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8年将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全国人大代表、航天六院院长刘志让认为,作为军工大省,陕西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应该首先从构建平台上开始。
火箭发动机相关技术可用于垃圾处理
航天六院是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心,被誉为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和“中国航天动力之乡”。航天六院的研究成果与人民的群众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火箭发动机的技术怎么民用,又怎么能促进军民融合的发展?
“经过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与能量传导管控技术转化应用,航天六院研发出的城市生活垃圾热解处理技术,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开辟了新的更好路径。”刘志让说。
2017年12月,由航天六院承担的西安市军民融合重大项目——灞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签约及开工奠基,项目首期建设日处理350吨生活垃圾的生产线。
“目前,航天六院在烟气综合治理、工业固废和废气废液、氢能的产供控用等一体化应用方面,已经形成了多个示范工程,也正积极推进更多项目落地,我们希望与地方政府企业更深度的融合。”刘志让说。
陕西应构建军民融合发展平台
作为军工大省的陕西如何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刘志让认为,应该首先从构建军民融合平台做起。“把陕西优势的军工资源企业、优势的技术,梳理出来,把有需求的企业也吸纳进来,需求和供给就能很好的在平台上对接。”
“就比如我们的燃烧与能量传导管控技术,如果有这样一个平台,那么对接起来肯定就更方便。”刘志让说。
同时,刘志让还认为,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政策也很重要,“陕西作为军民融合的实验田,应该在灵活薪酬和激励政策上所有落实,鼓励科研人员进行技术转化。”
刘志让还提到,企业也要主动的去和周边至少是区域内的优势创新的平台对接,把高校里面一些新的技术、新的科研成果主动对接引进。
“我们现在的发动机,把大部分普通技术和零部件已经放开,让西安市和周边的一些企业,甚至一些小企业去承担。”刘志让说,军民融合不仅要让军用技术民用,也要让民营企业参与军工建设,不仅促进了军工企业开放,也促进了民营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