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西部资讯 > 陕西资讯 > 正文

“智能助老 爱伴银龄”——吴起县老年群体智能手机培训实践

www.xibuxinwen.com(2023-10-10)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图片26.jpg

  一、案例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当老龄化遇见数字化,由于很多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又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重重障碍并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实施“智慧助老”行动,通过开展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吴起县位于延安市西北部,县域面积广袤、人口居住分散,辖8镇1个街道办,91个行政村8个城市社区,总面积3791.5平方公里,总人口14.6万人,50岁以上中老年人有4.2万,占人口总数的28.76%。吴起县依托公共图书馆以创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示范县为目标,以老年人文化需求为导向,从2023年3月份起启动了“智能助老 爱伴银龄——老年群体智能手机培训”项目。

  二、主要做法

  广泛组织调研,设计培训项目

  深入了解老年群体智能手机使用现状是开展智能手机培训的必要前提。在吴起县文旅部门指导下,吴起县图书馆组织馆员、志愿者和老年人代表召开了6次讨论会,并通过对到馆读者调查、走上街头、镇村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情况”专题调研,全面掌握本县城乡老人面临的困惑与学习需求,为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提供依据。2023年年初,经过广泛征求意见与反复讨论、修改,拟定了《“智能助老 爱伴银龄”智能手机培训志愿服务活动方案》,并由吴起县创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从活动主题、时间安排、培训内容等方面做了具体要求,明确由县图书馆承办实施。

  加大宣传力度,开启培训活动

  为切实保障信息时代老年人的服务信息知情权益,除了在微信公众号、馆内大厅和服务窗口进行宣传外,还在社区公告栏张贴活动宣传信息,印制横幅悬挂在各镇街分馆、广场公园等处,借助抖音号、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城乡群众了解活动内容和报名参与方式。3月31日,第一期“智能助老 爱伴银龄”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志愿服务活动正式启动,50余名老年人参加了培训。参与首期培训一位老人赞叹道“以前有手机不会用,干啥都要问孩子们,这个培训真是太好了,以后我还会经常参加,掌握更多的使用技能。”

图片27.jpg

  精心组织实施,破解培训难题

  为帮助城乡老人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美好愿望,更精准地提供智慧助老服务,吴起县图书馆组建了以馆长为组长的8人专职工作小组,根据老年群体的特点,确定“破解难点、抓住重点、找准结合点”的培训思路,为起点不同、目标有别的各类老年朋友提供适老化的精准服务。通过培训前电话沟通,培训中实时交流,培训后跟踪回访等形式,实时掌握每一位老年人的需求和进度。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智慧助老服务奠定基础;在培训过程中,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学习特点,采取图文讲解、案例分析、现场操作演示、当面答疑解惑、个别辅导、集体分享、互加微信等多种模式,让老年人踊跃尝试智能手机操作,迅速融入到智能手机应用培训课堂。

  外出学习取经,提升培训技能

  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活动是全省率先实施的实践性项目,在省内没有典型案例可学习借鉴。嘉兴市图书馆针对提升城乡老年人信息素养而开设的“夕阳红e族”培训项目,是该馆开展了十多年的服务品牌,在业界有很大的影响力。为加快提升馆员的培训技能与工作成效,经过两期的探索实践后,于4月下旬,派出四名业务骨干赴嘉兴市图书馆跟班学习一周。外出学习后,图书馆趁热打铁,召开学习交流会,馆员们介绍、分享嘉兴馆的成功经验、学习心得和实践感悟,并将所学的典型做法和创新理念应用到具体工作中,为持续做好培训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图片29.jpg

  对接服务需求,编撰培训教程

  在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活动初期,专门针对老年人面临的困惑和诉求,制作了PPT,编辑了基本培训内容,形成了系统化、标准化、可操作性的培训教材。图书馆馆长作为陕西省社科普及资助项目“跨越‘数字鸿沟’,融入智能时代——乡村中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提升文化志愿服务”课题组成员,在总结本馆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和课题组其他成员一起借鉴各地同行经验和做法,积极参与、编撰完成了《中老年人智能手机应用——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培训教程》。《教程》共分为五大章,精选了满足日常生活和基本社交需求的实用操作方法,用图示方式进行详细讲解,易学易懂易操作,非常适合作为应用培训和辅导的基础教材,为持续做好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立志愿服务团队,充实培训力量

