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枸杞、阳澄湖大闸蟹、五常大米……地理标志令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名声大振”、价值提升。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11日在2018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论坛上表示,将加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积极持续推进地理标志产品国际互认互保,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助力扶贫攻坚。
地理标志是保护特定地区产品的特性、声誉和其他特征的重要知识产权,被誉为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农业结构调整的“加速器”和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多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力度,受保护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地理标志对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累计保护地理标志产品2359个;累计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24个;累计核准专用标志使用企业8091家,相关产值逾1万亿元。
“我国地大物博,地理标志资源非常丰富,地方名优特产数不胜数。利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积极发掘、保护这些宝贵资源,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说。
他建议,加快完善地理标志法律法规,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管理服务水平,发挥专家作用,简化审核和办理程序,推进“一站式服务”;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地理标志宣传和展示,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地理标志产品的国际互认互保,加速推进我国地理标志“走出去”。