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作书面主旨发言,要求要以法律手段控制、疏导、调整和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矛盾,推动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面进步。
此次论坛由中国法学会名誉主办,法制日报社与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政府联合主办,昆明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市普法与依法治市办公室承办。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及专家,云南省、昆明市相关部门领导出席论坛。
现场
东风广场万人签名挺依法治市
12月2日下午的东风广场上,过往群众纷纷拿起笔在“法制昆明建设万人签名活动”的巨幅展板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以此来支持昆明依法治市。
明天是我国第8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昆明市在东风广场拉开了“12·4”法制宣传日暨云南省宪法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的序幕,今年的主题是“弘扬法制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在万人签名活动开始后,满头白发、拄着拐棍的王绍礼老人缓缓走上台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各单位的法律咨询点前,面对市民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工作人员总能对答如流。
论坛
九成市民满意平安状况
今年9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昆明市平安指数测评体系》;10月,昆明市委托云南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依照该体系165项具体内容所涉及的400多项指标开展了调查统计。据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专家评审组组长李文全介绍,此次调查随机抽取样本6715名,样本量大、覆盖面广、结构多样,具有代表性,调查方案合理,数据可信。调查显示,群众对昆明开展的平安建设活动取得的效果是肯定的,满意率达到93.11%。
制度创新赢得期待
“昆明今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重要制度,以经济社会制度创新为着力点,以软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在政策体制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引起社会反响,赢得人民期待。”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法学院院长马怀德教授在主题演讲时这样说。
马怀德说,今年以来,昆明推出了100多项重要政策,成了全国曝光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推出了100多项制度,内容之丰富是过去没有的。在这个过程中,不能靠领导人的行政命令来推动行政决策,更需要的是吸收了民意的规定、内容上升到制度化,才会不让政策因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十大指标量化法治城市
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副所长王公义教授提出,法治城市建设可通过具体的指标体系来评估,主要包括10方面内容:党委是否依法执政,人大是否立法完备、监督是否到位,政府是否依法行政,政协是否政治协商,人民是否当家作主,市场是否规范有序,司法是否民主公正,监督是否健全有效,民众是否依法行为,社会是否和谐稳定。
论坛上,昆明市在西部省会城市中率先组织课题组,对“法治昆明建设量化评估体系”开展课题攻关,得到专家们的充分肯定。
个案
派出所民警
辖区内两月未发“两抢”
记者刘晶晶 杨海冬 “你是苦美元还是苦劳模?”每天清晨6点就到派出所的各卡点“查岗”,一有案子就几天不能回家的张效民,时常被老婆揶揄。对此,张效民豁达地笑了笑。
张效民是金碧派出所的治安中队长,今年41岁的他已有21年的工龄。谈起平安昆明建设,他说:“早年我们采取过‘飓风行动’、‘雷霆行动’打‘两抢’,有效果但不突出。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全市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打击‘两抢’后,效果非常显著,群众安全感普遍提高。”现在,不管在辖区的哪条路上,群众都能看到卡点,高压态势给“两抢”违法犯罪有力震慑。
令人欣慰的是,打“两抢”前,派出所每天的接处警量都有20多起,但现在只有10多起。这两个月来,辖区内没有发生一起“两抢”案件。而此前的11月26日,副市长杜敏曾透露,昆明市上半年“两抢”警情共接报1255起,日均接报14.8起,核实后实际为7.04起。下半年后5个月接报1255起,日均接报8.2起,核实后属“两抢”案件的仅为4.73起。
“遇到家里没电、没水,房屋拆迁,土地纠纷等事情,群众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找警察。其实,很多事情属于其他职能部门管理。”棕树营派出所负责社区警务的副中队长孙云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