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讯(毛小东 曹光新)为贯彻落实“让文物活起来”要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彰显文明单位风采,4月11日,法门寺博物馆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宝鸡文理学院,下午3点,学院报告厅青年学子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大讲堂活动,题目是《探秘法门寺》,活动旨在以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师生情操,以新颖的活动形式展现法门寺文化魅力。
此次大讲堂由宝鸡文理学院主办,法门寺博物馆承办,著名考古学家,法门寺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姜捷先生讲授。讲堂活动由宝鸡文理学院宣传部副部长张选朝主持。法门寺博物馆、宝鸡文理学院相关领导以及师生300余人参加。
(法博馆优秀文化进校园在宝文理学院开展大讲堂活动)
博物馆走进校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师生面对面交流以问答的形式互动,对促进院校教育,提升青年学子文化素养以及对广大师生亲近优秀历史文化、树立远大目标理想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双方单位签署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会员单位合作协议)
讲座开始前,现场已经气氛浓烈,人潮涌动,学子们早早到场,双方签署《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会员单位合作协议》,积极联合打造教育实践平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增进交流与合作,推动馆校文化融合。法博馆并向宝文理院赠送了《法门寺文化丛书》。
(法博馆向宝鸡文理学院捐赠图书)
讲堂上,姜捷馆长为大家从三个方面系统地讲述了法门寺唐代文化历史地位、文物价值、保存现状等内容,唐代法门寺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前瞻、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研究在全国的特色和地位等方面的专题知识。并以PPT课件图文并茂形式,运用风趣幽默的讲课风格,向与会青年学子诠释了近十年来法门寺文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他指出,法门寺历史文化最灿烂的当属大唐300年间,法门寺是皇寺、国寺,尤其唐代地宫出土的数千件供佛珍宝,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唐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最出色的再现,是古代中国本土文化与主要经丝绸之路东渐中华的佛教文化融合的结晶。他的讲座深入浅出,旁征博引,风趣幽默,受到了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
(考古学家、法博馆馆长、研究员姜捷先生在讲授探秘法门寺)
在座青年学子虚心倾听讲座,认真记写笔记,显示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大家认为,这些有针对性的专业历史知识,进一步提升了青年学子的思想领域、是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互动环节中,具有三十年文物工作经验的姜捷研究员根据学生们感兴趣的提问对答如流、妙语如珠,现场气氛轻松愉快,气氛热烈,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
(法博馆历史文化大讲堂宝文理学院学生在做笔记)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使这些青年学子们对向往已久的法门寺加深了了解,同时,“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走进宝文理学院高等学府,也为法门寺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提升平台。讲座结束后,宝文理学院宣传部副部长张选朝进行了总结发言,对此次专题讲座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肯定。
(法博馆历史文化大讲堂上青年学子在提问)
通过此次讲座活动,丰富了青年学子对法门寺唐代历史文化和中国考古史的了解,拓展了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及唐代文化历史考古研究的领域。
一位历史系青年学生称:今天聆听讲座,深入系统地了解了法门寺历史文化及文物所折射的在唐代时期,文化繁荣的景象,受益良多。”
“今天听了专家老师的讲课,我感触非常深。在今后的历史文化学习中,我会和学生们共同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在优秀历史文化中健康成长。”一位听课的青年讲师说。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让文物活起来,既是展示、共享文物,也是教育、这是博物馆人在传承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使命。”法博馆副馆长朱绍绪说。
据了解,近年来法门寺博物馆通过“历史文化大讲堂”这一平台,利用博物馆馆藏的文物为依托,以流动博物馆“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主动服务社会,使公众对本地的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认知,架起了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也为博物馆在文物保护研究和社会教育等方面增添了活力。此次活动是法门寺博物馆“优秀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后,第七次走进校园组织的“文化大讲堂”活动之一。也是根据省委宣传部,省高教工委,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文物局的部署安排,将博物馆打造成受社会公众欢迎的综合性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成功举办彰显了全国文明单位风采,实现文物资源和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于广大大学生,为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