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相亲的小姑娘,走到半路就不肯走了,为什么呢?因为道路太险峻、村民太穷了!”彪水岩村民小组组长戴正祥说的这句话,道出了虎跳峡镇东坡村群众昔日的生活窘境。
近日,记者驱车沿着金沙江畔雾气萦绕且蜿蜒的盘山道一路前行,只见水泥路旁不时闪现陡峭的悬崖,令人不寒而栗。兜兜转转来到东坡村肥坪子村民小组,一间间依托山势而建的房子,散落在这片面积不大的山坳里。彝族群众陆红军看见记者脸色有些苍白,便微笑着说:“我们这地方坡陡、路窄、弯多,开车要小心慢走。去年,有个人来我们村收购山货,一路不知吐了多少次;今年水泥路修通后,请他来他都不敢来了。”
肥坪子村民小组村民陆红义说:“去年,我们到镇政府所在地需要两个多小时,下雨道路泥泞,车子无法上来到村里,山货运不下山,村民只能靠人背马驮,经过几个小时在悬崖峭壁的山路上 折腾 ,结果到了山下,同样的东西也卖不上好价钱。如今,1个小时都不要就到集镇上了。这多亏了党的扶贫好政策,帮我们村修建了通到国道214线的水泥路,我们彝家人种养的农副产品再也不愁卖不出去了。”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条蜿蜒崎岖的村间小道,同样也割断了小中甸镇团结村藏族群众的脱贫致富梦。阿央谷村民小组精准扶贫户拉茸春几说:“前几年,我们村虽然修了路,但还是比较难走,路不通畅。我们除了搞些种植,再没有别的产业,更谈不上脱贫致富。现在,宽敞平坦的水泥路穿村而过,我们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有信心也有决心决战决胜贫困。”
香格里拉市交通局局长肖江初说:“为破解贫困山区各民族群众 行路难 的长久之忧,心腹之愁,我们痛下决心,投资8亿多元,集中力量打好交通路网脱贫攻坚战,加快改善交通发展条件,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通达通畅深度,彻底破除交通对贫困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制约。”
目前,该市已实现100%的行政村通硬化道路、100%的村民小组通路、80%的村民小组通硬化道路,并启动了明年通村进组达户及村庄内道路硬化前期工作,实现开工率达40%。
建好房屋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山上云雾弥漫坡,路陡难行土地薄;辛辛苦苦忙到头,又缺吃来又缺喝。”这句顺口溜,曾经是该市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
为彻底破解深山峡谷间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难题,自去年8月以来,该市对全市贫困状况进行了精准摸底、精准识别,发现大部分深山独居、散居群众距离公路较远,就地扶贫难度大、成本高。针对这一现状,该市采取集中搬迁安置和插花安置等办法,确保因房致贫群众安居乐业。
在三坝纳西族乡安南村,一个优美和谐的美丽村庄已初见雏形,昔日杂草丛生,闲置已久的校舍已变成焕然一新的村“三委”驻地,村级活动室、卫生室和太阳能路灯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尽有。
甲沟村民小组村民罗体哈平整好父子两家的地基后,正在为两院房屋如何摆布犯愁时,该市市委书记余胜祥结合他家的地基长、宽度和日照方位,在地上清晰地为他家标注出了两院房屋。“挂包帮领导把我们贫困户视为亲人,帮扶村当家乡。”罗体哈情不自禁地说:“挂包干部既培训我们如何栽培黑苦荞、养殖牦牛等技术,还帮助我们规划建房和建设冬桃、秦艽、树莓等基地,发展壮大脱贫产业,看来我家脱贫摘帽指日可待了。”
这仅仅是该市在夯实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摸清精准扶贫户致贫原因,因户施策的一个缩影。上江乡士旺村在全力推进拉木古村民搬迁点建设的同时,还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积极推进“美化 、亮化、 硬化 、优化 、园林化、 生态化和安全化”工程,不仅让村容村貌焕发出了蓬勃生机,提升了群众“精气神”,而且还走出了一条“一举多得”的地方特色脱贫攻坚发展路子。
据了解,该市今年共实施了3万元就地改造提升户935户、5万元就地拆除重建户1829户、10万元插花安置户47户,抗震安居户和农村危房改造户2000户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17个集中搬迁安置点已全面完成“三通一平”建设工程,民房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动工;公共服务场所建设篮球场50余块、村级活动室80个、公共厕所139座,项目建设已完成70%;年内脱贫的18个贫困村卫生室原有9个,新建完成2个,正加快建设6个;年内脱贫乡镇、村的太阳能路灯安装1400多盏;已完成33个行政村4G和宽带网络全覆盖;今年脱贫退出村组垃圾池建设完成80%,村组环境改善长效机制建立覆盖面达90%,乡镇辖区内乱贴乱画等现象清除率也达90%。
做好水利 改善群众用水难题
“以前,我们居住在金沙江畔的半山腰,年年望着脚下滔滔江水 喊渴 。如今搬到公路边,不但喝上了清澈干净的自来水,而且还住上了宽敞明亮的藏式新房。”在香格里拉市,不少跟尼西乡江东村吉升塘移民新村63岁的藏族群众吉称一样的农牧民,搬出了大山,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尼西乡地处高半山区,历史以来缺水现象较为突出,是该市吃水最困难的乡镇。尤其是近年来,由于降水偏少,致使仅有的几个水源地干涸,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给广大群众身体健康、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为切实解决群众因水致贫难题,该市积极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
在尼西乡水厂,经过净化、消毒后的自来水被输送到各家各户。新阳村南当村民小组村民阿姆说:“我们穷在缺水上!以前村民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背水,现在家里接通了自来水管,修起了蓄水池,龙头轻轻一开就有水了。”“有了水,我们就有了脱贫摘帽的信心和决心。”村民尼玛接过话茬:“我们村水源地较远,以前村里也没有什么管道,谈不上喝放心水。现在家里装上了太阳能,修建了卫生间,洗菜、洗衣、洗澡、做饭都非常方便。”
金江镇兴文村保太村民小组村民也吃够了“饮水难”的苦头。如今,一个容积100立方米的蓄水池让他们苦尽甘来,全村48户248人用上了放心水。今年,该镇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实施以来,解决了3个村11个村民小组安全饮水困难问题。
该镇镇长李浩城站在新修建好的蓄水池旁说:“通过3年的努力,我们镇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特别是今年,结合精准扶贫,随着新建、兴文以及扶贫搬迁的两个安置点安全饮水项目的实施,我们镇安全饮水得到了明显改善。”
“民生水利解决不好,脱贫攻坚就无从谈起。”该市水务局局长松云龙说:“很多地方穷在水上,困在水上,致富的出路和希望也在水上。虽然我们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存在很大困难,但我们一定要下大决心,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全力助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
目前,该市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已完成83个项目点,完成目标任务81个点的102%,其它20个贫困村水利建设实施方案已通过评审。
眼下,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香格里拉市高山峡谷间,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通村进组达户道路,让群众走出了大山;一股股干净清澈的自来水,让群众告别了因水致贫的窘境;一栋栋富有民族建筑风格的“别墅”,让贫困群众住得舒坦;一排排村间太阳能路灯,照亮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一个个新建的文化广场,绽放出了各民族群众亲如一家的幸福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