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西部资讯 > 西藏资讯 > 正文

西藏党校副教授:牢牢把握西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www.xibuxinwen.com.cn(2015-10-12)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讯(记者叶子)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之际,记者专访了区党委党校副教授土多旺久。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乎发展稳定,民生关乎人民福祉,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西藏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 刻阐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明确指出了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是西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各族群众 的发展参与度和获得感,强调要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和民生改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让各族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土多旺久表示,改善民 生、凝聚人心是西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论断,实现了我们党治边稳藏理论的新飞跃,开辟了党的治藏方略的新境界,开辟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为 做好西藏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土多旺久说,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民族地区民生问题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由于历史等因素,民族地区多属我国的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和短 板。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要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土多旺久指出,民生是发展的目的,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做好西藏工作,既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注的现实利益问题,又要着力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各族群众对党和国 家的向心力。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关系。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做好西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能够把 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汇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西藏发展进步就有了最坚实的基础和保证。

目前,西藏和四省藏区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善民生、凝聚人心首先要切实加快迈向全面小康的步伐。应清醒地看到,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西 藏和四省藏区贫困面大、程度深。要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着力推动解决西藏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是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土多旺久说,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做好西藏工作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以及生态建设,其中,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是重中之重。改善民生,精准定位 是关键。民生工作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要因地施策、因人施策,下大力气打好扶贫攻坚战。目前,西藏的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还比较 深,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做好扶贫攻坚,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和机制,把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结合起来,做到精准识别、精准规划、精准布局、精准施策和精准考 核,通过产业扶贫,确保每一户家庭都有持续增收的渠道和致富的门路;通过技能扶贫加强对群众实用技能的培训,培养出一批致富能手,带动群众脱贫致富;通过 政策扶贫将政策落到百姓手中,真正让政策扶贫成为全面小康路上的有力支撑。

就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多一个人就业,家庭就多一份收入,社会就多一分稳定。这就需要坚持就业第一,因地制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吸纳就业,帮助年轻人转变就业观念,为各族群众到城镇和企业就业、经商创业提供更多帮助。

改善民生,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是保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注入扶持资金的同时,还要加强监管及技术培训,抓好各种教育。教育是民生之基,是灵魂工程。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西藏要加快补上教育这个“短板”,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培养 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快发展、改善民生,必须从西藏的实际出发,不能照抄照搬、盲目攀比。青藏高原被称为“中华水塔”,生态十分脆弱,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 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只有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亚洲乃至世界都有着重要意义。要坚持生态保护第 一,采取综合举措,加大对污染源、土地荒漠化的控制和治理,加大草地、湿地、天然林保护力度。

编辑:新闻网西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