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西部资讯 > 内蒙资讯 > 正文

综述:李克强赴内蒙古赤峰 目光不离民生

www.xibuxinwen.com.cn(2014-05-26)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原标题:综述:李克强两月两赴内蒙古 目光不离民生

  

    西部新闻网讯 5月23日,李克强参观了赤峰博物馆。这里陈列着不同朝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物。总理对偶遇的参观者说,文化承载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力量,文明社会须有文化作为基石。我国文化是多民族共同交融创造的结果,要让传统的优秀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22日下午,李克强在赤峰主持召开部分企业与金融机构负责人座谈会,让“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面对面畅所欲言。李克强请参会者“直言不讳”、“只讲问题”,并不时提醒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解决,对接他们的要求与措施,让金融切实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  中新社赤峰5月23日电 记者从棚户区、污水处理厂,再到职业教育学院……两个月时间内,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两次赴内蒙古赤峰地区进行考察。

  令当地民众感触颇深的是,两次考察中李克强目光始终不离民生。这份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与其务实亲民的风格,给当地民众留下深刻印象。

  3月27日,李克强第一次来到内蒙古赤峰市,行程中一项重要议题是了解当地棚户区改造。

  赵玉荣是赤峰市红山区铁南街道办事处站西社区居委会主任,提起李克强走访棚户区的情形,她仍记忆犹新。

  赤峰市红山区铁南棚户区有1万6千多人,存在出行难、如厕难、吃水难、取暖难、排水难等诸多难题。当地居民对改造居住环境的愿望强烈。赵玉荣向记者回忆,当日李克强看到棚户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后表示,一定要想方设法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这句话令她和这里的居民心里感到“尤为温暖”。

  “听罢总理的一番话,在场的所有人都像吃了定心丸一般,对红山区铁南棚户区的改造前景充满了信心,盼着总理能再来。”赵玉荣此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令当地民众欣喜的是,5月22日,李克强在繁忙的工作之中,又一次到赤峰考察,而考察主题之一仍是“民生”。

  冯连国是赤峰市德润污水处理厂董事长,李克强此次考察时,他曾向总理介绍企业经营和有关设施的建设情况。

  在污水处理厂的施工工地,李克强说,“我们的城市亮丽光鲜,但地下基础设施仍是短板。‘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这是百年大计。”

  谈及总理这番话,冯连国说,“面子”与“里子”的说法“太好了”,一下子点到了问题的实质。

  “赤峰市是中国缺水城市之一,污水处理厂不仅承担着当地城市饮用水的安全,更承担着如何减少西辽河流域污染、水体环境安全的重任。”冯连国说。

  他认为,总理对关乎民生的“城市污水处理”定位非常准确,指出了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中“血管”的重要性。“我体会到总理对中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很了解,且能用短短的几句话给出症结所在,这让我们受益匪浅,也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城市的良心的重要性。”冯连国如是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也是李克强一直的牵挂。此次再赴赤峰考察,李克强还到该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考察调研职业教育情况。

  实际上,李克强对职业教育非常关注,今年2月2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将发展职业教育视为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一项战略举措,并指出要“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

  学院党委书记霍龙告诉记者,总理在和他短短交谈中,先后询问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学费怎么交等情况。在霍龙看来,李总理关注职业教育、关注学生就业,事实上是关注了“最大的民生”。令他感动的是,李克强总理与他不长的谈话中,“每一句话都关注着民生”。

  而令他印象最深的是,总理对现场学生说,技不压身,学好技术,就有了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本事,这是一辈子都打不破的铁饭碗,也可以回报社会、回馈家庭。

  霍龙认为,总理的话让他对中国的职业教育更有信心了。他觉得:“办好职业教育解决好学生的就业,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幸福的事情,我争取让更多的学子找到自己的铁饭碗。”

编辑:西部媒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