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本网聚焦 > 正文

花开见佛——高建群艺术品读   

www.xibuxinwen.com(2018-03-20)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讯(记者张栢溪)2018年3月19日,高建群,西安市临潼区人,当代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画家、文化学者。他被誉为当代文坛难得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的写作者,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文联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副主席。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客座教授,西安航空学院人文学院院长。1992年至1995年,曾挂职黄陵县委副书记,2005年至2007年,曾挂职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代表作有《最有一个匈奴》、《大平原》、《统万城》、《愁容骑士》、《六六镇》、《古道天机》、《白房子》、《刺客行》长篇小说8部,散文集《新千字散文》、《东方金蔷薇》、《匈奴和匈奴以外》、《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惊鸿一瞥》、《西地平线》、《胡马北风大漠传》等13部。
 
  1976年,以组诗《边防线上》踏入文坛。1987年,以中篇小说《遥远的白房子》引起文坛强烈轰动。1993年,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出版,被誉为中国式的《百年孤独》,陕北高原史诗。并引发中国文坛的“陕军东征”现象。该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盘龙卧虎高山顶》央视8套播出后,再次引起轰动。
 
   2009年,长篇小说《大平原》出版,并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名列榜首。
 
  2012年,长篇小说《统万城》出版,再次因此轰动,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奖”,名列榜首。《统万城》英文版,行销欧美,亦在海外有较大影响,并获得意大利“风雅颂文学奖”。
 
  高建群是第一个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演讲的中国作家。他的《白房子》、《大平原》、《统万城》电视剧或电影都正在筹拍中。
 
  新作《菩提树下的欢宴》于2016年出版,这是作者60岁以后,倾一生之心血, 对中华文明板块的发生、发展、流变的一次千年一叹,是留给后世的一份精神遗嘱。
一卷在握读懂中国 一树婆娑度你度我——《我的菩提树》创作缘起
 
  文/高建群
 
  二千五百多年以前,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尔后,一路走陆路,翻越葱岭,进入塔里木盆地。两位身披黄金袈裟,骑着白马的西域高僧,顺着业已被张骞踩出的丝绸之路,有一天走到洛阳城。东汉的第二位皇帝,将高僧安置在外官招待所性质的鸿胪寺里。一般认为,这是佛教进入中原地面的最初记录。鸿胪寺这个名字不通俗,老百姓见寺院门口拴着白马,于是将它叫成“白马寺”。自此以后,中国人供奉香火的比丘和比丘尼居住的地方,就叫成了寺院。
    佛教自海路而来,大约也得力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有确凿记载的是广游五印,西行求法第一人法显,陆去海还,历经十四年。回程时,在加尔各答港口登船,又在今天斯里兰卡滞留两年,尔后,搭载一个五百商贾的商船,用八个月的时间,抵达青岛。法显的晚年,在南国地面四百八十寺弘法,一个寺院一个寺院的挂单。
    有意思的是,法显在斯里兰卡,见到一棵树枝斑驳、树型高大的菩提树。传说,这是印度国阿育王的妹妹,当年走海路弘法,乘坐一艘载有一棵菩提树苗的小船,来到这被称为“狮子国”的地方,栽种下的圣树。
 
