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讯(记者张丽)10月16日下午,全国首家以地方戏剧为研究、保护对象的省级民间社会团体——陕西省喜秦传统戏剧文化研究会在西安市莲湖路飞鹿商务酒店召开了第一次会员大会。
该研究会由省民政厅批准成立、上级主管部门为省文化厅,其业务范围为:传统戏剧挖掘、整理、研究、传承、创作、演出、交流活动。
当天到会的耄耋老艺术家就有十余位,其中有90岁的京剧名伶王君青、88岁的伴奏名家黄育英、86岁的京剧伉俪王筠蘅、王熙苹、84岁的秦腔王毓娴、张长兴,以及碗碗腔名家温喜爱等。近百名会员来自全省各地,秦腔、碗碗腔、迷胡、同州梆子、京剧、豫剧等剧种的演员和戏曲爱好者欢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盛会。
会议开始,由筹备组负责人王南晴向到场会员汇报了研究会筹备过程和发起人组成情况,随后审议通过了“研究会章程(草案)”、及“研究会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选举出黄育英、王筠蘅、王毓娴、冀福记、孙见喜、朱文杰、商子秦、陈长吟、陈嘉瑞、李宁、白山稳、秦岩、华一樵、顾必龙、王亚凤、王敏、刘艳等17人为研究会首届理事和温喜爱、王进法、陈爱美等3人为研究会首届监事。最终全票选举通过了由秦岩出任首任会长、白山稳、陈嘉瑞、华一樵为副会长、顾必龙为秘书长、陈爱美为监事长的管理机构。
众所周知,陕西汇聚着自周秦汉唐以来的人类艺术文化的精髓。中国的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大多是在此期间形成和创立的。作为陕西地方的戏剧,传承着千百年来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宝贵财富,承担和发挥着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责任和作用。但自20世纪80年代末,地方戏曲就受到了影视、流行音乐等现代强势文化的冲击,全省由原来的四、五十种地方戏曲,到目前仅剩下二十五、六种。除秦腔发展状况相对较好外,汉调桄桄、弦板腔、阿宫腔、跳戏等剧种濒临消亡。
由于历史原因和条件所限,许多记载陕西地方戏曲,尤其是濒危小剧种的文献和史料没能得以保存,加之戏曲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仅有单一的剧本或唱腔音乐,是不能让后人完全的把这些历史剧目呈现出来的,很多需要口传心授的表演、演奏技巧、乐谱、手稿、笔记、史料、影像等等如再不抢救,随着老一辈民间艺人和老艺术家的遗忘或相继离世,这些曾经荣耀陕西的珍贵资料将有可能永远地缺失。
该研究会的成立,无疑对抢救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会后,素有“秦腔红娘”的陈爱美女士表示,愿意继续做陕西地方所有戏剧的“红娘”,继续为陕西艺术文化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陕西好人”、西安志宽食品创始人聂志宽,专门派公司副总携带公司生产的“志宽长安饼”到现场”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恭祝各位老艺术家福寿绵长,并表示:逢年过节,一定会派专人将公司生产的最优质、最地道的“志宽糕点”免费送到各位的家里,以感谢他们为陕西的戏曲艺术所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