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讯 (记者 张丽)6月16日晚,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在西安人民剧院火爆首演。陕西人艺特别选择了陈忠实“七七”的日子首演也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原著作者,并将剧场最中央的位置——7排1座留给了陈忠实。白嘉轩、鹿子霖、田小娥、朱先生、冷先生……这些曾经“活”在关中平原上,“活”在著名作家陈忠实笔下的人物们,昨晚出现在人民剧院的舞台上,他们念着书里的对白,将关中平原半个世纪的风云世事演绎得真实而梦幻——这是咱陕西人自己的话剧《白鹿原》,他们从北京“回家”首演了。西部新闻网全程聚焦了这个最具乡情的大手笔、大制作的话剧演出。
话剧《白鹿原》西安火爆首演
纪念原著作家陈忠实
选择了陈忠实“七七”的日子首演
话剧《白鹿原》剧照
演员刘李优优饰演白灵在话剧《白鹿原》中的剧照
话剧《白鹿原》剧照
话剧《白鹿原》剧照
话剧《白鹿原》剧照
话剧《白鹿原》剧照
向观众谢幕
与观众面对面交流 陕西人艺院长李宣主持
演出现场观众爆满
演出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国家一级编剧孟冰和中国品牌推广第一人、西部新闻网总编辑
中国品牌推广第一人、西部新闻网总编辑和主要演员蒋瑞征、管越和刘李优优合影
据了解,这版正宗关中风情的《白鹿原》在今年3月挺进北京,被誉为“史上最高评价的《白鹿原》”。本次西安演出是征服京津观众后,再次打磨提升的首次亮相。故事主线保留了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等情节,每个场景转换都与剧情紧密结合,在观众的眼皮底下同步变幻,空间随意跳转在白家、鹿家、朱家、祠堂、农协大会,关中之风扑面而来。
“不借用某个明星的光环或某个主创鲜明的个人特色,而是最大程度的尊重、还原小说,这才是对原著最好的表达。”陕西人艺院长、《白鹿原》制作人李宣表示。
据了解,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酝酿之初,陈忠实对版权费分文不取;排练中,他鼓励团里“不必用明星,让娃们演,亮出老陕风采”;进京演出时,他已经住院,但还每天给团里打电话询问情况;演出结束后,他又托人带去书法作品表示感谢。
作为全国巡演的首场,昨天的演出特别选择了陈忠实“七七”的日子,并将剧场最中央的位置——7排1座留给了陈忠实。此外,剧场内的每个座位上,都放着一束从白鹿原上收割下来的麦穗。演出结束后,所有观众挥舞着麦穗,组成滚滚麦浪纪念陈忠实。
据了解,为了把最真实灵动的《白鹿原》展示给观众,排练中,所有演员都穿着厚棉袄,很多人都中暑了。“整个团队吃苦流汗,疲惫至极。但大家都不怕,就是希望能够对得起陈忠实先生,对得起他叮嘱的那句‘在白鹿原中来找我’。”李宣表示,希望所有观众都能从这部话剧中感受到文学和戏剧带来的魅力。
据悉,作为全国巡演的第一站,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将在西安人民剧院连演六场。随后还会在上海、哈尔滨,长春,厦门,南京,广州等地演出,完成陈忠实“希望《白鹿原》能够演到全国去”的愿望。
“三送三思”将话剧《白鹿原》的演出推向高潮
6月16日是话剧《白鹿原》全国巡演第一站的第一场演出,是特别选择陈忠实先生“七七”的日子为家乡人演绎最真实的《白鹿原》,主办方还特别筹划了“在白鹿原中与您相见”的追思活动,通过三送三思主题活动,把《白鹿原》的演出推向高潮。
据了解,凡购票观众都得到了主办方赠送的三重礼物,包括定制版的4000本《白鹿原》小说、珍藏明信片及节目纪念册。赠送给观众的白鹿原小说是1993年版,俗称老头版,即最初的未曾删减版本,是主办方联手人民文学出版社紧急印刷的。同时,由中国人民邮政局为纪念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的成功上演,而特意发行的价值30元珍藏版明信片也随书赠送。而包含所有演出人员资料的白鹿原纪念册,也免费分发给了当晚观众。
演出现场,主办方于当天早晨特意从昆明空运的2000枝白玫瑰格外引人注目,这些花被分发给所有入场观众,而观众则将它亲手插满4.4米的追思花墙,把现场装扮成玫瑰花海,这一朵朵洁白的玫瑰,寄托观众对陈忠实先生的一重追思。
剧场内,在每一个座位上,都有一束丝带扎着的麦穗,这是半个月前从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上特意收割下来的,一直储藏在冷库中留待今日使用。演出结束后,所有观众都将手中的麦穗举起,人民剧院瞬时变成滚滚麦浪组成的塬上风情,台上台下交相呼应,观众和演员一起造就了所有人心中的白鹿原,寄托了二重追思。
