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提倡的原因,在三点:
一是:制止“抢”。
之所以炒“高考上线”、“中考上线”,炒“高考状元”、“中考状元”,无非是向世人炫耀:你看我的学校“教学”多么好,我的学校“状元”多么多……
炫耀的目的,是扩大生源,把学生从别的学校都弄到自个的“势力范围”来,其实是在“抢”别家园子里的苗。
这种现象如果任其泛滥,你炒我也炒,相互之间“挖墙脚”地如此恶性竞争,不但大大有损于学府形象,而且势必导致畸形发展。
炒“赢”了的学校,一个教室挤五六十、七八十人,老师负荷加大加重,精力自然难顾头尾,还能保证质量么?
炒“输”了的学校,差生跟差生堆在一起,老师情绪不高,学生间又无法“比学赶帮”,这种优差不均,无疑就造成了教育领域中的“贫富悬殊”。
如此一来,难免失去教育公平,也难免影响教育和谐。
其实,早在几年前,相关部门就下令禁止分所谓的快班、慢班,禁止定什么重点、非重点,却一直是令不行、禁不止。
所以,西安的“不炒”,就是对“抢”的制止。倘能都如此做,“令”自然就会畅行,“禁”自然也会见效。
二是:淡化“名”。
考上的名额多了些,又出了“状元”,再一“炒”,便变成了“名校”。有了这“名”之后,学校“收费”也便高了,老师“补课”也便贵了,学生“身价”竟也“不得了”起来:父母百般“宠”着,亲戚处处“疼”着,要月亮绝不给星星……这样的“娇子”,即便考了“状元”,将来可能“舍己为人”么?可能“负重为国”么?
不炒什么“升学率”,也不炒什么“状元”,那“名”自然也就不存在。没有了“名”之后,学校会少了功利与浮躁,孩子会少了享受与骄娇,乃是好事一件。
所以,西安的“不炒”,是还学校以“传道、授业、解惑”,是还孩子“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三是:严于“律”。
西安的这个“通知”,除了制止学校的“炒”之外,还要求新闻媒体加强自律,不炒作“升学率”和不宣传“状元”。
新闻媒体炒作的作用,有时候,远远甚于学校的“王婆卖瓜”。所以对新闻媒体的限令,无疑极必要。
中国的新闻,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但在“物质诱惑”下,有些媒体也在卖力地争当着“敛钱工具”。从这个角度说,西安的“不炒”,对新闻媒体职业操守的警诫,已经超出了“教育领域”,颇具启示意义。(责任编辑: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