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经济发展好于预想 保增长仍需努力
www.xibuxinwen.com.cn(2009-05-07)来源:
西部新闻网消息:今年伊始,随着金融危机对国内实体经济影响的进一步加深,陕西省经济也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经济增速大幅度回落。面对重重压力,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大政方针,适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努力化解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一季度经济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总体情况比预想的要好。 经济实现两位数增长 发展仍处于较为景气区间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GDP)1417.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经济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79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748.29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597.54亿元,增长15.3%。 “保增长”第三产业贡献最大。从陕西省与全国三次产业发展看,一季度与上年同期比,第一产业陕西省与全国一样,增速同比均稳步回升,分别回升0.2和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呈回落态势,分别回落11.8和6.2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在全国平均回落3.5个百分点的情况下,陕西省逆势而上,回升0.6个百分点,增速达15.3%,是1988年以来最高增速,占GDP的42.2%,比上年底提高9.3个百分点。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因素。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最为直接。在中央扩大内需和陕西省项目带动战略的有力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高开高走。一季度,陕西省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4.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6%,增速比上年增长最高点的上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5.3个百分点,增幅比全国高21.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65.3亿元,同比增长53%,同比提高14.6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18.1个百分点。投资总体呈现三个力度加大的运行特点: 一是地方项目投资力度加大。1~3月,全省城镇在建施工项目中,地方项目达到3957个,占全部项目的96.2%,完成投 资572.47亿元,占城镇投资的86.1%,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地方投资增长55.7%,拉动城镇投资增长47.1个百分点。二是重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大。一季度,重点项目投资快速增长,其中4个项目完成投资在10亿元以上,分别是: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完成26.04亿元;陕西省高速公路十天安康至汉中段完成11.88亿元;西安经开区31个城中村拆迁改造项目完成11.65亿元;西安市地下铁道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一、二线完成11.29亿元。三是新开工项目力度加大。全省城镇在建施工项目达到4115个,比上年同期增长51%,其中新开工项目2082个,增长70.4%,比上年增幅最高的一季度加快了10个百分点。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一季度,陕西省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1.10亿元,同比增长18.3%,增幅比全国高3.3个百分点。城市零售额446.18亿元,增长18.7%;农村零售额204.92亿元,增长17.3%。国家为购买小排量汽车进行补贴的政策对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已逐步见效,汽车产量和销量在一季度都大幅增长。一季度,陕西省汽车产量为8.23万辆,同比增长69.8%,小轿车销量为4.41万辆,增长53.6%。 陕南经济增速首次跃居全省第一。从三大区域看,随着交通运输瓶颈制约因素的缓解,陕南经济发展的潜力得以充分释放,生产总值146.50亿元,增长11.6%,经济增速首次超过全省,比全省高1.4个百分点,实现了新突破;关中依托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产业,保持了稳步发展的好势头,带动全省经济平稳发展。一季度,关中地区生产总值902.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3.7%,依然是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陕北地区由于能源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高位回落,增速由上年同期的19.3%回落到3.6%,生产总值302.4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7.5%下降到21.3%。其中,延安仅增长1.1%,同比增速回落了13.2个百分点;榆林增长6.2%,回落18.4个百分点。 多数行业处于景气或较高景气区间。据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陕西省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10.2和106.2点,两指数仍处于景气区间。八大行业中七大行业均处于景气或较高景气区间,仅有工业处于不景气区间。一季度,工业企业总体景气指数为90.2点,较上季度下降2.6点,徘徊于不景气区间,但跌幅较上季度明显趋缓。