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拟将“一都九城”定为西安对外开放的长期目标,并以开放型经济为依托,以国际交流为特色和突破口,形成“3+1”格局,共同推动对外开放目标的实现。
<--advertisement code begin--><--长期目标
“一都九城”涵盖文化历史等城市功能
相关专家指出,“十一五”是我市对内对外开放工作突飞猛进、取得跨越发展和巨大成就的五年,开放型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全市经济平均增长水平,经济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宏观政策环境显著改善,对外开放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平台更加宽阔。
按照初步编制好的规划,未来二三十年,西安市对外开放的长期目标拟定为“一都九城”,即在建设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一个总目标下,以“国际文化之城”、“国际历史之城”、“国际科技之城”、“国际教育之城”、“国际旅游之城”、“国际健康之城”、“国际航天航空之城”、“国际商贸之城”、“国际金融之城”等九大类城市功能建设为支撑目标,体现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区域性和专业性,指引西安市对外开放的长期工作。通过五年的努力,西安将力争国际化氛围初步形成。
专家把脉
让西安成为亚洲交通枢纽中心
昨日召开的西安市对外开放“十二五”规划评审会,邀请了来自市发改委、市政府政策研究室、西安交通大学、省社科院等有关单位的多位专家,对初步拟定的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专家冯涛认为,规划应多提炼经验,突出比较优势,推动西安成为亚洲交通枢纽中心,带动对外开放的繁荣发展。
评审会上,专家们各抒己见,发言内容亮点纷呈。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杨三省表示,西安要建立国际化大都市,必须认识到“国际化”是重要的前提,没有国际化,大都市的内容就无法体现,“未来五年的对外开放”这一议题值得探索和深究。
西安交通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冯涛表示,规划点明了西安未来对外开放路途中的“短板”,使得我们能够客观地评价西安的现状与未来。但是,规划对“十一五”期间的经验提炼不足,对西安的比较优势体现得不够到位。他建议,规划应进一步深入分析为何西安外向型经济难以扩大发展的原因,并认识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如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十分充足等。“西安应努力成为亚洲的交通枢纽中心,从而带动物流、服务、金融等产业的长足发展”。
冯涛说,国际化大都市的建成离不开城市名片的打造,欧亚经济论坛的永久落址给西安带来了很多机遇,西安应多打造一批延伸性的国际会议品牌,扩大社会经济效应。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杜跃平表示,关中—天水经济区中,西安是引擎,西安的对外开放“十二五”规划的战略定位绝不能甘于平淡,一定要结合实际,将目标具体化。他建议,西安在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外”的力度,更要加强对“内”的开放分量。
重点任务
形成“3+1” 格局鼓励企业境外投资
规划中提到,我市“十二五”对外开放工作将以开放型经济为依托,以国际交流为特色和突破口,形成 “3+1” 格局(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合作等三项工作+国际交流),共同推动对外开放目标的实现。
◆ 招商引资:建立市级信息共享平台
未来五年,在招商引资方面,西安将建立招商引资的市级信息共享平台,便于各区县(开发区)各级招商单位以及外来投资企业根据各自需要随时精确分类查询。
未来五年,西安将围绕不同区域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制定扶持政策;尽快解决各开发区扩区过程中的征地问题、拆迁问题、农民安置问题,加速产业项目落地速度。
深化东西合作,鼓励和引导东部地区在我市以共建产业承接园区的形式大力推进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责任编辑: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