观众席上的7排1号座位摆着一大束白玫瑰,这个座位是留给陈实忠生生的,追光灯下,俨然陈先生陪着所有观众再上白鹿原,表达了三重追思。
当晚,陈忠实的家人集体出席了活动,演出结束后,陈忠实的长女陈黎力代表家人上台深情讲话,连说三遍“很满意”表达了对话剧《白鹿原》的肯定和对陕人艺的感谢。对于现场的观众,她也代表父亲和家人,感谢大家的陪伴,一起度过了这个重要且难忘的日子。
陕西话剧从此有了压箱底的大剧:陕西人艺版《白鹿原》
以正宗陕西关中风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白鹿原》,是从北京先火,继而回归西安。连续六场在人民剧院演出,是陕西人艺对于这部《白鹿原》的信心,也是陕西观众对于这部戏的厚爱。
“整个团队为了这部戏,都付出了很多。”陕西人艺院长李宣在首演前两天因过度劳累,突然旧疾复发,却仍然坚持每天带伤现场指导。谈到自己心底坚持的动力,李宣说:“团队上下,每个人都希望把先生笔下最好、最灵动的《白鹿原》展示给所有观众。在排练中,几乎所有的演员都要穿着厚棉袄,很多人都中暑了,但没有一个人下火线。”
“现在整个团队上下都在爬坡。吃苦流汗、辛苦到极致,大家都不怕的,就是希望能够对得起先生,对得起他叮嘱的那句‘在白鹿原中来找我’。”李宣说,“《白鹿原》是属于全社会的。而陕西人艺希望能够凭自己的力量,在戏剧的领域里来表达对先生的哀思,让所有观众都感受到文学和戏剧所带来的魅力。”
最高的敬意,就是最忠实的还原出《白鹿原》的文化精髓,而话剧《白鹿原》做到了这一点。没有看过《白鹿原》的人看过戏后会想要翻翻书,而看过书的人则能够感受到戏剧对原著的鲜活呈现。如果说陕西有一部可以连演10年的压箱底大剧,也许就是这部《白鹿原》了。
据悉,这次西安的演出,是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全国巡演的第一站,接下来,该戏7月份将在上海文化广场进行演出,随后,还会在哈尔滨、长春、厦门、南京、广州等地演出,完成陈忠实先生希望《白鹿原》能够演到全国去的愿望。
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的五大看点
看点一:剧情改编妙不可言
名著《白鹿原》是厚重的、深刻的,陈忠实先生以平和老道的讲述方式将故事娓娓道来,文学成就不是刻意追求出来的,却是深藏不露让人沉溺其中的,所以改编的艰难之处在于要用短短的两个半小时浓缩50余万字的鸿篇巨著,此版《白鹿原》的创作在叙事中紧紧抓住了作品中的命运感,使整台演出有了统一的节奏。
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编剧之一,编剧孟冰迄今已创作过60多部作品,但他表示,《白鹿原》是他投入感情最多的作品,所做的“功课”达到几十份文件,厚度远远超过原著的十倍之多。故事的结构要忠于原著,但矛盾冲突必须更具张力,如何调整呈现的顺序、角度和分寸?小说中最打动人心的是性格鲜明的人物语言,如何把“文学性语言”变成生动的戏剧台词,建议观众去剧院之前最好再次温习一下原著,才不会错过那些看似随意却深藏匠心、道似寻常却苦心孤诣的设置!
看点二:导演语汇创意十足
全剧情节繁多,导演胡宗琪紧紧把握对生命的痛处与叹息,精心设计了很多意料之外的鲜活表达使观众身临其境。尤其是妙用“歌队”形式呈现出千姿百态陕西关中村民形象,完美融合在情境中。戏中的群众演员非常像古希腊戏剧中的歌队,以旁观者、倾听者的身份给出评论,意义丰富。他们是可怕的人言,是谁也逃不出的围墙,是集体无意识的外化,导演用充满美学的写意处理,呈现出对原著对命运的再度思考。
看点三:“一动换景”也是移动幻境
《白鹿原》的故事有历史的沉重感,此剧在舞美设计上浸透着传统关中文化的精魂,不管是高耸逼人的牌楼,还是威严肃穆的祠堂,精致细腻,一鳞一爪都在诉说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巍峨厚重的景片可随剧情推进随时移动,远近高低随意组合,横陈竖置都是场景,一动就换景成就了移动幻景,为舞台营造了梦幻多变的情景,也为剧情变换争取了最多的时间。
看点四:音乐克制画龙点睛
《白鹿原》中音乐的运用极其细腻高级,尤其是老腔的演绎,完全不同于春晚所见的“摇滚呐喊”,而是展现出极其克制的哀婉咏叹味儿,将全戏推入高潮,完成关键的临门一脚。
看点五:记不住演员因为他们就是原著中的人物
“舞台上根本没有演员,舞台上就是一群白鹿原的生民,”这是观众对于陕西人艺《白鹿原》演员的评价,“看完根本记不住演员,因为他们就是小说中的那个人物!”
一部没有明星大腕的戏,却成就了最真实的白鹿原,为什么?因为只有老陕身上才有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生冷硬蹭倔,这一版采用了地道的关中方言设计,使角色们个个找到了灵魂,而陕人艺的演员们也憋着一口气,要把老陕的故事讲出地道老陕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