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效用初步显现,矿业的景气指数迅速反弹,工业生产快速下降趋势已得到初步控制。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景气度有较大幅度回升,一季度,陕西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31.2和122.2点,分别比上季度上升20.7和23点,处于“较为景气区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指数进入“较为景气区间”;而批发零售业的景气指数虽较上季度下降了17.7点,增速趋缓,但仍保持较高景气状态;住宿餐饮业仍处于比较好的景气状态。“假日经济”提升社会服务业景气度,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指数稳中有增。 经济出现积极变化 企稳回暖态势初步形成 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陕西省经济最为困难的时期。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外部影响,以及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引发的各种矛盾急剧显现。由于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及时、果断采取措施,使面临巨大下行压力的陕西省经济逐步趋于稳定,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变化,企稳回暖的态势初步形成。 旱情缓解,农作物长势转好。今年以来,面对持续发展的严重旱情,省政府及时启动了防干旱Ⅱ级响应,实施了得力抗旱措施,加之春季气温正常,3月份陕西省麦油作物苗情转化升级快,返青期全省小麦一二类苗达到85%,较2月份上升了3个百分点,一二类苗率已与常年持平。总体来看,如果小麦生长中后期主产区气候条件良好,不出现大的病虫灾害,夏粮丰产仍可期待。 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一季度全省猪、牛、羊和家禽存栏分别为1010.9万头、187.9万头、767.2万只和5151.0万只,较上年同期增长24.9%、17.7%、23.8%和22.6%。肉产量36.2万吨,增长19.0%;禽蛋产量12.0万吨,增长19.6%;奶产量41.0万吨,增长17.5%。 工业增幅止跌回升。2008年1-3季度,全国和陕西省工业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4季度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运行趋缓。年初金融危机开始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工业开局下行。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呈有史以来罕见的负增长,面对金融危机,我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放开的货币政策,努力扩大投资,积极促进消费,省政府也适时出台了工业保增长的若干具体措施,对遏制经济下滑起到了积极作用,2月份,转降为升,增长7.7%, 3月份出现明显回升,增长13.8%,呈现逐月回升的态势。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5.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比全国增速高5.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比,增速回落12.9个百分点。 支柱行业回升迹象明显。一季度,纺织服装工业完成总产值20.17亿元,同比增长12.2%,比前两个月回升6.2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44.27亿元,增长21.9%,回升6.1个百分点;有色冶金工业159.89亿元,增长7.2%,回升5.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357.2亿元,增长7.7%,回升5.3个百分点;食品工业137.82亿元,增长17.3%,回升3.2个百分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能源化工业虽然同比下降16.9%和7.9%,但比1-2月分别回升6.9和8.4个百分点。 工业用电量逐月回升。今年1月份用电量27.68亿千瓦时,2月份回升到28.8亿千瓦时,3月份回升到42.26亿千瓦时,一季度累计用电量98.74亿千瓦时,虽同比下降3.4%,但与上年11月份下降11.2%比,降幅明显收窄。 原煤产量、发电量由降转升。一季度,陕西省原煤产量5082.87万吨,由前两个月的同比下降10.5%转为增长11.4%;发电量216.77亿千瓦时,由持平转为增长7%;主要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原油产量617.56万吨,同比增长6.1%;天然气50.12亿立方米,增长41.2%;生铁101.83万吨,增长39.4%;粗钢98.8万吨,增长33.1%;钢材166.73万吨,增长60.6%;汽车8.23万辆,增长69.8%。 建筑业合同订单大幅增加,发展前景看好。一季度,在中央扩大投资政策推动下,签订合同明显增加,施工任务由少转多,建筑业生产经营形势逐步转好,签订合同金额大幅度增长。一季度,全省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达到175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8%,增幅同比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本年新签合同402.3亿元,增长90.7%,增幅同比提高41.3个百分点。建筑业总产值增速较高。一季度,全省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1.07亿元,增长39.3%。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5.3万元,同比提高22.4%,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4.2个百分点。 价格涨幅持续回落。一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其中:1、3月份分别上涨1.2%和0.2%;2月份下降0.5%,是陕西省自2008年5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连续第十个月回落,也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就业形势好于预期。