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海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曾诗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用它来形容田东海老先生颇为恰当。田老先生1937年7月出生于陕西合阳,其父辈就读私塾,对传统国学书法极为重视并造诣颇深。少年田东海接受家父之耳提面命,从小就爱上了写字画画,八九岁开始给左邻右舍写春联,画窗花。上小学五年级就负责包办班里的墙报,还代学校用毛笔誊写教学计划,学期期末总结等报告文书。1951年接触了国画大师赵望云先生,1959年正式拜画鸟画大师康师尧为师,苦读数载,终悟真谛。丰富的学习阅历,对他的书画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和史料资源。他的书法融唐楷、魏碑、篆书、隶书和行草于一体,尤以魏体楷书见长。其用笔娴熟,果断大胆,结构俊雅,稳重坚实,奔放苍劲,外拙内炼,若刀砍斧斫,颇具阳刚之美。他的绘画以花鸟题材为主,花香播意,鸟鸣传情,歌颂人间大爱,鼓呼民生真情。在技法运用上,继承康师尧先生的精细妙巧之神,又有大胆创新之貌。山水画创作以摩写传统技法为基础,坚持深入大自然,大到崇山峻岭,小到农舍村落,皆为其笔下尤物,画上奇稿。
他还非常重视文学、哲学、音乐、戏剧、书法等“画外功夫”的学习和提高。常常以书入画,以画作书,书中有画,画中有书,书画交融,相得益彰。如今已耄耋之年的田老先生可谓功成名就、德艺双馨,然而,在追求艺术之美的道路上,他依然寄情翰墨、笔耕不辍。其作品被诸多媒体及书画类刊物广为采编。曾出版有《田东海书画集》,《田东海诗、词、联集》,并出版发行年画、挂历多幅。在西安、宁夏、北京、澳门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多期,有多幅作品在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周恩来纪念馆、北京大学、陕西省政府贵宾接待厅等处收藏或悬挂。个人艺术事迹被多种典籍收录,个人所有资料收入陕西省档案馆名人档案长久保存。在陕西书画界,对田老先生的一致评价是“字好、画好、人更好。”
我结识田老先生已有数载,目睹先生之风采,聆听先生之教诲,耳濡目染,收益颇丰,感悟颇多。回望田老先生艺术之路,观乎书法之真谛与人生之奥秘,犹如人磨墨,墨磨人,咫尺方寸,博大精深。浅出时,不过黑字白纸一张;深入处,却可领略百态万象。放开时,挥毫泼墨,风流洒脱,激扬文字,浑然天成。收紧时,耐住寂寞,守住自我,静神养性,用心创作。为人当如坐拥草书的空灵,行云流水,意至笔随,大气宏阔,雄视千古;兼备楷书的骨气,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一丝不苟,笔笔鲜明;外具隶书的含蓄,藏首掖尾,端庄持重,不显山露水,不恃强逞能;心存篆书的质地,古朴典雅,质朴意拙,象物形体,纯真无邪。欲达到书艺与人生的佳境,往往需要虚怀若谷,潜心研习巨匠泰斗之人品涵养、卓然才略、慧眼睿智、神乎技艺,取其菁华,得其一二,化为己用。至于作品格致,是非成败,自在心中,去留无意,宠辱不惊,这才是书法与人生之要义,也是田老先生艺术生涯的写照。
近日,我与田老先生在西安永宁门外的游园京梦(西安SKP店)如约相聚,时隔一年,仍一见如故,特别值得欣慰的是老先生依然目光如炬、步履轻盈、笑声爽朗、神采依旧。席间我曾问他有什么养生奥秘。他笑笑说,有梦想的人永远年轻。是啊,有梦想就有前方。
是夜,腊月风和意已春,古城景色特迷人。我透过酒店的窗棂远眺,古老的城门在灯光辉映下流光溢彩、雄伟端庄,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还有对未来的憧憬与展望。然而,我相信,当新春的大门向您打开时,比这夜景更美、更有内涵的一定是映入您眼帘的那幅由田东海老先生以八十三高龄挥毫泼墨书写的对联:风从东海来,八水云烟春织锦;福自南山起,九州儿女梦生花。
书写这幅春联,既凝结着田老先生对历史的敬畏、对艺术的思考,也蕴含着田老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追求。正如叶剑英元帅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为此,我祝愿田老先生在追求艺术之美的路上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作者:系陕西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创意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陕西省中小企业投融资促进会秘书长、西部新闻文化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