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家住武夷花园水仙园的李之骞有幸成为北京小学通州分校的首批学生。北京小学通州分校是“十一五”期间,继北京市第二中学通州分校、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北京市史家小学通州分校之后,通州以“名校办分校”的形式引进的第4所学校,校园设计超前新颖,风格典雅大气。
日前,李之骞的妈妈等百余名家长参加了该校的第一次家长会,与校园零距离接触,感受这个大运河畔美丽校园的活力与和谐。“如今的孩子都是独苗,让他们从小就上一所好学校是每个家长最迫切的愿望。从前,很多人挤破脑袋也要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名校,如今,北京小学分校就在我家小区附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这在当年简直就是奢望。”李之骞的妈妈对这所学校特别满意。
2006年,北京二中通州分校落成并投入使用;2007年9月,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开学;2009年9月,北京市史家小学通州分校开学;2010年9月,北京小学通州分校开学。至此,通州新城形成“一河两翼、南拓东进”的教育规划布局。
名校办分校工程只是通州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十一五”期间,通州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实现了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发展,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呈现出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名校引进、薄弱校改造、教育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努力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区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数十亿元,其中累计建成投用13所高标准学校,撤销合并了一批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分布不合理的中小学。新通州三中、北关小学等一批工程也正在建设之中。从幼儿园到高校,一大批高标准、高质量、现代化的学校相继拔地而起。通州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城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教育发展机制不断完善,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回顾十一五
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间,资源整合与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效果显著。根据人口和城乡空间布局变化,全区分年度撤并了一批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的中小学。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成功举办了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接收了北机小学和化冶院小学两所央企所办学校。城乡教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学校布局日趋合理。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新建了区幼儿园、潞河国际教育学园、台湖学校、龙旺庄学校和于家务中学。
基础教育水平提高
全区基础教育工作也取得新进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其中学前三年入园率超过90%;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毕业合格率保持100%;高中阶段入学率保持95%以上,普通高中录取率达67%,公立高中应届生上线率达97.5%,所有考生高考上线率达90.7%。另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州这片热土,其子女入学问题也备受关注。五年来,接收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有效落实,目前,全区共有2万名流动儿童在公办学校接受教育。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重点工程建设连年来高效推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其中初中建设工程于2006年5月启动,区教委、各乡镇政府及区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分三批实施,2008年年底全面结束并顺利通过市督导验收工作组验收。2007年12月,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正式启动。目前已有两批48所学校完成建设并通过了检查验收。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全区中小校办学条件和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创建了一批全面育人、办有特色的品牌学校。中小学校舍安全加固工程稳步推进,2009年启动以来共完成45所学校加固改造面积近20万平方米。
另外,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全区共建校园网106个,1838个多媒体教室。教师研修网、教育信息网、教育传媒工作室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与成教中心远程教育网共同发挥作用,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责任编辑:何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