为了稳定就业局势,促进就业增长,政府不断采取措施,出台了一系列保就业的政策措施,对稳定就业促进就业产生积极影响。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2月27日,全省跨省外就业农民工人数为214.5万人,其中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后通过各种方式重新在外就业的占返乡人数的39.5%,在省内就地就近转移的农民工人数为146.4万人,其中金融危机返乡重新在省内就业占返乡人数的34.9%,目前已有360.9万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一季度末,陕西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341.91万人,同比增加1.37万人;其中在岗职工330.02万人,同比增加0.84万人。 财政收入状况好于全国。财政收入增速逐月回升,今年1月份,陕西省财政收入增长8.2%,2月份增长10.2%,3月份增长12.8%。一季度,全省财政总收入282.68亿元,同比增长11.1%,而全国财政收入为下降0.3%;与上年比,陕西省增幅回落10.3个百分点,全国 回落35.8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接近上年全年水平。2008年底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3月底,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984.25亿元,一季度新增贷款突破900亿元,达927.41亿元,接近上年全年新增贷款1170亿元的水平,比上年同期多贷630.79亿元,增长2.1倍。其中,短期贷款增长1.3倍,中长期贷款增长1.8倍。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932.亿元,新增存款1140.7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54.21亿元,增长66.2%。城乡居民储蓄增加,本月末储蓄存款余额6150.54亿元,新增储蓄665.19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存318.4亿元,增长91.8%。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在省委省政府推出的民生八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的七大工程等一系列惠民措施的刺激下,不断完善劳动制度,政策性增加工资逐步到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效拉动居民收入增加,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0元,同比增加663元,增长19.8%,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02元,增加98元,增长9.8%,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974元,在上年增长20%以上的基础上又增长16.5%。 运输邮电增速加快。一季度,全省客货运输完成总周转量521.8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4个百分点。其中,公路运输周转量112.31亿吨公里,增长31.2%,加快20.6个百分点。1-3月,全省邮政电信主营业务收入56.3亿元,同比增长10.5%,比上年同期回落12.3个百分点。其中,邮政主营业务收入5.4亿元,增长11.9%;电信主营业务收入50.9亿元,增长10.3%。运输邮电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保持平稳增长,高于全省工业增速,说明在工业增速回落的背景下,陕西省第三产业发展没有受到根本影响,为全省经济回升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发展依然面临挑战 保增长仍需加倍努力 陕西省经济出现的积极变化和企稳回暖的态势还是初步的,基础尚不稳固,经济整体增速仍然处在较低水平,增长的下行压力依然存在,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陕西省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一是经济增速回落明显。与全国比,经济回落幅度偏大。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速度,陕西省与全国经济一样,出现2次较大幅度的回落。第一次是1989年,第二次是今年一季度。陕西省第一次经济增速由1988年的21%到1989年3.3%,回落17.7个百分点,第二次由2008年的15.6%到今年一季度的10.2%左右,回落5.4个百分点;而全国第一次由1988年的11.3%到1989年的4.2%,第二次由2008年的9%到今年一季度的6.1%,陕西省两次回落幅度均高于全国。陕西省经济增长速度2008年三季度为16.2%,达到本轮经济周期的峰值。2008年四季度放缓为15.6%,今年一季度又回落为10.2%。而全国2007年为13.4%,达到峰值,而后经过6个季度,才逐步回落到6.1%的速度,回落经历时间长、落差小。与其他省份比,增速回落明显。2008年,陕西省经济增速在全国居第4位,创一年前移7个位次的良好成绩,超过了重庆、福建、广西、江苏、海南、浙江和广东七省,今年一季度,又被贵州、湖南、安徽和四川超越,位次后移4位,与江苏、江西、湖北并居第8位。 二是工业增速依然偏低,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今年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现的负增长,1-2月累计增长1%的增幅,是近10年来(在有增加值统计资料以来)首次出现的。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7.2%,比上年同期回落12.9个百分点,高于近10年来回落幅度最大的2006年一季度(6.7)6.2个百分点。陕西省工业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石油工业产值严重下滑。石油在陕西省占居着重要的位置,原油产量居全国第5位,石油行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举足轻重,石油价格暴涨暴跌,对陕西省石油行业的生产产生强烈影响陕西省能源化工工业占到规模以上工业近50%,一季度,能源工业虽然产量均有所增长,但由于价格下跌过猛,产值却同比下降7.9%,影响全省工业总产值下降4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开采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8.9亿元,同比下降37.6%;石油加工工业总产值158.86亿元,同比下降19.9%。