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西部经济 > 经济动态 > 正文

黄金十年流光溢彩,投资促进合作共赢

www.xibuxinwen.com(2014-08-26)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金色九月,丰收季节,又迎博览会。

黄金十年,合作共赢,携手话辉煌。

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经成功在绿城南宁举办了十届,中国与东盟携手走过了合作共赢的“黄金十年”。

作为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签约活动一直是政企关注的重点、商家青睐的亮点、媒体聚焦的热点。经过十届的坚持与努力,项目签约活动为流光溢彩的“黄金十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统计,前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累计签订投资合作项目3024个,其中,国际经济合作项目1284个,投资总额664亿美元;国内投资合作项目1740个,投资总额6452亿元人民币。

经贸合作更紧密 中国东盟是核心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深入,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相互间的投资合作。投资促进活动作为博览会经贸活动的重要载体,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中国与东盟国家借助博览会投资促进平台签订的项目投资额由首届博览会的13.43亿美元上升至第十届的36.57亿美元,年均增长11.8%。

中国与东盟合作成为引领投资促进活动的主力军。前十届博览会,中国和东盟各国共签订各类投资合作项目592个,投资总额289亿美元,分别占十届博览会国际合作项目数和投资总额的46.1%和43.5%。

双向投资全面推开。十届博览会以来,中国引进东盟国家投资合作项目182个,投资总额86亿美元;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合作项目410个,投资总额203亿美元。第一届博览会上印尼金光纸业集团投资建设的6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近年来项目持续增资,目前已成为广西较大规模的东盟投资项目。第三届博览会上广西农垦集团投资的中缅替代种植合作项目已于2007年1月开始实施,是目前缅甸北部地区替代种植规模最大的农场。

合作领域由原来的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矿产开发、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拓展到生物科技、养生旅游、商贸物流、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第五届博览会新加坡TF(HK)集团投资的北海高节能低能耗液压抽油装置项目、第六届博览会泰国碧宸旅游置业有限公司投资的防城港企沙海滨湿地公园之东盟·中国风情园项目、第九届博览会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有限公司在泰国承包的地方电网总公司智能集控系统改造工程项目等都是当届的重头戏。

桂港合作更加深入。第十届博览会上,桂港合作项目40个,投资额43.77亿美元,投资上亿美元的项目占总数近一半,投资额较上届同比增幅达140.48%。不仅合作趋势明显升温,还涌现出广西帝森绿色科技创业园项目,华润五丰田东现代农业产业综合开发项目,桂平西山泉国际养生旅游文化综合区等一批涉及绿色科技、现代农业、养生旅游的新兴产业项目。

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是区域性的合作盛会,同时也是全球性国际化的经贸盛会,吸引了众多国家和地区企业界的支持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签约项目中除东盟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外,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俨然成为博览会上的常客,印度、巴基斯坦、南非、厄立特里亚、巴林等世界各大洲发展中国家也竞相前来。十届以来,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投资促进国际经济合作项目签约。

支点作用更凸显 八桂大地聚商机

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伴随着广西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新机遇的展现,广西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国内省市“热捧”。北京、上海、山东、宁夏、江苏、福建、广东、湖南、云南、重庆等,国内先后共逾20多个省(区)市组团参加博览会,纷纷借助博览会投资促进平台“借船出海”,寻找商机,参与合作,签订合约。2013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第9次组团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李锐说,宁夏十分重视利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机会推进与东盟国家的友好交流和对外经贸合作。宁夏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色,加强在广西的招商引资,进而向东盟国家迈进。

央企格外青睐。在十届博览会上,央企投资广西项目 155个,投资额967亿元,占国内合作项目签约总额的15%。中国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已经连续10年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目前该集团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都有业务往来。该集团参展人员说,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我们拓展了一定的业务量,我们非常看重博览会的宣传效应。

桂粤合作“出彩”。两广省区在第十届博览会上签约的合作项目多达60个,投资额424亿元。合作项目除涉及传统的制造业外,还涵盖旅游开发、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服务业正在成为合作新热点。桂林义江国际旅游生态园、万港中马国际物流中心项目等都是当届的出彩项目。

