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讯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受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少数民族分布在贫瘠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也较为匮乏。为此,中国政府千方百计加大投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设施,提升教学质量。
云南民族中学位于省会昆明,星期一上午十点,校园里响起了嘹亮的国歌声,全校2000多名师生在操场上整齐列队,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在这些学生中,约六成是少数民族。
布朗族男孩岩温坎家住西双版纳的一个小乡村。家里除了八十多岁的爷爷、父母外,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全家六口人仅靠父母种地维持生活。岩温坎说,他所在的村的小学只有一个傣族老师,而且课程也只安排了数学、语文和体育。来到云南民族中学之后,不仅学习环境好了,而且学费、住宿费全免,每个月学校还会发给他300元人民币的生活补助,这些钱足够他在学校的所有开销,大大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发展,我小学的时候特别努力,最后终于考上了云南民族中学,我妈和我说只要我想学,他们就会一直支持我,来到云南民族中学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的教学条件比我们那里好很多,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学习,争取考上我们学校的高中,然后考上理想的大学。”
云南民族中学是一所公办全寄宿制中学。目前,学校有少数民族教师共48人,约占全校教师人数的三分之一。作为一所全寄宿制民族中学,在这里工作的老师,相比于普通学校的老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学生都住校,相当于24小时都要有老师照看。
在云南民族中学就职的杨林老师告诉记者,有一次凌晨四点有个学生生病,他作为老师立马把他送到医院,并在医院陪了整整一天。在云南民族中学任教,他们不但要当老师,还要当父母、当亲人——在学业上教导学生,在生活上关注学习,教会他们如何独立生活。
“以前农村不愿意自己的娃娃出来,来昆明这么远读书,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贫困学生没有以前那么多了,(而且)现在好多人的观念改变了,他们愿意孩子到省城来,接受更好的教育。”
云南民族中学自1987年成立以来,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校长马永文说,由于政府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学校的硬件和软件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改善,学校除了占地面积比较小以外,整个教学设施,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试验设备、学生食堂、宿舍等方面在云南省都属一流。此外,由于很多少数民族学生都来自贫困的山区农村,家庭条件比较差,政府也支持云南省民族中学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
“这些孩子入学以后,国家对这些孩子都是比较照顾,云南省政府在这方面还是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我们学校每年投入到初高中困难学生补助费用大概在100万元左右,使得孩子在生活、住宿、学习上面都有经费保障。此外,还有一笔固定的经费用于初中义务教育,大约18万元左右,我们不让一个孩子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也不能让一个孩子到了学校以后荒废学业。”
如今,云南民族中学毕业出去的少数民族学生很多已经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马永文校长说,学校将继续秉持“立足各族学生发展,夯实民族人才基础”的办学理念,让少数民族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