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讯 买提尼亚孜是和田县巴格其镇吾如克农场农民,日前,夫妻俩和100多名县上的乡亲一同来到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班。看到公司为自己准备的夫妻房,夫妻俩满意极了。
买提尼亚孜和乡亲们是自治区实施喀什、和田两地3年10万人就业计划转移的首批城乡富余劳动力。“来之前,我们已经接受了政府组织的培训,后面我们还要接受企业6个月的岗前培训,”买提尼亚孜说,“我们就是想多挣些钱,过上更好的生活。”
5月17日,记者从和田地区改革办了解到,今年,和田地区高度重视就业工作,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扶持、强化素质、跟踪管理”等措施,助推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从“数量型向技术型、季节型向长期型、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一季度,和田地区共转移城乡富余劳动力16.21万人次,完成全年目标计划的27.02%,其中,地区范围内转移11.39万人次,疆内其他地州市转移2.57万人次,到内地省市就业1.25万人次。
机制上创新就业成“一把手工程”
今年,和田地区将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动。3月以来,和田地区连续3次召开会议专题安排部署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富余劳动力转移国有企业就业等工作。印发了《和田地区2017年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同时,行署专员与地区七县一市的县(市)长签订了《和田地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目标责任状》。和田地区还设立乌昌、巴州、阿克苏、吐鲁番(哈密)、喀什(克州)5个务工经商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站,在抓好源头管理、组团跟踪服务、深化宣传教育等方面,承诺以最优质的服务、最严格的管理,全力做好疆内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各项管理工作,让和田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更好地融入当地、服务当地、造福当地。
关键上发力重点推进劳务对接
只有在关键上发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和田地区抓住就业关键,把劳务对接作为劳务输出重点环节加以推进。在开展疆内地州市(兵团)劳务对接工作中,和田地区由行署、政协相关领导带队,分赴疆内14个地州市开展劳务对接和学习考察,初步挖掘企业用工岗位8020余个。部分地区对和田籍务工人员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如:乌鲁木齐市对在市里创业的和田籍务工人员给予同等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哈密市鼓励和田籍务工人员将户籍转入该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对劳务合作组织和企业吸纳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一次性奖励等。
在组织向内地企业转移就业工作中,和田地区近期已向内地企业转移富余劳动力1029人。为了让更多富余劳动力走出去,和田地区相关负责人还带领和田党政代表团,赴内地省市调研,对接劳务输出事宜。通过跟踪对接,和田地区与一些地方的县市经济园区、经济开发区达成了劳务合作意向,和田地区将有更多的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走上致富路。
落实上用心统筹推进向国企转移就业工作
只有抓落实,才能见成效。在就业工作上,和田地区狠抓落实,将就业惠民政策在基层抓实抓细,并按照自治区党委要求,统筹推进全地区城乡富余劳动力向国有企业转移就业工作。
为了让向国有企业转移就业的政策家喻户晓,和田地区印发《和田地区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国有企业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和田籍城乡富余劳动力赴国有企业就业宣传提纲》,并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步骤,充分利用升国旗仪式上的集中宣讲时机以及“和田零距离”“和田就业”等微信平台广泛宣传动员,使宣传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取得良好效果,全地区报名向国有企业转移就业的人数达到近3.9万人。
与此同时,和田地区还加强监督指导,严格政审培训,做好遴选工作,分类建立人员档案,确保输出人员政治过硬、身体合格、素质较好,到企业后稳得住、留得下、能就业,稳定就业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