  “菩提本无树”,或者换言之说,世界上原来是没有“菩提树”这个树名的。那树原名叫“贝罗树”,它的叶子被用来抄佛经,那经就叫“贝叶经”。释迦牟尼尊者在贝罗树下成佛,身后发出万道菩提光,从此贝罗树就被叫做“菩提树”。
   印度国在我们的秦始皇的时代,也出了一个伟大的王,他叫阿育王,阿育王建立的王朝叫“孔雀王朝”。王统一了五印大地八十六个邦国,建立了王朝。眼见得大地上血流成河,王望着自己的沾满鲜血的双手,痛苦万分,于是决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阿育王在释祖当年所经之处,都建立佛塔、石柱,修筑精舍(寺院),并破八塔为八万四千塔,在世界各地起塔,以供奉佛祖真身舍利。
    我是一个文化人,一个当代小说家,我都写了三十多本书了。我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引发中国文坛的“陕军东征”现象。我的长篇《大平原》获得最高国家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且名列长篇小说榜首。我的另一部长篇《统万城》,则获得另一类国家奖——新闻出版广电总署优秀奖,亦名列长篇榜首;该书英文版则获得加拿大大雅风文学奖。
    中国的传统文化人,学问做到高深处,年岁熬到老迈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走近佛陀,走进庙堂,寻找最高智慧,寻找心灵慰藉。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而我也没有能够例外。
    2013年,是一代高僧鸠摩罗什大行一千六百周年。陕西的草堂寺约我写一部大传,与此同时,一位民营企业家将终南山沣峪口山上的六千亩地征购,筹建恢复唐翠微寺遗址事宜。这里曾是唐朝的皇家寺院,李渊、李世民都是在这家寺院驾崩的。而玄奘西天取经归来,亦是在这家寺院开始他的译经生涯。玄奘译出的第一部经典叫《心经》。
    在翠微寺遗址的一棵大树下,大家公推我做这筹建中的翠微寺的主持(当然只个名义而已)。我说,那我得有个法号才对。大家说,就叫答应和尚吧,取“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之意。盛情难却,于是我以一首偈作答,算是应允。“我本西来一沙弥,流落民间年许多。剃去三千烦恼丝,不辞长作岭上客。”
    《我的菩提树》是我新近完成的一部重要作品。“一卷在握,读懂中国;一树婆娑,度你度我。”是我为这部书选的副标题。这是对我们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东方文明板块的一次庄严巡礼,崇高致敬!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又向哪里去?我们为什么长成现在这个样子,而不是别的样子?在我们之前,这个世界都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情、产生过哪些重要的人物、产生过哪些古老的智慧等等。是支撑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它写了支撑中华文明大厦的三根支柱——儒释道的产生及其流变。而其中以主要篇幅写了大教东流、落地生根、佛教进入中国的全过程。重点地写了法显、鸠摩罗什、玄奘的事迹。鲁迅先生称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脊梁”,西方哲学家则认为:鸠摩罗什是东方文明的底盘。
    《我的菩提树》一书的写作,是从我六十岁生日那天动笔的,到六十三岁生日时完成,也就是说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这本书写作的原因,除了笔者已经有了许多的知识准备,胸中的激情等待夺路而出时,还得于一个直接的起因。
    玄奘六十岁生日那天,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了,而重要的一件事情,翻译他西天取经,从那烂陀寺带回来一部经典《大般若经》,还没有译出。于是前往洛阳,面见唐高宗李治,希望皇家能为他找个僻静的去处,心无旁骛,将这部佛家第一经典译完。这样,高僧来到玉华宫肃成院,开始译经。六十四生日时,经书译完。尔后,高僧双手合十,盘腿危坐,说了句“我早就厌恶我这有毒的身子了。我在这个世界上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该是告别的时辰了!”说完气绝而尽。
 
  在这些高僧面前,我意识到自己的卑微,意识到了当代人的卑微。是的,六十岁生日一过,我的来日也许就不很多了,我得捡重要的事情来做,我得写一本充满智慧的书,将它像遗嘱一样留给身后的世界。
    《我的菩提树》交由北京十月出版社出版后,风靡一时,一印再印,被出版家称为《圣经》体、《史记》体文化读物。我想,印刷厂那印刷机,这大半年来大约一直轰轰个不停。
    而最叫我感动和最叫我振奋的是,广州的一批民营企业家,对《我的菩提树》一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尊重。他们拿走了该书的港台繁体竖排版授权,从而计划印刷一百万册,以派发的形式免费送读者。这是一。第二,则是在世界范围内栽种一百万棵菩提树。而今天,我们在广东四会六祖慧能禅寺栽种的菩提树,当是这一百万棵菩提树的第一棵,即0000001号。还有第三个大动作,那就是拍摄一百零八集佛教文化专题片《我的菩提树》,该拍摄如今正在进行中。
    六祖慧能,令人高山仰止的佛教人物啊!他是南宗的开山祖师,第一尊者。能将这第一号栽在这禅宗的祖庭,慧能祖师修持和讲学的一方静土,是一种光荣。
 
  六祖慧能有一个弟子,叫怀让,是陕西安康人。六祖讲经,问众弟子:“何以得见我佛?”众弟子皆不能答。惟独弟子怀让答曰:“见莲花开如见我佛。”六祖大喜悦,遂传衣钵给怀让。这是六祖和陕西人的一段故事。大家知道,“花开见佛”后来成为佛家著名的一句偈语。
    那么,我们在六祖慧能禅寺栽种的菩提树第一号,则是那个美好佳话的又一次延续。当然,较之古人,我们只是一群卑微的小人物。但是,拳拳的向善之心,向佛之心,应该说是相通的。
佛教从大的层面来讲,它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更是一种文化,是文化达到高深处、极致性的东西。是前人总结的一种大智慧,是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
 
  三千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三千中千世界,构成一个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之化摄也。——这是佛教经典概念之一,玄奘西天取经取回来的真经之一。北大已故教授季羡林先生则将它译成今文。
    今天的人们,将这段佛教原始经典放入电脑,求答案。电脑给出的答案,令人震惊。答案说:“三千小千世界,指我们生活的地球;三千中千世界,指的是银河系;三千大千世界,则指的是浩瀚无边的茫茫宇宙。”你看,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教文化就这样认识和解释世界了。
 
  儒释道三教合流,像三根支柱一样,支撑起中华文明大厦数千年不倒。在未来的世纪里,它们还将继续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智力支持,佑护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生生不息,香火永续。
 
  或问高僧:“从何处来?”高僧答曰:“从来处来!”或问高僧:“到何处去?”高僧答曰:“到去处去!”来处是娘的肚子,去处是化作尘埃!
 
  丘山适履皆须弥,草树清凉即菩提。晨方问偈无常态,诗来我正拈花时。
 
  2018年元月18日于西安

 

 

 

编辑:新闻网西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