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西部教育 > 教育动态 > 正文

重庆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 12年后普及大学教育

www.xibuxinwen.com.cn(2008-10-13)来源:
复制链接关键词:
    中国西部通网消息 : 江北区鱼嘴龙胆完全小学的邓清元校长1987年开始执教,最初在鱼嘴小学当老师。他还记得,学校当时只有几所破房子,一下雨教室就漏水,不少学生坐的是石头板凳,用的是竹编抽屉,“老师的讲课只能靠一支笔,一本书。”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学校的条件逐渐改善。现在,学校办公用上了电脑,教室里也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这些变化,让我们做教师的看在眼中,喜在心头。” 

  邓老师的经历无疑是我市教育发展的缩影。改革开放30年来,重庆教育爬坡上坎、负重前进,在不断地开拓创新中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众多做法和经验在全国推广,被新华社《每日电讯》称为“这是中国教育的‘重庆现象’”。 

  领先,是“重庆现象”最闪光之处。重庆在全国率先偿还“普九”欠债、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取得了众多瞩目成绩。 

  1978年到1997年,是重庆教育的恢复和改革发展阶段。 

  当时,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城市教育费附加,教师满30年教龄、退休后领取工资的100%等政策,实行市、区县领导分片联系教育的制度,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其中,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的合川“活教育整体改革实验”历时10年之久,是我市直辖前一项影响十分深远的教育改革实验。 

  “直辖后,特别是近5年来,我市教育在很多方面都走到了全国前列。”市教委副主任赵为粮举例说,直辖之初,全市只有11个区县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人口覆盖率仅18.87%,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1997年至2001年,我市高速度、超常规全面推进“两基”,将覆盖率提高到87.87%,基本跟全国持平。但是,经济与教育发展的不协调,又使我市留下了“普九”债务、校舍危房、“大班额大宿舍”、代课教师等一系列遗留问题。 

  从2002年至2007年,我市又先后完成云阳等五个县的“两基”攻坚任务,并大力化解了“两基”工作中的遗留问题,特别是在全国创造了率先偿还“普九”债务的范例,并妥善解决了代课教师问题。 

  2007年,我市接受了国家“两基”工作的督导检查,得到充分肯定。教育部副部长、总督学陈小娅曾这样说:重庆在“两基”过程中,不但顺利解决了许多问题,还在偿清“普九”欠债、彻底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三峡库区移民迁校等方面开创了全国先河,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创造了很好的经验。 

  创新,是“重庆现象”的立足之本。从中职免费教育到民办教育发展,每一次开拓创举,都为重庆教育带来了一片新天地。 

  提到重庆教育的创新,不得不提到职业教育。 

  2006年,我市统筹利用市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中职“五类学生”资助政策体系。2007年开始,重庆籍中职学生享受资助面实现“全覆盖”。这些做法,得到了中央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为国家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经验。 

  “今年,我市在5个区县开展了免费中职教育试点,是全国职教领域一次大胆的创新之举。”赵为粮透露,教育部正在研究并考虑在全国推广重庆农村中职免费教育的经验。 

  中职教育的繁荣带动我市高中阶段教育的飞速发展。 

  数据显示,跟1997年相比,我市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由13.39万人增加到51.77万人,增长287%;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由25.76万人增加到50万人,增长94.1%;2007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规模首次突破100万人。 

  凭借着“创新”,我市的民办教育也在全国崭露头角。今年6月,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在政策和制度上进行了大胆创新,突出了“同等”两字,只要是办教育,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都享有同等权利。其中,资产过户减免税费等扶持政策,成立重庆市教育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等举措更是开创了全国先河。   

  发展,是“重庆现象”永恒不变的主题。随着市政府和教育部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我市教育从此步入科学发展阶段。 

  2008年7月24日,在重庆教育史上,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在这一天,教育部与市政府签署《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涉及城乡教育布局结构改革、城乡基础教育改革、城乡职业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制度改革、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城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改革、教育帮扶机制改革、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九大板块。今后5年,我市累计投入500亿元用于协议合作项目。教育部也将加强对我市教育改革的指导和支持,在安排项目和资金时予以倾斜。 

  与此同时,重庆大学城基础设施体系已基本形成,累计竣工面积210万平方米,入驻高校7所,今年入住师生将达到11万人。预计,我市2012年高校在校生规模将达到85万人。 

  “重庆教育的明天将更加灿烂。”赵为粮满怀信心地说,2012年,全市40个区县将实现“双高普九”,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95%以上。2015年我市将基本建成西部教育高地、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2020年,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基本普及大学。

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