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水利部统计,2000年至2009年,共安排西部地区14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中央投资89.1亿元,占全国的44.6%。项目实施后,共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020多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900多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约40亿公斤,新增节水能力约70亿立方米。同时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减少了灾害损失,美化了农村人居环境,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矫勇介绍,2002年3月,以水利部批复张掖市为第一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为标志,节水型社会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截至目前,已在西部地区安排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25个,这些试点地区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西部不同类型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以张掖和哈密为代表的西部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充分发挥了试点示范和区域带动作用。宁夏、内蒙古水权转换,创造了节水领域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模式,实现了节约用水与发展经济、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多赢。
西部地区创造的节水经验和节水措施,对于我国其他地区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了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用水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全国万元GDP用水量从2000年的554立方米,下降到2008年的271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2000年的285立方米,下降到2008年的146立方米。
矫勇表示,在新一阶段西部大开发水利工作中,将在有条件的地区新建一批重点灌区,努力增加和恢复灌溉面积,积极推动保障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嫩江尼尔基水库、内蒙古绰勒水库、宁夏沙坡头水库,四川升钟水库、武都水库、毗河、亭子口水库,广西乐滩水库、云南麻粟坝水库等水库配套灌区建设。(责任编辑: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