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记者 刘慧)储为国计,备为民生,粮安天下。储备粮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7月11日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肇东直属库外租收储库点——青冈荣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拍卖销售的一次性储备玉米存在质量问题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也让人们对中央储备粮数量质量是否安全产生担忧。7月12日,中储粮集团公司派出调查组赶赴当地开展调查,有关部门全程督导。7月14日,中储粮集团公司发布初步核实情况说明(如下)。
关于肇东市青冈荣昌收储库点拍卖销售一次性储备玉米有关问题初步核查情况的说明
针对近日网上关于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肇东直属库外租收储库点——青冈荣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拍卖销售的一次性储备玉米存在质量问题的反映,中储粮集团公司于7月12日派出调查组赶赴当地开展调查,有关部门全程督导。
经初步核查,视频反映的这批玉米数量质量问题与事实基本不符,仓内个别点位的质量问题不代表整仓玉米质量状况。经第三方检测机构——黑龙江省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现场扦样和实验室检测,色泽气味正常,水分、杂质、不完善粒等各项检测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质量要求,与该批玉米提报拍卖标的时的质量指标基本一致。经对该货位剩余玉米进行核查,数量账实相符。
关于视频中反映的“水泡粮”和“筛下物”问题。经向当事人核实,她所说的“水泡粮”是黑龙江个别地方一种民间叫法,是指玉米在生长期后期因雨水偏多、光照不足,造成成熟度不够、籽粒不饱满,经高温烘干后产生的色变粮粒,不是被水浸泡过的玉米,现场扦样检验也未发现该批玉米有被水浸泡的情况。核查中确实发现粮堆底部个别点存在筛下物,经调查是在入仓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清理。筛下物不影响整仓玉米质量和数量,玉米出库时数量按照实际过磅计量。如出库时杂质含量超过标准规定一定限度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扣量。
关于视频中反映外租收储库点青冈荣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人员违规额外收取装车费等问题,经查基本属实,下一步将依法进行处理。核查中如发现中储粮直属企业人员存在违规违纪违法问题,集团公司将依规依纪依法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中储粮集团公司将继续做好政策性粮食监管和销售出库工作,维护好国家粮食安全。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的监督。
中储粮集团公司
2020年7月14日
从中储粮集团公司发布的初步调查结果来看,中储粮并没有回避问题,而是针对网上反映的问题逐一调查核实,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回应社会关切。相信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相关责任人一定会受到应有的处罚。
我们知道,此次黑龙江肇东市青冈荣昌收储点拍卖销售的是一次性储备玉米。那么,一次性储备玉米是不是中央储备粮呢?可以很肯定地说,一次性储备玉米是国家政策性粮食,但不是中央储备粮。
国家政策性粮食包括中央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临时储存粮和一次性储备粮。
中央储备粮是中央政府储备的粮食,用于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等储备的粮食和食用油。
最低收购价粮是国家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根据国家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收购的粮食。
临时储存粮是2007年起国家先后在部分主产区收购旺季对玉米、油菜籽、大豆实施临时收储,并委托中储粮集团公司临时储存的粮食。2014年以来,国家已经先后取消大豆、油菜籽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目前仅在新疆保留小麦临时收储政策。
一次性储备粮是国家为了消化政策性粮油库存,将一定数量符合条件的政策性粮油划转为一次性储备,进行新陈置换,实现推陈储新。2016年玉米收储改革期间,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划了一部分临时收储玉米作为一次性储备。此次肇东市出现质量问题的一次性储备玉米就是这类型粮食。
中央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临时储存粮和一次性储备粮都属于中央事权粮食,国家委托中储粮集团公司管理,但管理方式有所不同。
中央储备粮是保14亿中国人饭碗的粮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中储粮集团公司2000年组建,承担着中央储备粮运营管理的职责,始终将“两个确保”(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作为根本任务。目前中央储备粮储存在全国980多个中储粮直属库及其分库中,定期轮换,确保常储常新。近年来,中储粮全面开展“标准仓、规范库”创建,仓储设施及装备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实现了中央储备粮智能化管理全覆盖,建成全球粮食仓储行业最大的一张物联网,监管效率和管理穿透力显著提升,中央储备粮数量和质量更有保障。通过定期轮换和科学管理,中央储备粮宜存率稳定在95%以上。
2005年以来,中储粮又承担起国家政策性粮食的收储职责。近年来,国家政策性粮食收储量大幅增加,中储粮自身仓容不足,就采取委托管理的方式管理政策性粮食,个别地方还存在租仓管理的形式。肇东市青冈荣昌收储库点就是由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肇东直属库租赁的收储库点。目前,全国政策性粮食委托收储库点达到1万多个,是中储粮直属库数量的10多倍,委托库点储存的政策性粮食占比达90%以上,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也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近年来发生的几起粮库风险案件几乎都与委托收储库点有关。
政策性粮食监管和风险防控是中储粮集团公司面临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做好政策性粮食去库存的硬任务,也是中储粮提升治理能力必须应对好的重大挑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中储粮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委托收储库点风险管控,一是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加强对委托企业定点资质审核,严格定点,落实三方共同监管措施;二是强化技防、人防、法防和经济防范“四位一体”管控,建立三级监督检查体系,织牢织密监督检查网。同时,加强委托库点风险评估,大力加强仓房建设,努力提高直属库收储占比。
7月13日,中储粮集团公司召开全系统视频会议,再次强调要严格收储库点定点资质把关。对于不符合资质要求的库点坚决排除在收储范围之外,中央储备粮和一次性储备粮一律安排在直属企业自储或委托存储,不得租仓储存;对已租仓库点要严格落实“自收、自储、自管”的要求,直属企业租仓库点要选派精干人员进驻管理。
中储粮肇东直属库外租收储库点青冈荣昌公司出现违规额外收取装车费等问题,反映了通过委托租赁方式形成的库外储粮点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也反映出进一步加大政策性粮食监管仍任重道远、时刻不能放松。就中储粮直属企业来看,近年来中储粮集团公司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企,坚持和完善自我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目的就是为了守住管好“大国粮仓”,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压舱石”作用。只要政策性粮食收储、监管和去库存还在继续,基础管理、防范风险就要不断加强。打赢这场硬仗,才可以更好稳人心、稳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