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讯(记者刘军)11日早晨8点半,像往常一样,林江玲从床上爬起来就拎着水桶下楼,到压水井旁接了大半桶水后又咬着牙提上四楼,洗脸刷牙、烧水、吃馕,一切收拾妥当后,林江玲和其他支教老师一起走过乡里唯一的一条大道到达学校,今天她给八年级的孩子上汉语课。
22岁的林江玲今年6月刚刚从新疆大学毕业,虽然已经被推荐读研究生,她还是选择先来和田县塔瓦库勒乡中学支教一年。
这个凭着一腔热情来到新疆最贫困地区乡村中学支教的女孩,虽然事先在头脑中预想了可能条件会很艰苦,但是当她推开宿舍的大门时还是吃了一惊,“只有一个木板子床,其他的什么都没有”,林江玲笑着说。
那天下午,林江玲和同宿舍的女孩收拾了将近六七个小时才觉着有地方落脚,“那天晚上直接就瘫到床上睡得要死过去了”。
乡里至今没有通自来水,林江玲所有的生活用水都来源于楼底下的一口压水井,每天江玲和她的同伴准备好两个桶从楼下压水拎上四楼,用完之后再把脏水拎到楼下倒掉。生活用水都不方便,洗澡自然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乡里没有地方洗澡,刚来的时候不能洗澡很不习惯,就用水擦一擦,后来周末有时会去县里洗澡,只能这样了。”林江玲说。
每周周三是赶巴扎的日子,这一天林江玲会把一周要用的东西全部买齐,最多的就是菜和水果,只是买菜有时也会让江玲头痛:“乡里的菜种类真的是比较单一,我们每次去买菜永远都只有胡萝卜、皮牙子、大白菜、辣子、土豆这些,再没有其他的菜供你选择。”不过让江玲高兴的是,来到这里后,从来没下过厨的她现在炒菜像模像样了。
生活条件的艰苦,林江玲并没有放在心上,她只花几个周就适应了。语言的障碍也不再让她困扰,因为她在慢慢学习维吾尔族语言,实在听不懂就让汉语稍好的孩子翻译一下。真正让林江玲感到失望的是孩子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林江玲说:“我觉着国家对教育的扶持力度还是挺大的,他们是免费的义务教育,但是我感觉孩子对学习真的是不上心,他们本身就是不太爱学习的状态。他们基本是被逼着来上学的,义务教育阶段家长不送孩子来好像会有惩罚措施。”
林江玲在刚给这些孩子上课时曾经问过他们一个问题:“你们想上大学吗?”
“我们班52个同学,班里只有两个同学举手”,林江玲一顿,“你可以想象他们对学习真的不太上心,不像城里的孩子都争着学。读书无用论在这里有很大的市场。”
这个把学生称作“我的孩子们”的年轻女老师,虽然会为孩子们的学习着急惆怅,但她从心里爱着这些孩子,孩子们也爱着她。林江玲经常能收到学生折的小花、心形和画的图画。
“乡里的生活很朴实,没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孩子们虽然有时候会把你气得半死,但他们真的特别可爱,每天围在你身边喊着哈尼哈尼(老师),冲着你笑,看着他们的笑脸就真的能够融化你”,林江玲笑道。
乡里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每天上完课林江玲会教孩子们唱歌跳舞,晚上就回宿舍看看书、和室友聊聊怎么才能上好课,偶尔和到乡里实习的老师约着聊聊天打打牌。在这样一个乡村里,喜欢学习、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孩子在林江玲看来非常少,所以她格外珍视上进的孩子。除了自己掏钱买字典送给孩子们之外,林江玲还有更大胆的想法:“我想带他们去大城市看看,或许看一看他们就会觉得,或许他们就会有一些向往,会有动力去改变自己目前的状态。带孩子去大城市看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有这个想法,有一天我肯定会去做这件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