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消息:12月31日,是四川地震灾区遭受重创、烙下黑色记忆的2008年最后一天。入夜,清脆的铜锣声划破震后大山的空寂。“天干物燥,小心火种,防火防盗!”敲锣的守夜老人苍老而悠远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中,在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镇渔子溪村板房区上空久久萦绕。
这种古代常见的敲锣报平安的方式,重现在经历了惊世浩劫的地震灾区——人们用这种传统方式告别旧时的痛楚和往昔的噩梦,在悠悠平安锣声中,迎接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新年。
敲锣的老人马锡章今年68岁,曾在渔子溪村当了17年的村委会主任。这位由村民推荐、村委会任命的“守夜人”,从2008年12月8日开始,每天晚上义务为村里打更。
渔子溪村本来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寨,但由于地处汶川大地震震中的独特地理位置,而变得几乎家喻户晓。这个藏、羌、汉多民族杂居的村寨遭到地震毁灭性打击,所有房屋全部倒塌,尽管当时绝大多数村民在田间劳作侥幸躲过劫难,但700多名村民中仍然有45人遇难。
“敲锣主要是为了防火,我们住的板房、自建房都是木头搭建的,容易烧着。马上要过年了,敲个锣,提醒大家每天临睡前检查电器、火炉有没有管好,防止失火。”渔子溪村村支书蒋永福说。
对于刚从地震灾难深渊似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灾民来说,传统的平安锣声一如其名,象征着平安吉祥。“刚开始敲锣还有点不习惯,后来听到锣声就有意识看一下自家火炉、电热毯这些易燃东西有没有弄好,对我们来说平安是最重要的。”渔子溪村67岁的灾民胡建国说,现在自己每晚听到锣声心里就觉得很安稳踏实。
在映秀镇各村寨,到处都响着悠悠的令人神往的平安锣声。“在中国的传统中,平安锣还象征着对未来美好的希望。”渔子溪村党支部书记蒋永福说。
在映秀镇中滩堡村板房区,希望像平安锣声一样在每个人心头萦绕。这个村的羌族村民刘翠苹因为家里房屋全部垮塌,和全家人至今仍住在映秀镇上的板房区。不过与两个多月前不同的是,作为“灾民”的她现在多了一个身份:板房区“自救饭店”的老板娘。
37岁的刘翠苹是本地受灾群众中最早发现商机、展开生产自救的那批人中的一个。地震后,她全家8口人得到政府配给的4间板房,由于她的公公婆婆去外地医院接受治疗,两个女儿也在政府的安排下去山西长治市上学,空出了两间板房。
刘翠苹夫妻俩和二嫂一起开了这家“板房饭店”:一间当作“餐馆”,摆了桌椅供客人就餐;另一间放了几张床,作为“旅社”;厨房则安在了两排板房间的空地上。这个小小的饭店10月14号正式开张,生意还算红火。被地震夺去全部财产的刘翠苹一家人,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对于新年,刘翠苹最大的心愿是自己辛苦开创的“自救饭店”能够更加红红火火,“虽然受了灾,但‘等靠要’绝对不行,自己要动手,自力更生,这样才有尊严,也能为国家减轻负担。”
在映秀灾区,对口援建的广东省东莞市已经决定拨款1亿元作为对口援建先期项目启动资金。以后,东莞市每年将投入2亿元加快映秀镇的灾后重建。而在整个四川灾区,2008年灾后重建项目达到6580个,投资规模大约有3600亿元。
国家政策的倾斜,资金的大量投入,大批灾后重建项目纷纷上马,神奇地改变着灾区的面貌和受灾群众的生活。
马锡章家的房屋在5月12日特大地震中全部倒塌,一个月后他的新家却在废墟上顽强地“站起”——虽然只是木头搭架、围以篾席的“**房”(当地一种简易过渡房),但他还是得到很大满足。“这房子能遮风避雨,冬天也不冷,等明年永久性住房修好了,我们就搬出去。”他说。
在渔子溪村村支书蒋永福的描述中,该村村民2009年底基本上都可以搬进永久性住房,与地震前比较,村子的面貌将焕然一新。
据了解,能够在住房重建中打工受益的灾民预计将达到上百万人。如果加上铁路、公路、学校、医院、工厂等数量庞大的重建项目所吸纳的劳动力,大约有数百万灾民都能在未来两年中获取稳定的收入。(责任编辑: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