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数字:生产总值60年翻了10番
“西安经济规模印证了西安的变化。”访谈中,陈宝根首先用一组翔实的数据展现了建国60年来的发展。
1949年~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从1.89亿元增加到2190.04亿元,60年间生产总值翻了10番,年均增速10.3%。尤其是改革开放的30年来,西安经济总量以年均12.3%的速度增长,2008年增速达到15.6%,创近15年来新高。60年来经济总量连上四大台阶:1985年生产总值上50亿元,1989年超100亿元,2004年过千亿,2008年突破两千亿大关。据可查数据显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50年为 0.04亿元,2008年达到1906.19亿元,比1950年翻了近16番,比1978年翻了9番。
“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完善”
数字:建成区面积60年扩大26倍
“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来西安上学的时候,城墙圈内还有菜地。”陈宝根说,建国初期西安建成区面积仅仅只有14平方公里,局限在城墙圈内。而如今,建成区已经扩大到了369平方公里。同时城市空间布局逐步优化,目前已经从原来的东郊纺织城、南郊电子城、西郊电工城、北郊仓储区,转变为“四区两基地”新的产业布局和城市格局。
“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印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与繁荣。”陈宝根说,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城市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到旱季,西安的用水非常困难,为此西安市下决心建设了石砭峪水库、黑河引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西安的水荒难题,目前全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80万立方米/日,至少20年内城市不会出现缺水的问题。同时,西安的人均道路面积、污水处理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台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都大幅提升,如今的西安,一天比一天绿了,一天比一天更亮丽了。
“群众生活稳步提高,文化素质齐步提升”
数字:城镇居民收入增长68倍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这是目前衡量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昨天,陈宝根就用这一系数说明了西安普通市民生活的变化。“西安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由1980年的53.3%下降到2008年的36.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53.5%下降到36.9%,这说明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明显提升。”陈宝根说,广大百姓收入正在稳步增长。据可查资料,西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7至2008年,增长了68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6倍。西安的教育、文化、医疗、科技、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全面进步,群众正得到更多实惠,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当然更大的变化来自于市民精神面貌的变化。”陈宝根说,“如今追求真善、向往美好已经成为了广大百姓的追求,并转化成进一步建设家园的动力。相信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建国60年来,国家、城市、家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记者张瑾 实习生侯思妍
访谈摘登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 提供古城保护“中国经验”
中央电视台记者:西安如何在城市快速建设发展中,保护西安古城的风貌、古都的味道?
陈宝根: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关系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需要解答的问题。一座城市规划建设不好,也许就会成为人类的灾难。而西安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案。西安在建设中,推行新城、老城分别规划建设,从而使得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交相辉映。比如几十年前,西安就对城内以及钟楼附近建筑限高,以维护古城风貌。如今西安对古城遗址保护、文化传承都走在了全国前列,这不仅彰显了一座城市的品格,更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目前,西安是中国博物馆最多的城市,是古代建筑最多的城市,是古城墙最完整的城市。西安不仅是一座能听故事的城市,更是一个能找到历史遗存实物的城市。西安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的经验,已经成为了生动教材。
关中-天水经济区 西安努力做好“龙头”
央视网记者: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中,西安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陈宝根:西安至天水一带,是西北地区工业发展基础最好、农业发展条件最好、人口最为密集、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已经具备了形成西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条件。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预示着国家区域规划再添新成员,也昭示着西部大开发进入了新的战略推进阶段。西安将努力发挥龙头作用,在加快自身发展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辐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责任编辑: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