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西部资讯 > 广西资讯 > 正文

述遠古傳說 講隴原史話(美哉·華夏博物之旅·甘肅省博物館)

www.xibuxinwen.com.cn(2013-12-21)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鯢魚紋彩陶瓶,仰韶文化石嶺下類型,甘谷縣西山坪出土

  神人紋鎏金銀盤,公元前2世紀至3世紀, 靖遠縣北灘出土

  《儀禮》簡,漢代,武威市磨嘴子漢墓出土

  銅奔馬,漢代,武威市雷台漢墓出土

  金棺、銀槨、銅匣、舍利瓶及石函,唐代,涇川縣大雲寺出土

  西部新闻网讯  坐落在黃河之濱的甘肅省博物館,是國內最早成立的綜合性地志博物館之一。館舍佔地108畝,展覽大樓建筑總面積達2.85萬平方米,展廳18個,院內還有文物庫房、文物保護實驗室等設施。

  憑借甘肅豐厚的文化底蘊和隴原大地留下的大量珍貴文化遺存,甘肅省博物館的館藏資源得天獨厚。館藏珍貴歷史文物、自然標本共計35萬余件,其中國寶級文物16件(組),國家一級文物721件(組),二級文物2637件(組),三級文物48241件(組),匯集了甘肅從遠古時期到近現代的大量文化珍寶,尤以新石器時代的甘肅彩陶、漢代簡牘及文書、絲綢之路珍品、佛教藝術粹寶、古生物化石(標本)等珍貴文物為特色。特別是東漢銅奔馬、魏晉墓“驛使圖”畫磚,已分別被定為國家旅游標志和郵電事業的標志。

  目前,博物館的常設展覽有《甘肅絲綢之路文明》、《甘肅彩陶》、《甘肅古生物化石》、《庄嚴妙相——甘肅佛教藝術展》、《紅色甘肅——走向1949》。

  自建館以來,甘肅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多次遠赴美國、法國、意大利、日本、克羅地亞、新加坡、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展出,為宣傳中華文化和甘肅做出了貢獻。2007年甘肅省博物館對外開放的《甘肅絲綢之路文明》、《甘肅彩陶》、《甘肅古生物化石》三大基本陳列榮獲“第七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2011年甘肅省博物館《庄嚴妙相——甘肅佛教藝術展》獲“第九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2013年,甘肅省博物館建立了常設機構“甘肅省博物館流動博物館”,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流動博物館”系列活動。“流動博物館”走進社區、軍營、學校、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山區和地震災區,把博物館辦在百姓家門口,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在更大范圍內實現了博物館的社會價值。

  鯢魚紋彩陶瓶

  鯢魚紋彩陶瓶高38.4厘米,口徑7厘米,底徑12厘米,泥質橙黃陶,小口、長頸、溜肩、平底,腹部飾雙耳,頸部飾附加堆紋一周。

  瓶腹繪黑色人首形的鯢魚圖樣,呈人面鯢身形象。鯢魚,俗稱娃娃魚,是生長在我國亞熱帶、暖溫帶地區河溪中的兩棲動物。原始藝術家們從生活出發,獨具匠心地將鯢魚作了擬人化處理。臉部器官用圓、十字、橫線描繪,面部為一個圓圈,以橫線分出額部和面部,以鼻梁為中垂線做十字相交突出兩隻眼睛和張啟的大嘴。身軀為折屈狀,上身向左屈,下體向右折。一雙短臂自上身兩側向外伸出,作舉首布指狀。頸部畫蛇腹紋,通體作網格紋。尾部彎曲,面部的頭發與魚的尾須自然相連。整個圖案呈三角形構圖,簡單明了。線條有粗有細,可看出運筆中的頓挫、轉折和收筆,呈現奔放瀟洒的美感。

  這一形態的人面鯢魚紋,含有龍所具備的有足、有鱗、有蛇腹紋,似蛇或蜥蜴等的特征。有學者認為,雙耳鯢魚紋彩陶瓶腹部的圖案已具人首蛇身的伏羲形象之雛形。其形象亦與《山海經·海外西經》所描寫的“軒轅之國,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相吻合。

  據介紹,這件雙耳鯢魚紋彩陶瓶獨具藝術魅力,文化內涵豐富,對研究中國文明的起源有著重要參考價值。

  神人紋鎏金銀盤

  神人紋鎏金銀盤直徑31厘米,高4.4厘米,重3180克。原是鎏金,現大部分已脫落。盤面表層附有黑灰色鏽,底部如新,盤口經卷折外錘打和旋磨,做成厚而扁的唇邊。

  整個盤面可分為三層。外層紋飾主體為葡萄卷草紋,與葡萄藤葉、須、花蕾、果實相間,在紋飾間隱藏有鸚鵡、蜥蜴、夜鶯、蜜蜂、蝸牛、蛇以及昆虫等29個小動物。

  中層外緣飾聯珠紋和花葉,中間條帶由柱形飾分隔成12等分,每等分左側一動物,右側一神像,動物有鵝、鷹、魚、?等等,人物則老中青皆具,六男六女。

  內徑為一凸起圓形銀片,經壓模呈高浮雕紋樣。主體為一青年男神,鬈發,下頦無須,上身裸露,小腹及臍部以下掩裹大巾,巾角反繞雙肘飄拂體側,肩扛兩端飾花蕾的“權杖”,倚坐一雄獅之背,神態優雅,神情閑適。所倚坐之猛獸,揚首張嘴,狀貌凶獰,頸下鬃毛濃密像獅,而身上遍布圓斑。圈足內底有屬西方系統文字的刻銘,刻銘時代明顯晚於制作時代。