项目结构更优化 第三产业掀热潮

“一产唱主角”转变为“二产是重头、三产成热点”。

十届博览会以来,签约项目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项目的投资额在投资促进活动项目签约总额中的占比由第一届的2.1%、71.5%、26.4%转变为第十届的4.1%、52.3%、43.6%。第三产业合作项目的飞速发展引人关注,旅游开发、商贸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等成为国内外客商的投资新宠。 第六届博览会,旅游开发项目成为投资热点。共签订国际合作的旅游开发项目9个,项目金额达15.81亿美元,分别占本届国际合作项目数和总投资额的9.09%和34.74%,较上届比重分别激增了12倍和22倍。主要项目包括香港万都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桂林阳朔山水公园项目、香港金澳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崇左市凭祥大连城景区综合开发项目、香港祥龙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的中国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城项目。

第七届博览会,商贸物流合作项目多,投资金额大,成为一大亮点。其中,国际合作的商贸物流项目19个,总投资额5.85亿美元,分别占国际合作项目总数的14.1%和8.8%;国内合作的商贸物流项目15个,总投资额89.13亿元,分别占国内合作项目总数的9.6%和13.2%。主要项目包括新加坡王纪企业有限公司投资防城港的中国东盟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项目,台湾曼妮国际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龙州县布局边贸城项目,加拿大中泓润商贸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贺州的农产品出口加工冷藏物流中心项目。

第九届博览会,首次出现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项目。第十届博览会,软件与信息服务类项目签约额达41.4亿元,较上届博览会增长近7倍。其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在桂林市投资的光通信产业园,工信部电子大连技术交流中心和北京三达经济技术合作开发中心在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投资的东盟云谷等项目最为夺人眼球。

品牌效应更彰显宽泛 后续发展能量足

大企业纷至沓来。历数十届博览会,不乏世界500强以及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印尼金光、新加坡来宝、泰国两仪、马来西亚MTD、台湾台泥、美国鹏孚、日本丸红、香港华润、中国粮油、中国中信、武汉钢铁等集团慕名而来,均有项目在博览会上对接签约。

大项目频频落地。十年来,随着大企业的接踵入驻,在博览会投资促进活动上签约的项目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过亿元的大项目频频出现。国际合作项目的平均规模由第一届的3800万美元增长为第十届的1.07亿美元,国内合作项目的平均规模由第一届的4.6亿元增长为第十届的约6亿元。

多领域深入合作。纵观十届博览会,签约项目涉及领域已由前几届的“农业唱大戏,制造业演主角”,转变为近期不断涌现的绿色科技、商贸物流、环保旅游、新型能源、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第二届博览会台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贵港的年产900万吨水泥项目、第三届博览会新加坡来宝集团投资钦州的大洋粮油项目均已投产,并逐步成为行业的领头羊。第六届博览会广西农垦集团投资印尼的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进展顺利,目前已有20家企业入园,3家企业投产。第十届博览会中电投南方电力有限公司投资桂林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项目,新能源清洁环保,可持续发展潜力足。

金融界积极参与。第八届博览会上,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海外柬华投资有限公司等国内外公司签订高达35亿美元的融资合作协议,为中国企业到东盟开展投资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大企业入驻、大项目落地、多领域合作所带来的品牌效应,不仅带动当地产业链配套延伸,推动周边城镇化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势必为后续的社会经济发展积蓄正能量。

服务工作更到位 撮合配对效果佳

项目广征集。博览会前,通过国内外商务主管部门、投资促进机构、商协会、大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我驻各国使领馆等多渠道大批量了解和征集经贸投资合作项目。

筛选严把关。针对收集的各类项目,严格按照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签、不符合环评条件要求的项目不签等“八不签”原则,同时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精心筛选,整理留存。

发布勤配对。将整理筛选的经贸合作项目、信息等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官方网站、国内各省区市以及东盟各国网站等渠道进行发布、推介。同时有针对性地将互补性项目信息通报给相关投资促进机构、商协会和各类企业,并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牵线搭桥,撮合配对。

多措促签约。根据网上撮合配对情况及各渠道对接情况,在会期举办投资政策说明会、重点项目推介会、专场项目对接洽谈活动等,进一步让合作双方增进了解达成一致,并在投资促进活动中签订合同,促成合作。

回首“黄金十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促进活动不仅提高了经贸实效和办会水平,而且拓展了合作领域和平台功能,项目签约的丰硕成果,沉甸甸地展示了十届博览会发展的辉煌。展望“钻石十年”, 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促进活动将继续这份坚持与努力,向着深化合作、互惠互利,向着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迈进。(石孟珂 邓希)

编辑:西部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