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和指示下,各地深入开展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遗资源,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化与活动融入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之中。
土门街道地处著名的陆上古“丝绸之路”起点,代表着中国古代最先进最优秀的传统文化曾经从这里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了贯彻习总书记“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的重要指示,赓续丝路文化传播的历史源脉,我们土门人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陕西省民间艺术促进会携手打造了土门街道非遗工作站,挂牌成立了陕西省第一家落户社区的非物质文化传习基地。
非遗工作站建设总面积约600平方米,设有大师工作室、教学区、非遗作品展示区、观影休闲区、图书阅览区五大功能区域。
目前有8位工艺美术大师(五位获得省级资格认证)入驻本站,还特邀了书法和绘画大师6名。工作站以教学和研学为主,面向群众开展核雕、陶雕、蛋雕、剪纸、泥塑、藤编、面花、书法绘画等非遗教学课程。目前已与辖区3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中签订了研学协议,开设了书法、剪纸、面花、核雕、蛋雕等课程,本月初以来共举办研学活动10次,群众性活动6次,参加人数近千余人,在群众和师生中反响强烈。未来陆续开设草编、木雕、刺绣、陶艺、马术、高尔夫等课程及活动。
学生们在参与体验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美,体验着非遗项目的乐趣,萌生了爱家乡、爱祖国、争做非遗传承人的美好情感。群众在剪纸与书法课中体会着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不仅掌握了非遗技艺,也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 我们一定要抓住非遗保护的时代机遇,不断拓宽非遗研学的受众面,让大师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让辖区更多的学生和群众亲历非遗文化,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升广大群众对非遗保护的关注、热爱和参与度,把非遗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张栢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