  盤心所飾這位持權倚獸的青年男性,中外學者大都判斷為希臘神話中的狄奧尼索斯。狄奧尼索斯是象征豐收與植物的自然神,尤以酒神著稱。中層所列12頭像,有人認為是希臘神話中奧林匹斯山包括太陽神、月神等在內的12神。這件銀盤是在中國絲綢之路上發現的重要文物,反映了絲綢之路上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

  《儀禮》簡

  《儀禮》簡分木質和竹質兩種,共496枚,為甲、乙、丙三個不同版本的《儀禮》,共九篇。簡冊制作精美,正面打磨光滑,具體內容為《儀禮》17篇中的部分內容,據推測,此簡可能是墓主人生前習誦的傳抄本。簡長55—56厘米和51厘米,相當漢制二尺四寸和二尺一寸,是古籍記載當時抄寫儒家經典的標准簡長度。

  《儀禮》簡由許多書手抄寫,在書寫水平與走筆風格上各有千秋。總體而言,《儀禮》簡書寫工整秀麗、結構規范、字態端正。文字形體已完全擺脫篆體框架,筆姿扁勻,蠶頭燕尾,逆入平出,已具成熟隸體的雍容氣派,是漢代墨寫隸書的上品。

  《儀禮》簡系未糅合今、古文之前的、西漢后期立於官學的今文經本,即高堂生嫡傳后倉氏本。這是迄今所見時代最早的手寫經籍,在版本校勘、經學史演變及古文字形體研究等方面均具有很高價值。

  《儀禮》是先秦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一,詳細記述周代貴族冠、婚、喪、祭、射、朝、聘等各項禮儀和准則,反映了當時上層社會生活、制度、習俗和道德規范,為貴族子弟們入任前的必修教科書。

  銅奔馬

  銅奔馬,又稱“馬踏飛燕”,呈發綠古銅色,高34.5厘米,長45厘米,寬13.1厘米,重7.3千克。馬呈奔騰狀,頭微左偏,兩耳如削,雙目圓睜,鼻孔奮張,作昂首嘶鳴狀,三足騰空,右后蹄踏一展翅飛翔、回首驚顧的“風神鳥”龍雀。鳥的方形尾上有一凹坑,應為燕隼類。銅奔馬表面原有彩繪,今雖大部分脫落,仍能在馬的眼睛、口唇、牙齒等處隱約可見。塑造者攝取了奔馬騰空、一足超掠飛鳥的瞬間,飛鳥的回首驚顧,襯托了駿馬風馳電掣般的速度,更增強了奔馬疾速向前的動勢。其全身的著力點集注於超越飛鳥的一足上,不僅造型優美,而且精確地掌握了力學的平衡原理,工藝卓越。

  銅奔馬是按照良馬式的標准去塑造的,集西域馬與蒙古馬種的優點於一身,其外形不僅表現了西域馬快速穩定的特點,也體現了蒙古馬肌肉厚實、身體粗壯的特征。此馬用的是同側兩肢一致舉邁的“對側步”,這是漢馬特有的奔式。所謂漢馬,是西漢前期從西域引進的良種馬,和西北當地馬交配培育出的一種新型馬,其特點是軀體適中,肌肉健壯,性格堅勤,吃苦耐勞,具備力量與速度相結合的優勢。銅奔馬的形象,被認為是優秀漢馬的標准模型。

  銅奔馬被認為是漢代青銅藝術的經典之作,中國古代雕塑的稀世之寶,東、西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1985年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業的圖形標志,沿用至今。

  金棺、銀槨、銅匣、舍利瓶及石函

  此套舍利容器共5件,由石函、銅匣、銀槨、金棺和玻璃舍利瓶層層套置而成。最外層為石函,高42.5厘米,長50.5厘米,寬49.5厘米。由質地堅硬的灰色大理石制成,方形覆斗頂,頂上正中刻方格,格內刻“大周涇川大雲寺舍利之函總一十四粒”。紀年為“延載元年”(694年)。第二層為銅匣,通體鎏金,鏨刻忍冬紋,蓋頂嵌一銀蓮花,十二瓣,蓮花中心鑲一桃形銀珠。蓋與身之間背面安裝兩個銀質合頁,正面安裝三個花瓣形銀扣,挂鎏金銅鎖鑰。第三層銀槨,覆瓦式蓋,通體鏨刻纏枝忍冬紋,兩側各安裝兩圓環,底座呈長方形,四面有勾欄平座一周,空間鑲嵌菱形花紋。第四層金棺,形同銀槨,棺蓋及棺身用金片、珍珠、綠鬆石鑲嵌成大蓮花,周圍又飾以金片組成的小蓮花,蓮蒂、蓮葉均對稱。金棺下的墊座及四周貼以五瓣梅為圖案的織錦。金棺內有一檀香小隔板,內置一玻璃瓶,長頸、圓腹、平底,白色透明。內裝舍利14粒,形如米粒,質似珍珠,中有小孔。瓶上蓋古銅色絲質小帕。全套作品精巧華麗,光艷奪目,反映了盛唐時期金銀器制作的高巧水平,也是佛教藝術的珍品。

  此套舍利容器出土於唐代大雲寺的塔基地宮。大雲寺塔始建於隋,時稱大興國寺。隋文帝曾三次下詔分舍利起塔,大興國寺塔即為其中之一。后此塔毀壞,到武則天時大興國寺改為大雲寺,並把塔下的舍利瓶、舍利及石函取出,為之新制了金棺、銀槨、鎏金銅匣及石函,於延載元年重新安葬放入塔基地宮,另修了舍利塔。

编辑:西部新闻媒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