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古都西安,轰动于首都北京,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从大西北吹来的一股带有黄土气息的笔墨之风迅速席卷了大江南北,成为中国画坛的一支新晋力量,人称“长安画派”,他们尤钟情于黄土高原的自然风光貌和风土人情,致力于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自京城首展告捷,自此便打破了长安画坛近半个世纪的沉寂。
在长安画派的传承和发展中,有一个名字不得不提,他就是中国画名家韩成孝先生。韩成孝自幼酷爱绘画,深受长安画派影响,又深得石鲁大师亲传,承蒙李世南、刘文西、崔振宽等老师教诲,跟随陕西省国画院胡光宗老师从事山水画创作和研究,后曾任教于陕西省能源学院艺术系。作品以其刚柔相济、古朴苍润的风格为长安画派注入了一股浑厚的艺术能量。
半世遭逢一笑过 因有笔墨过平生
韩成孝出生于西安市,整个青少年时代都是在坎坷不幸中度过的,双亲蒙冤、颠沛流离、倍受歧视,后又下乡插队,生活使他直面了悲欢离合,饱尝了酸甜苦辣,体味了世态炎凉,然而丰富的经历却造就了他大海般的博大深邃的性格,表面如潮水般平静,内心似大海巨浪翻腾;超凡脱俗的胸襟,淡泊名利的追求,沧桑的人生经历也成为他日后艺术创作的宝贵财富,并不断激励着艺术创作的探索。
生活给了韩成孝无穷的灵感和动力,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韩成孝的人物作品形成了现实主义画风,1974年人物工笔“筑路女工新事多”入选首届陕西省工人画展。1982年国画“针迹密密”参加了中国美协和全国煤矿合办的美展,荣获二等奖;同年国画“猜猜今天啥花样”入选中国美协和全国煤矿系统美展,并获得三等奖。1985年国画“开启光明的人”入选中国美协和中国煤矿基金会举办的第二届美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同年赴波兰展出。1990年工笔人物“矿花”获陕西省美术展览一等奖,1992年国画“火神曲”获陕西省美展银奖,1995年国画“敦煌飞天技乐”获世界16国大展银奖。详情请登录韩成孝官方网站www.hanchengxiao.com。
在韩成孝早期的作品中,其人物画形象生动、笔墨酣畅 、构思巧妙,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成为他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黄土情、民族情书写时代风骨
“艺术的极致,并不在于它表现了一切新的可能的情境,而在于它在想象的时候,能够把现实中的物象同艺术家心中的生活感悟而结合,从而升华为感人的艺术作品。纵观韩成孝的九十年代以后的山水画创作作品,在他的一笔一墨中流露出来的,不单是多年潜心研练的传统笔墨功底,而是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他脚下的中国元素——黄土地逐渐成为他“心灵感受”的独特对象。每临深秋隆冬,待山上绿叶退去,露金子般的黄土时,他内心巨浪翻
韩成孝的山水画有自己独特的笔墨风格和表现形式,他继承了宋、元文人山水画的传统技法,有着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底,笔墨酣畅淋漓,线条灵动而有韵律,墨色相济,自然生发章法合理而巧妙另他在黄土山水中善于不断创新,将在中国画传统笔墨功底的基础上合理的溶入了西画的色彩与构图。形成了沧桑丰富,绚丽多彩的民族性风格,画面或以写实手法再现自然生活之感悟,或以写意手法追求不定型的抽象形态。奇丽雄浑的中华龙门,酣畅雄伟的秀丽山川,静谧厚重的关中人家。纯朴勤劳的西北农民。
韩成孝就在这方寸土之间展现着无限浓厚的黄土魅力从他的画中能直观的感受到画面的自然气息的造化之美和乡土乡情的民族精神,它的画面能使人产生了强烈的联想和思绪。丰富、雄浑、厚重和温暖让人们对这块土地无比的眷恋。
彩墨飞天抒写胸中逸气
韩成孝多年来潜心研究敦煌艺术,他创作的作品“飞天”,采用泼彩泼墨的大写意没骨画法,一挥而就、气势磅礴,笔墨淋漓酣畅,墨彩丰富而浓烈,既保持了传统风貌又溶入了时代特征,就灵动多变之美,完美的体现出飞天艺术的生命和灵魂。反映了韩成孝先生对敦煌艺术的深刻感知与领悟。这是渗透了画家主观感情和个人审美思维的艺术再创造。为中国敦煌艺术重放异彩作出了贡献。其飞天作品曾作为外交礼品馈赠波兰、澳大利亚等贵宾。2010年“敦煌盛语飞天”被联合国收藏。
如今,走过半生坎坷的韩成孝已经将自己的人生阅历不断化作激情灵动的笔墨,并把对黄土山川的热爱融入其中,用他那浑厚淳朴、苍劲深邃的独特风格,焕发着民族气节和时代风骨。(文/西部新闻网总编张龙 记者 姜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