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庙村在脱贫攻坚中锻造坚强战斗堡垒
(李文化 通讯员 陈康玲 张蒙 )“当干部就要尽责任!”安康市汉滨区草庙村支部书记何万安说。在一次查看指导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园区里,不慎跌倒,后经检查为腰间盘突出症需住院治疗,他一拖再拖忍着疼痛继续工作,正是他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不畏艰辛坚守脱贫一线的无私奉献精神……感染鼓舞了他带领的一班人,他们一道并肩作战,攻坚克难,共谋脱贫攻坚大计。几年来,草庙一班人凝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敢于开拓,善于运作,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积极推行“党支部+”党建促脱贫模式。就是通过党支部引领建立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组织成立产业互助组、互助组带动贫困户抱团发展,把群众紧紧凝聚在产业链上,形成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的发展格局。目前,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流转土地2100亩,受益贫困户68户。同时,在既定思路下量身定制产业脱贫计划,利用本村优势资源土地800余亩,引进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带动贫困户发展70余户,切实为贫困户摘帽找准了路子。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只想戴贫困户帽子,凭“等靠要”是摆脱不了贫困的,脱贫先立志,唯有自强不息、勤劳打拼,才能更快过上好日子,他主动要求退出贫困户,自力更生的精神更是给年轻的村民做出了好榜样,他就是老党员---陈国根。
走进他租的房子里除了地面打扫的很干净外,家里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陈国根出生于1951年,1975年入党,妻子朱昌兰患有高血压,需常年用药,两个女儿双双外嫁。当我好奇地询问陈国根为何坚决要退出贫困户时,他的回答很简单:“我是老党员、不能不懂政策、不带头遵守政策,我的一双女儿虽都已嫁出,但是按照‘十三条’要求,我们也算有赡养人了,我是老党员,要带头把政策往严地落实。扶贫关键还要靠自身努力,如果一味地等靠要,十年后也还是贫穷。”
身残志坚,致富能手
今年45岁的徐生成,肢体四级残疾,2014被确定为贫困户。曾经他也很迷茫,认为出门务工必然有许多劣势,因身体残疾找工作必然受限,经过斟酌考虑,决定发展养殖业,他不等不靠,并带动乡邻一起脱贫致富。说干就干,通过对市场的考察,觉得养殖业走势良好,当地环境可用于发展养牛,于是自费到汉中学习肉牛养殖技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养殖场迅速建成,刚开始养牛以散养为主,后来为了节省开支,他起早贪黑外出割草,一车一车拉回来,春夏时节,水草丰美,基本上不需要多大喂养成本,秋冬季节添加玉米面、米糠、麦麸等农家饲料,全程绿色饲养,不添加任何化学饲料。“要想牛肉品质好,必须生态养殖。”张吉友说。现养殖场存栏18头肉牛,他用自己的勤奋和汗水取得了养牛的第一笔收入,尽管过程艰辛,但终究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劳有所得,苦而无憾。看到徐生成加入合作社创办的规模化养殖的好处后,周围许多建档立卡贫困户纷纷找到徐生成,想将自家的牛入股合作社。
“有政府支持,有群众的信任,我更有信心干好了! 我还要继续扩大规模,科学养殖,力争将更多的贫困户吸引到合作社里,大家一起奋斗,一起脱贫致富。”徐生成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