  文化志愿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需求,仅凭几名馆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策划项目时,就充分考虑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助推“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持久开展,专门组建成立了“吴起县图书馆洛河之灵志愿服务队”。对新加入的志愿者,按照《培训教程》进行系统培训,确保每名志愿者在标准化的课程指导下,有方法、有能力组织开展基层老年人的培训活动,并根据培训课程表及划分片区,安排志愿者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基层农村开展培训活动。现在,除了图书馆外,志愿者们把各社区群众服务中心、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公园等多个区域都当成了开展智能助老项目的培训“阵地”。6月下旬,还特别邀请省图书馆学会、西安交大图书馆等同行专家来吴起给志愿者做专题培训。

  助力乡村振兴,拓展培训阵地

  为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大地欢歌”乡村文化活动年工作方案》精神,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解决农村老年人“用机难”问题, 6、7月间,分别走进吴起街道办南沟村、薛岔村、铁边城镇铁边城村、庙沟镇中台村等地,面向农村老人开展智能手机培训志愿服务活动六期,按照“强化品牌引领,创新活动载体,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原则,及时调整培训方案与内容,针对农村老人特点,给他们普及最基本、最常用、最贴近生活的基本功能,从生活实际需求入手,辅导老人们如何出示电子公交卡、如何发送微信等;为增强老年人反诈骗意识,手把手教他们下载防诈骗APP。乡村智能手机培训活动的开展,为提升乡村居民数字素养、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取得成效

  培训方式灵活,助老成效显著

智能助老 爱伴银龄”智能手机培训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免费公开的服务方式,以县图书馆为主阵地,以流动培训主方式,深入社区、广场、乡镇、村部等地就近为老年人服务,便捷、实用的培训形式成为了城乡老年人热衷参与的活动。通过一系列方式让老年人积极参与,边学边用,教学目的十分显著,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对智能产品“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的问题。截止7月底已举办培训班12期,直接培训人数达500多人次,开展各类主题活动3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形成了“智能助老 爱伴银龄”的“吴起经验”,已成为吴起县公共文化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倾力打造的服务品牌之一。

  培训内容丰富,助老反响良好

专职工作小组针对老年人的特点不断完善相关工作制度,精心策划多种主题的培训,针对社区老人设置的有奖听书打卡活动,吸引了多位老人持续关注并坚持打卡;针对农村老人设置的防电信诈骗培训环节,让他们学会了如何识别诈骗信息;利用传统节日,讲授老年人手机检索技能,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在培训之余还加入广场舞、眼保健操、手指操等内容。很多老人实现了从培训之前拿到智能手机不会开机关机到会用微信聊天、打视频电话、发朋友圈、搜索视频的进步,拓宽了社交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可以主动与外地的子女沟通互动,排解了因子女不在身边的苦闷。老人们纷纷表示非常喜欢这种培训方式,希望这样的培训能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

图片28.jpg

  培训力量增加,助老影响扩大

经过宣传动员、广泛招募,学校老师、社会青年、热心人士等纷纷加入到了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当中,截止目前,在“志愿汇”注册的志愿者已从年初的几百人增加到2300多人。结合其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手机摄影课程小组氛围轻松、欢笑一堂;支付课程小组,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教授如何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付款……在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的同时,还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先后与南沟秦风水韵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县电信公司、陕西安全健康教育网等机构联合开展培训活动。社会力量的参与,为吴起县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对推动陕西“‘智’惠乡村、‘技’养天年”志愿服务活动的普及性开展做出了积极探索。

  四、创新启示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就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方面的困难,在中省出台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中,就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问题做出部署。吴起县“智能助老 爱伴银龄”智能手机培训志愿服务工作,经过反复探索、创新与实践,搭建起了与乡镇、社区、广场、村民合作的“四位一体”服务框架,从理念、机制、资源、运行等方面进行实践,形成了机制顺畅、参与广泛、利用便利、内容丰富的服务模式,同时借助电信公司、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中心等社会力量的参与,打响了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享、老有所乐的文化品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窦浩)

编辑:西部新闻网宝鸡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