何要敬敌人?
从某意义上来说,敌人对手是前进道路上的威胁,同时又是逼迫自己成功的动力,康熙显然非常清楚这一点。平三藩;收台湾;征蒙古;定西藏;抗沙俄;诸多敌人让他付出了惨痛代价,但在不断的磨难中,造就了他的成功。
康熙剧照
虽然在政治军事上康熙非常出色,但是在家庭关系上却并不美满,晚年九子夺嫡之争,让他身心憔悴,最终上位的雍正,还带有“篡改遗诏”色彩,不得不说,还是挺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