由于价格下滑过猛,一季度影响陕西省工业增加值损失70多亿元。二是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加剧,工业整体合同订单大幅减少,企业生产开工不足。榆林1-2月规模以上工业停产企业达390户,3月份停产269户;宝鸡有色、机床、石油钻采设备等行业多家企业处于非满负荷生产状态。三是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倒挂,与上年同期比,二者分上涨1.7%和下降1.5%,倒挂幅度由2.8扩大到3.2个百分点,企业经营困难进一步加大,利润空间缩小。1―2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96.63亿元,同比下降6.9%;实现利税144.04亿元,同比下降27.3%。其中,实现利润41.48亿元,下降63.5%。价格下跌因素对企业利润影响较大。1-2月份与上年同期比,规模以上工业净减少利润72.04亿元,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净减少51.73亿元;石油加工业净减少13.26亿元,二者占工业净减少量的90.2%;工业企业亏损面、亏损额增长,前2个月,亏损企业1183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21户,亏损额34.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65亿元,增长1.06倍。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206.22,比上年底降低92.45个百分点。 三是财政增收难度加大,支出刚性难减,收支矛盾突出。一季度,全省财政总收入增长11.1%,但主体税收低速增长,税收收入仅增长6.9%,增速较同比回落16.9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长是在上年相对较低的基础上实现的,随着基数的逐步抬高,保持稳定增长的难度很大。在收入低速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大幅增加,一季度,全省财政支出254.5亿元,增长50.5%,收支增幅差距由上年同期的4.6扩大到 39.4个百分点。 四是就业难度加大。2009年,陕西省应届高校毕业生达24.8万人,加上历年沉淀,需要就业的大学生达30万人左右;受金融危机影响失业农民工超过30万人,农村新增劳动力约20万人需要就业;城镇失业人员、国企改革新增的失业人员预计超过25万人,总数超过100万人。 全省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30万个,就业缺口在70万人左右,就业的总量规模压力大,矛盾突出。 五是房地产市场增速减缓。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开发用地,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的增幅出现明显回落,商品房价格从暗降转向明降。一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项目785个,其中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3个;房地产开发投资110.74亿元,同比增长25.9%,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5.9个百分点;本年到位资金295.33亿元,增长9.1%,回落62.6个百分点。全省房屋竣工面积113.0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商品房销售面积238.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房屋空置面积98.08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期比,增长58.5%,增幅上升89.9个百分点;与上年末比,增长78.7%,增幅上升76.5个百分点。 全省商品房平均价格2862.77元,同比下降5.09%。西安市房屋销售价格,1月份环比下降0.7%,大于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下降0.2%的平均幅度,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下降0.8%,大于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下降0.3%的平均幅度。到2月,环比下降0.6%,大于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下降0.2%的平均幅度,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下降0.8%,大于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下降0.2%的平均幅度。 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经济的决策部署,切实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宏观调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来之不易的经济企稳回暖态势维护好,巩固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经济尽快进入平稳较快发展轨道,并在保增长的同时,毫不动摇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积极对接国家重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快陕西省重点产业振兴,推动汽车、石化、纺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物流等产业的发展。一季度,虽然陕西省经济下滑趋势明显,但整体情况好于全国。我们坚信:只要增强信心,积极应对,狠抓落实,我们一定能够攻克各种困难和矛盾。随着宏观调控措施的不断实施落实,对经济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全年经济走势可能呈先抑后扬、逐步走高态势,上半年经济会有所回升,下半年回升幅度有所加大。(责任编辑:周娟 校对:海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