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6月末,西藏银行业共投入信贷扶贫资金919.86亿元,占全区贷款的26%,助力2016年全区减少贫困人口14.7万人、占全区贫困人口总数的24.9%,5个县区申请国家考核评估,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在9月21日召开的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西藏银监局副局长钟俊介绍,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西藏共有7个地(市)74个县(区)313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覆盖整个74个县(区)共计5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8.85%,其中33个县是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异常繁重。
近几年,西藏银监局按照中央关于“增加金融投入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的明确要求和自治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部署,引导银行业以推进贫困地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努力助推西藏实现稳定脱贫、长期脱贫。
精准对接金融扶贫需求
钟俊介绍,近年来,西藏银监局督导银行业机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统筹资金运用,调整优化信贷结构,腾出更多信贷资源用于扶贫开发,确保贫困户信贷投入总量持续增长,实现“三个高于”目标。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全区各项贷款余额3535.42亿元,比年初增加486.78亿元。其中,仅全区扶贫贴息贷款余额达480.43亿元。
具体来看,西藏银行业机构积极与自治区各职能部门对接“十三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对精准扶贫相关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例如,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和同步搬迁贷款348亿元、已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贷款151.98亿元,开工建设安置点376个、住房1.8万套,完成易地扶贫搬迁7.7万人;全区交通、水利、城建等重点项目贷款新增数百亿元,仅农牧区交通贷款就达228亿元,重点支持了农牧区电网改造、光伏发电项目、农牧区公路、水利、旅游景区等项目;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基地+产业工人”援藏资金搭桥模式、“地市统贷+农户”投贷组合模式、“省级统贷+专业公司”模式等,信贷扶持产业项目525个,通过支持产业的发展,有效带动6.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不断增添金融扶贫活力
西藏银监局针对西藏金融扶贫工作实际,开创性地落实差异化监管政策,突出监管引领在金融扶贫中的指导作用。
“我们引导全辖74个县域支行和6个二级分行营业部将全部业务纳入三农事业部改革核算范围,实施单独管理,组织推动扶贫工作。”钟俊说,该局批准印发《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批准各行签订《“政府风险补偿基金+贷款对象”支持扶贫产业开发合作协议》,提升“政府增信”,支持扶贫产业发展。
此外,西藏银监局还指导创建“一简、二免、三优惠”(简化评级授信,免担保、免抵押,贷款期限、服务收费、扶贫贴息优惠)工作机制,第四次提高“钻金银铜”四卡授信额度最高达30万元,发放惠农卡34.09万张并贷款169.05亿元,覆盖811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309953人。
目前,不少银行都推出了各有特色的产品——农业银行西藏分行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和草场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试点,为59户发放“两权抵押”贷款600万元;工商银行西藏分行创新“藏宿贷”业务产品;邮储银行西藏分行专门开发了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小额扶贫贷款——“惠农易贷”,以及西藏产业扶贫项目专项信贷产品“扶贫富农贷”,支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持续夯实金融扶贫基础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本着这样的扶贫思路,西藏银监局选派银行业金融机构人员在全区各地市担任分管金融工作的副专员或副市长,组织成立了西藏金融团工委,同团区委签署推进青年创业贷款工作框架合作协议,每年选派近20名金融干部到县政府或团委挂职,专门从事脱贫攻坚工作。
钟俊介绍,该局指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助保贷”“创业贷”等金融产品,支持贫困青年创业,并推动各银行优先录用贫困大学生70多人,引导各银行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000多笔近2000万元,受益学生4900人次。此外,引导各行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员的业务和宣传优势,与驻村所在县、乡(镇)共建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遵循“三员三引”工作原则,即当好“调查员”找准致贫原因,当好“服务员”解决扶贫难题,当好“协调员”推进扶贫进程,并同时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辖属营业网点为宣传主窗口,结合开展金融知识“进工厂、进企业、进学校、进部队、进乡镇”等特色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县域基层行涉农优势,重点抓好农村、深度贫困地区的金融知识宣传,用金融知识引领思维脱贫,用金融服务引发奔小康干劲,用金融创新引领致富门路,不断探索金融精准扶贫新模式。
另外,西藏银监局还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改进弱势群体基础金融服务。截至2017年6月末,设立三农金融服务点5243个,比年初新增70个,覆盖了全区所有乡镇和近80%的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